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励志名言 > 带信的成语-那些带“佛”字的成语,你知道来历吗

带信的成语-那些带“佛”字的成语,你知道来历吗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1-30 23:41:51
阅读: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出处:五灯会元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示例】 从来说:“孽海茫茫,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一回)


【用法】作谓语、分句;可以分开使用



《佛祖统纪卷》


长安京姓本为屠。因善导和上劝人念佛。满城断肉京嫉之持刀入寺。兴杀害意。导指示西方现净土相即回心发愿上高树念佛。堕树而终。众见化佛引天童子从其顶门而出(天童即其识神)。


白话:唐朝长安京姓人,原为屠夫。因善导大师在长安弘法布教,劝人深信因果、改恶向善,念佛求生西方,渐渐百姓家家户户断肉食素念佛;京姓屠夫眼见摊上的肉一天比一天难卖出去,心里不觉莫名其妙,跟人打听,才知道原来城里人是受一个名叫善导的僧人的劝化而纷纷吃素了,心生忿恨之意,提刀闯到寺院,要杀善导大师。善导大师心知对方得度之缘已经成熟,慈悲地为屠夫开示并劝其念佛往生西方净土。大师以其道力遥指西方天空,空中立现极乐净土庄严景象。屠夫不由心中升起极深极切的厌离心,当即发愿舍寿往生,于是爬上寺院旁一棵树,合掌高声唱佛,堕地往生。当时围观的众人皆见阿弥陀佛亲来接引,屠户的神识从顶门出而随佛西去。




解析


佛门的“放下屠刀”,并非指的是真正杀人的屠刀。


这里的“屠刀”,指的是恶意、恶言、恶行及一切妄想、妄念、迷惑、颠倒、分别、执着。


还有阿罗汉,含有杀贼之义,杀贼不是真的把贼给杀了,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的意思。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的意思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就是佛!


“屠刀”的本质就是“人对自身”的迷惑;


人使自我痴迷,并痴迷于自我,因此人才是成佛的最后一道障碍;


只有超脱了人,舍弃了人,不再是人,才能是佛。




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


“帮人帮到底”,来自于农业劳动。过去由于没有机械,农民的劳动全靠简单工具和繁重体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尤其收割季节,更是累得头昏眼花。在共同收割中,往往一人一垄或一人两茬往前割。由于各人的体力、能力不同,年轻力壮手脚麻利者往往先到地头,而年老体弱者就后到地头。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先到地头者就回头帮那收割慢的人。但有些人帮一会儿就不帮了,结果还落个帮人的名义。人们对这种现象看不惯,就劝这些人:帮人要帮到地头。意思是好事要做到底。时间一长,这句话的含义便被扩大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已经给人帮助,或被帮助人仍需进一步帮助的,人们常劝说他们:帮人要帮到底。



“送佛送到西”,则来源于过去的佛事活动。佛教由印度传入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唐宋时期尤为盛行,故有迎佛请佛之大礼仪。但佛与人一样,时间长了也有想家的时候,故又有送佛回西天的礼仪。据说送佛的礼仪相当隆重繁缛。因佛不饮酒,不食荤,所以供佛送佛时,只摆清茶和蔬果。送佛上路时,一拜再拜。因为怕它走错路,往往嘱咐:“烈火炎炎,南天不要去;冰雪飒飒,北天不要去;极乐乃故乡,只可回西天!”西天十万八千里,怕佛半途而返,所以给佛带足斋饭干粮,送以纸糊的车马、猎犬,鼓励其别怕险阻,别怕驰驱。故称:送佛送到西。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临时抱佛脚,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后因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促张罗为“临时抱佛脚”。


