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励志名言 > 巴黎圣母院摘抄-教科书是怎么毁了《巴黎圣母院》的?

巴黎圣母院摘抄-教科书是怎么毁了《巴黎圣母院》的?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2-18 13:27:48
阅读:

我们都知道影视剧会毁原著,却没听说过教科书也会毁原著吧。


事实上教科书真的会毁原著,通过《巴黎圣母院》我们就能看得出来(事实上,电影也把《巴黎圣母院》毁了),雨果看到可能会哭。


教科书上大致是这样的:


“小说以十五世纪路易十一统治下的法国为背景,通过一个纯洁无辜的波希米亚女郎惨遭迫害的故事,揭露了教士的阴险卑鄙,宗教法庭的野蛮残忍,贵族的荒淫无耻和国王的专横残暴。作品鲜明地体现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意识和对人民群众的赞颂。”


是的,典型的“教科书式”总结。但当我们细细读过一遍原著(不是电影)就会发觉,事情好像没那么简单


有多少人为了完成语文老师的作业,去看电影、翻教材,只为写读后感?


看电影、翻教材写出来的东西已经称不上“读后感”了。


教材是为了达到教育目的而编写的东西,那已经是别人的“读后感”了。为了凸显正面人物,教材一般会把圆形人物扁平化非黑即白。正面人物被描述得更好(如爱斯米兰达),反面人物被描述得更坏(如克罗德)。


影视剧也是别人的“读后感”,原著里十分重要的几个环节到了影视剧里竟只字不提了,它只选择性地让你知道它想让你知道的东西。何况影视剧一般会根据演员的个人形象对原著稍作改编,观众容易被演员个人的魅力带偏。


毁原著分析

1


爱斯米兰达


原著里,她是一个能歌善舞、心地善良、外貌协会、为爱丧失理智的女孩。


但在教材和影视作品里,她只是一个能歌善舞、心地善良的女孩,后面两个缺点消失了


她以婚姻解救甘果瓦、不计前嫌喂卡西莫多喝水,充分体现了她的善良。教材跟影视作品里,就只表现了这些。


至于全书的最后,她竟连拼死保护她的生母也不顾,硬是冲出来找那个花花公子菲比斯,最后就这样把自己跟母亲都害死了,这事却没被写进教科书/影视作品。连那个生母都只字未提。要知道,那个隐修女可是在原著里从头贯穿到尾的啊


雨果花了那么多功夫塑造的一个角色,还从头到尾贯穿着伏笔,就这么轻易被教材和影视剧删了,删了,了……


不知道雨果看到会不会哭出来。


另外,爱斯米兰达一次次拒绝副主教的原因,不是因为副主教“卑鄙”,而是因为他“又老又丑”,就连最后关头克罗德要带她走,她还说的是“你又老又丑”,而不是其他原因。


然后,爱斯米兰达在教堂避难,自身难保时,还要求卡西莫多帮她把菲比斯找来,卡西莫多没找来,她还生气地责怪卡西莫多。


当然了,教科书和影视剧又对此事只字未提。


尽管她心地善良,命运悲惨,但她完全可以不这么悲惨,只因她为爱犯下的愚蠢,不仅丢了自己的命,还把母亲也害死了。正因她的善良与愚蠢集于一体,这个形象才更加有血有肉,而不是教科书上一朵纯粹的“白莲花圣母”。


所以可以说,教科书和影视剧毁了这个角色。


2


克罗德


克罗德才是《巴黎圣母院》的主角。


是的没错,雨果多半的笔墨都是以克罗德为视角的。大段的篇幅描写了克罗德作为一个禁欲主义牺牲品的心灵折磨,真诚的表白和为了救女主所作的一切,为了塑造这个人物,雨果投入了最多的精力。


结果到了教科书上,克罗德竟成了个扁平人物,还是个配角。单纯的坏,单纯的“渴望女色”。不知道雨果看到这一切会不会哭出来。


教材上说,克罗德来到监狱,是以带爱斯米兰达走为条件逼她就范,然而原文却是,克罗德来到监狱,首先说的话是:“你很难受吗?”“我把你吓着了吗?”“我爱你”。


在听甘果瓦说爱斯米兰达害怕克罗德的时候,他心里很难受。在听说那头小山羊被她起名为情敌的名字时,他嫉妒得要命。在心事不小心被甘果瓦揭穿的时候,他“苍白的面孔涨红得像少女的脸颊一样”。自从见到她之后,他多了一个嗜好,时刻望着广场,因为那是吉普赛人卖艺的地方。


雨果写《巴黎圣母院》就是因为在参观巴黎圣母院时发现了墙角的刻字——希腊文“命运”,他为之震惊,不断猜测这个痛苦的灵魂究竟是谁——在原著里,这个字是克罗德刻上去的。


雨果是为了克罗德这个痛苦的灵魂才写的这部作品。


比起“反封建”什么的,《巴黎圣母院》倒更多地表达出对禁欲主义的质疑。克罗德所作的一切“坏事”是因为饱受禁欲主义摧残,所以不懂怎么去爱,心灵也为之扭曲。总而言之,他才是全书最典型的悲剧人物。


无论是监狱里,还是绞刑架前,他的表白都足够看哭许多人。他也确实愿意为了她做一切,包括放弃副主教的名誉、地位。


当这个禁欲主义的牺牲品爱上女人的那一刻,我们就看见了结局——这样的人注定只能以死谢幕。


这个可恨又可悲的形象,也被教科书的“扁平化”毁了。


3


甘果瓦


原著里,甘果瓦是个“要羊不要老婆”的人,电影里倒也省事,直接把这一段删了,把甘果瓦塑造成了一个纯粹来搞笑的人物。


历史上甘果瓦确有其人,身份也相符,只是在世时间和原著不太一致罢了。原著里,甘果瓦也是个圆形人物,尤其是最后“要羊不要老婆”的选择。


是的,甘果瓦在最后关头,选择了一头畜牲而不是老婆爱斯米兰达。但他的选择是非常明智的。


爱斯米兰达是通缉犯,是众矢之的,救她一定会对自己不利。


甘果瓦并不可能为女主放弃这放弃那,全书爱女主的也就卡西莫多和克罗德两个。甘果瓦倒是更爱那只小山羊——得到了那只会变魔术的小山羊,他流浪卖艺还能管个温饱。温饱对于一个穷人来说远比爱情重要。


在船靠岸的关头,他若要反悔救她,克罗德不得跟他拼命?他就算拼了命救下爱斯米兰达,对他来讲也只是救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他不会做这笔有赔无赚的买卖。


通过他和克罗德交易时的那场谈话我们很明显能看出来,甘果瓦是个精明理智的人,当然这一切如果只看教材跟影视剧是完全体会不到的。


综上所述,教材和影视剧“毁原著”的手段如出一辙:把圆形人物扁平化。



在轻易评价一部作品之前,你愿意认真读一读原著吗?


获取资源的方式依然很简单:公众号主页回复“巴黎圣母院”即可。


(提示:第三卷和第五卷游离于主线情节之外,心急的读者可以先跳过这两卷,但在全书主线看完后还是建议把这两卷也补上)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