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励志名言 > 百花齐放造句-突出重点 百花齐放

百花齐放造句-突出重点 百花齐放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3-03 12:38:34
阅读:

增强发展活力 决胜全面小康


产业是呼伦贝尔市的立市之本,也是决胜“十三五”的关键。因此全力构建特色产业体系,是我市增强发展活力的重点任务。


“十二五”期间,呼伦贝尔市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6.5:44.6:38.9。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粮食产量连续12年保持稳定增长,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农区畜牧业加快发展三年行动取得初步成效。农牧业产业化力度加大,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实现销售收入425亿元。旅游业快速发展,到2015年底,旅游规模达到1417万人次,旅游收入完成448亿元,年均增长12.3%和27.9%。物流、信息、电商等新兴服务业有序推进。截至2015年底,我市在淘宝、天猫平台网店数量已达到608家。


特色旅游产业撑起了呼伦贝尔产业发展的个性与气度;绿色农畜林产业搭起了呼伦贝尔产业发展的血脉和筋骨;高端新型产业引领着呼伦贝尔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未来。


“十三五”期间 ,呼伦贝尔市将以充分发挥核心竞争优势为突破,全力构建特色产业体系。以建设国际化高端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全力实施旅游业优先发展战略;以建设国家级绿色有机农畜林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为目标,全力构建现代农牧林业体系;加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力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优势产业,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我们继续前行!


高端旅游



【主题词】 依托绿色历史人文 助推国际化高端旅游


如今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已成为游客心中向往的天堂草原,游客来呼伦贝尔游草原、观湿地、赏森林,呼伦贝尔的美誉度不断提升。过去5年里,我市旅游行业呈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良好发展态势,此期间我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5752.26万人次,年均增长12.3%;旅游业收入累计达1449.65亿元,年均增长27.9%。旅游业贡献率不断提高,成为全市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力量,为呼伦贝尔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未来5年,呼伦贝尔市以建设国际化高端旅游目的地,全力实施旅游业优先发展战略为目标愿景。要用好金字招牌,突出三大特色。突出绿色草原特色,做大做强呼伦贝尔大草原这块金字招牌,整合旗市区旅游资源;突出兴安林海特色,做大做强森林品牌景区;突出蒙元文化特色,推出一批具有蒙元文化特质的旅游产品,深度挖掘历史、民间传说、神话,讲好民族故事,集中展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用全域旅游理念推动旅游资源由多头管理、粗放开发向统筹整合、集约开发转变;推动旅游产品由传统游览向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旅游服务由低质单一向精细多元转变;推动旅游业从注重产业综合效益向注重民生、注重发挥产业综合功能的方向转变。


加快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建设。着重提升铁路的客运能力,在旅游旺季增开临时旅客列车和旅游专列,同时完善公路网络体系,以及大力发展航空交通体系。


创新旅游产品开发。大力发展健康旅游,利用呼伦贝尔原生态旅游目的地形象,打造养生健康旅游产品;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做好自驾车旅游产品开发,搞好自驾车房车营地、自驾风景道体系建设。做好亲子、运动等休闲产品建设,打造一批独具游牧民族特色的草原亲子家庭游,做好青少年生态营地、全民休闲健身产品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文化资源。


切实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加大旅游市场治理整顿工作力度,不断强化社会监督,创新旅游行业监管模式,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和文明旅游与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推进旅游对外开放。加强对俄蒙合作,努力构建“一带两翼”(以海拉尔、满洲里为轴心,以额尔古纳市和新左旗、新右旗为两翼)旅游发展的外向型、开放式格局;同时,一方面加强与周边地区旅游合作,另一方面加快融入东北旅游圈进程,建立互联互通的旅游交通、信息和服务网络,加强区域性客源互送,构建务实高效、互惠互利的区域旅游合作体,努力打造无障碍旅游区。


绿色品牌



【主题词】 科技创新驱动 农畜林再展生机


呼伦贝尔资源富集、地缘独特,可谓占尽“绿色”的天时地利,在构建现代农牧林业体系上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近年来,凭借绿色无污染的自然条件优势和过硬的产品品质,呼伦贝尔的农畜林产品在市场上广受好评,呼伦贝尔正朝着成为国内绿色、安全的有机农畜林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目标不断迈进。


绿色是呼伦贝尔的底色。随着品牌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市农畜林产品的品牌效应带动着产业的更新换代,促进着产业的转型升级,更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今年,在市农牧业产业化协会成功注册 “呼伦贝尔牛肉”“呼伦贝尔羊肉”“呼伦贝尔黑木耳”“呼伦贝尔马铃薯”4个中国地理标志集体商标的基础上,我们又申报了呼伦贝尔沙果、蓝莓、蘑菇3个集体商标,以打造“呼伦贝尔牛肉、羊肉、黑木耳、马铃薯、沙果、蓝莓、蘑菇”7大品牌为重点,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同时对纯天然、好生态呼伦贝尔物产进行宣传,提高了我市绿色农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靠品牌拓市场,就是要着力创新农畜产品品牌。下一步,我市将加快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开发步伐,培育国家、自治区著名商标、驰名商标,走名优特精之路。加快建设农畜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追溯体系,在支持肉羊电子耳标追溯平台的同时,将支持范围扩大到肉牛、奶牛及其他产品,重点支持自治区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建立可追溯平台,全力提升呼伦贝尔绿色有机农畜林产品品牌价值。


近年来,呼伦贝尔实现了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规模稳步增长,龙头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上市融资企业继续增加。截至2015年底,全市销售收入500百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157户,销售收入404亿元,工业增加值达126亿元。目前,全市拥有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44户。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户,自治区级55户,市级88户。全市161户500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中,共有78家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牧民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占总数的48%。