出处


唐·孟郊《读经》诗:“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故事


遇事毫无准备,临急才设法应付,人们常用“临急抱佛脚"来形容他。


为什么说“临急(或临时)抱佛脚"呢?原来宋、元时代,统治阶级大力提倡佛教,和尚的地位特别高,他们可以公开娶妻,叫做“梵嫂”。宋时,临安九里松一条街上都住着和尚的外宅。有的尼姑庵,实际上是专门侍候“往来僧官"的,名为“尼站’’,与妓院几无分别。元代的和尚更是在政治上成为当权派的一部分。他们不仅霸占美貌妇女,有政府专门设立的变相妓院“明因站’’供他们淫乐,甚至可以公然同后妃、公主、大臣妻女交欢,谓之舍身大布施。他们的权力之大,可以想见。凡犯有各种罪恶的人,都可以请求寺僧保护而得到赦免。因此,犯有重罪的人,只要跑进佛寺,就算得救。“临急抱佛脚"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是不是一进寺院就抱住佛脚倒不一定。 这句成语,一说起于元时。也有人说,实际上宋时就已有此语了。《中山诗话》曾记述道:“王丞相(安石)嗜谐谑,一日论沙门道,因日:‘投老欲依僧。’客遽对日:‘急则抱佛脚。’王日:‘投老欲依僧是古诗一句。’客日:‘急则抱佛脚是俗谚全语;上下投,下去脚(即:老欲依僧,急则抱佛),岂不的对也?’王大笑。”可见,“抱佛脚”云云,宋时就有了。


后来,这句谚语发展成:平时不烧香,临急抱佛脚,大改原意。




不看僧面看佛面


出自《西游记》。形容宽容某人或某事。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1回:“古人云:‘不看僧面看佛面。’兄长既是到此,万望救他一救。”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菩萨,你却也多疑。正是‘不看僧面看佛面’。千万救我师父一难吧!”




借花献佛


用别人的花进献给菩萨,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出处


1.元·萧德祥《杀狗劝夫》:,“既然哥哥有酒,我们借花献佛,与哥哥上寿咱。”


2.《过去现在因果经》一:“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请寄二花以献于佛。”



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镇,闹蝗虫闹得很厉害,所以,不管种什么植物都长得不好,加上常常有猛兽下山吃鸡鸭,让镇民感到很不安,因此释迦牟尼佛特地从天上降临人间,施展佛法收拾了蝗虫,也驯服了猛兽。


镇上的人十分感谢佛祖,其中有一位穷人特地为佛祖献上一束鲜花。当释迦牟尼看到送花的人穿著破烂的衣服,浑身脏兮兮的,却捧着一束美丽的鲜花,忍不住就说:“你家需要我帮忙吗?”献花人说:“佛啊,我不敢欺骗您,我家里是很穷没错,就连这束花都是我去借来的,可是,这是我一片诚心,所以,请您一定要收下。”释迦牟尼十分感动,便让镇上所有的穷人都摆脱了贫穷,从此大家过着幸福的日子。


在佛本生故事中记载曾有一位名为善慧的婆罗门弟子,在参访至莲花城途中,听说燃灯佛将前来莲花城说法,善慧于是想以鲜花来供养燃灯佛,但是国王已先一步将城中所有鲜花都收纳齐集供养燃灯佛。


正当善慧寻遍全城也不得鲜花之际,在井边遇到了一位年轻的婢女,手中捧著插有七枝优 罗花的瓶子,善慧于是至心诚恳的求她将花卖给他去供佛,受到善慧诚心所感,婢女答应给他五朵,另外两朵则托善慧帮她拿去献佛,以积自己的功德,并要善慧答应在他未得圣道以前,要生生世世结为夫妻为条件。善慧为了得到花就答应了这个条件。


在将花献给燃灯佛后,燃灯佛也为善慧授记,告诉他在无量劫后必可成佛,号为释迦牟尼;而借花的婢女就是释迦牟尼成佛前的妻子耶输陀罗的前身。


在佛教各种供物中,花是最常被用来供奉也是最具意义的,据《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记载,凡诚心、欢喜以花果时馐等物供养佛者,必得安乐、大福德等,并迅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佛教认为世界每经历一小劫,有一佛出世。劫:即是一段非常非常长久的时间。 一小劫,1680万年。2.引申为难得之意。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真珠姬一发乱掂乱掷,哭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近义词: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一佛出世,二佛生天、死去活来。



故事


梁山泊好汉宋江到江州浔阳楼饮酒,借着酒兴在墙上作了一首《西江月》的词,并署上自己的大名,被奸佞之徒黄文炳以反诗的名义报告给蔡九知府。蔡九立即派人捉拿宋江,并把他打得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皮开肉绽,鲜血淋漓后才投入大牢。



本期内容就到这里了~欢迎大家关注再生网微信公众号:rebirthweb,查看更多精彩内容,每日与您分享善知识。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