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励志名言 > 对牛弹琴造句-《药》:最大的孤独莫过于无人理解,最深的悲哀莫过于对牛弹琴

对牛弹琴造句-《药》:最大的孤独莫过于无人理解,最深的悲哀莫过于对牛弹琴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1-26 09:27:33
阅读:

开始接触鲁迅先生的文字,是通过中学的语文课本。当时只一味地听老师讲解,并不太懂。可是很奇怪,虽然那时的我觉得先生的文字晦涩难懂,却又莫名地十分喜欢。


我常常流连其中,一遍又一遍地独自咂摸,细细品味其中深意。


对我而言,先生的文字就像一口古井,深不可测,又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划得人胸口生痛。






《药》这篇小说写于1919年,当时,虽然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但是中国社会依然是换汤不换药,革皮没革心。


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满清政府,却并未改变民众麻木、无知和愚昧的现状。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先生创作了这篇小说《药》。通过革命者夏瑜的鲜血沦为华老栓给儿子治病的药引子这一故事,反映了当时民众对革命的不了解、不支持,犀利地指出革命与民众的严重脱节。


小说中华老栓的儿子小栓患有痨病,听说人血可以作为药引子治痨病,于是华老栓向刽子手康大叔买来裹有革命者夏瑜鲜血的人血馒头,用以为儿子治病。


但是夏瑜的鲜血并未能挽救小栓,小栓最终还是被痨病夺去了生命。


整个故事分为三个场景,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也就是夏瑜就义的场景,茶馆里的人们对夏瑜就义的反应和态度,以及夏瑜的母亲和小栓的母亲为儿子上坟的场景。


虽然只有简单的三个场景,却把当时民众的愚昧、麻木和对革命的一无所知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老实本分的华老栓完全不知革命为何物。当他从刽子手康大叔手里拿到裹着夏瑜鲜血的馒头时,“仿佛抱了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


他把人血馒头带回茶馆,烤得“满屋散满了一种奇怪的香味”,再守着小栓一口一口把它全吃下。


整个过程,他对革命者夏瑜为什么而死,既一无所知也漠不关心。


而满脸横肉的刽子手康大叔则俨然以功臣自居。他用夏瑜的鲜血换取洋钱,却被茶馆里的人奉为上宾:华老栓对他毕恭毕敬,华大妈感激得不忘在他的茶里加上一个橄榄,华白胡子见了他也变得低声下气……






至于其他人,夏瑜的伯父夏三爷为求自保,不惜主动告官,用侄儿夏瑜的生命换得了赏银二十五两;


管牢的红眼睛阿义不仅扇了向他宣讲革命的夏瑜两个嘴巴,临刑前还把夏瑜的衣服剥下来据为己有;


就连他的母亲夏四奶奶,对儿子的革命行为也不能理解。清明去给儿子上坟,她看见了华大妈,“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


当夏瑜对阿义的麻木不仁、不可救药感叹“可怜可怜”时,没有人能理解他的悲哀。


康大叔骂他是贱骨头,茶馆里的人一致认定他是疯了。


小说中革命者夏瑜的原型是鉴湖女侠秋瑾。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他的弟弟徐伟供出了秋瑾。秋瑾得知后拒绝逃离,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


7月13日,秋瑾被捕入狱,7月15日在绍兴的古轩亭口就义,小说中的“古 亭口”就是暗指这里。





但是,秋瑾这些革命者的鲜血并未能真正唤醒民众。不仅如此,革命者反被民众妖魔化,成为华老栓为儿子治病的药引子,夏三爷、康大叔之流攫取私利的工具。


在小说里,有一个夏瑜就义场景的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寥寥几句,看客们的形象跃然纸上。我记得在先生的另一篇小说《示众》里,也有关于看客的描写:“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鲈鱼。”


爱之切,恨之深,先生的这些描写,克制、冷峻却力透纸背,让人读后喟叹、心痛乃至于警醒。


一个革命者最大的孤独莫过于无人理解,最深的悲哀莫过于对牛弹琴。我为你流血,你笑我癫狂。


先生知道,夜太黑,革命的路还很长,民众的麻木和愚昧,绝不是靠牺牲一两个人的生命就能够改变和撼动。


所以,在小说的结尾,先生不忘在夏瑜的坟头安放了一个花圈,既以此告慰夏瑜这些流血牺牲的革命者,也给读者以希望。这个小小的花圈,暗示着革命者的鲜血没有白流,星星之火终会燎原。


当年先生弃医从文,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篇小说以药为题,也体现了先生的这种思想,即寻求救国救民的良药。


华老栓和夏瑜的姓氏拼在一起,就是我们的民族“华夏”,暗指唯有革命,才能拯救多灾多难的华夏民族于水火。


而先生对国家民族的大爱,亦尽在其中。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