未来我市将加大土地草牧场流转力度,壮大龙头企业实力,努力把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打造成推动农牧业发展的“国家队”、健康食品的产业化航母;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构建企业与农牧民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提升农牧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建立综合信息平台,提高集约化和组织化程度。


要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就要以科技创新作为强有力的支撑。近几年我市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提高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积极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开展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研发。


未来,我市将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加大科技创新与推广力度,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和农牧民培训,提高龙头企业和农牧户的科技素质,用先进实用技术和管理方法武装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不断提高整个产业链条的科技含量和终端产品档次。


科技的创新也将进一步推动传统草原牧业转型升级,提升农牧业综合保障能力。实现速度与结构、效益、后劲相统一,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如果说优良的自然环境是呼伦贝尔亮出的一张生态名片。那么,被经营得风生水起的农牧林业产业,则是呼伦贝尔加速农牧经济提档升级、增加农牧民收入所亮出的又一张名片。从长远看,切实维护呼伦贝尔绿色品牌的良好声誉和市场公信力,在农畜林产品生产加工的源头和流通环节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和安全,全力建设绿色有机农畜林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势在必行。


促进四季旅游均衡发展。全力破解旅游淡旺季发展不均衡的制约问题,重点推动冬季旅游加快发展。努力突出冰雪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资源优势,着力加大对冬季重点旅游景区项目建设,集中打造冬季旅游的核心景区。同时开发冬季旅游精品线路和滑雪、汽车试驾、冰雪摄影、冰钓冬捕、民俗体验、冷极体验、冰雪温泉度假等特色旅游项目。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呼伦贝尔良好的旅游资源,以及“呼伦贝尔”金字招牌,有针对性的、有目标的招商,进一步提升呼伦贝尔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十三五”时期作为我市旅游业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和转型升级的战略关键期,也是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市建设的攻坚时期。我市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建设国际化高端旅游目的地,全力实施旅游业优先发展战略。


新兴产业



【主题词】 培育新兴产业 筑牢发展基础


呼伦贝尔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使得云计算能够落户草原——地处高纬度,位于中俄蒙交汇点和欧亚光缆出口,具有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地质条件稳定,安全性强,没有大的地质灾害发生,这是发展云计算的要件;空气纯净,空冷降温条件好,可将降温成本降到最低;煤炭储量丰富,电力充足,提供了强大的电力保障。云计算作为新兴产业,是呼伦贝尔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方向。云计算落地呼伦贝尔,一方面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升值;另一方面,地方发展也受益良多。要充分发挥优势,实施云计算及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建设面向全国的云计算灾备基地及大数据产品加工基地。


充分发挥“爱心家园”养老福利机构的典型示范作用。我市先后建成光荣院、儿童福利院、社会福利院、老年康复养护中心及园区活动中心、生活休闲区等社会福利机构设施,形成集养老、医疗、康复、养护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爱心家园”福利园区。各旗市区福利中心和乡镇敬老院相继建设,先后建成集福利院、儿童院、敬老院、光荣院、未成年人流浪救助保护中心、救助站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福利园区。通过推进旗市区福利中心和乡镇敬老院建设,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增强了政府对社会养老服务的兜底保障作用。


推进民办社会福利设施蓬勃发展。全面落实市本级出台的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建设补贴、养老护理员特殊岗位津贴和养老机构责任保险补贴政策。通过各项补贴政策的落实,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办养老机构发展,激发了社会力量投资举办养老事业的热情。


加强社区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牧区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目前,全市已建设日间照料中心68处,床位1020张,国家、自治区、市本级福彩公益金和其他预算事业经费资助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累计投入1350万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文化活动和休息场所,成为社区老年文化的一部分。


筹备开展示范性社区养老护理中心建设。示范性社区老年人护理中心是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护理机构,通过专业养老机构提供收养、入户专业照护及护理指导服务,解决社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难题;通过政府向养老机构购买服务,逐步探索解决贫困老年人在失能半失能情况下的养老难题。


商贸物流空间格局逐步显现。截至2015年,全市已基本建成海拉尔国安物流园、海拉尔蒙西建材物流园、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综合物流园、满洲里汇丰物流园(新国际货场)等,并已启动海拉尔中俄蒙国际物流园区、满洲里国际物流园区、牙克石大兴安国际物流园区、扎兰屯岭东商贸物流园区4个大型物流园区。商贸物流产业空间发展格局已初步显现。


电子商务逐步驶入发展轨道。我市电子商务近年来开始快速发展,传统企业逐步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电商产业园等专业化电子商务产业先后涌现,扎兰屯电子商务产业园、满洲里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的集聚作用初步显现。截至2015年底,呼伦贝尔在淘宝、天猫平台网店数量已达到608家,已形成了以呼伦贝尔品生态、亿购、森通为代表的电商企业。扎兰屯市已被确定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等殊荣,成为呼伦贝尔农村电商发展的典型代表。


对外贸易格局进入更高层次。呼伦贝尔市是国家“一带一路”和打造欧亚东线大陆桥的核心地区,国家推进国际物流大通道的节点城市。“十二五”期间,进出口总额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增长5.7%,相比2010年增长了1.29倍。全市已整体纳入《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发规划》《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规划》《满洲里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满洲里综合保税区于2016年9月13日顺利通过国家部委验收,满洲里口岸在“苏满欧”班列的带动下,相继开通了“粤满欧、湘满欧”等25条班列,对外开放达到新水平。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