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励志名言 > 关于回忆的诗句-苏轼最经典一首忆旧词,短短7个字,就写出千古感伤叫人心碎

关于回忆的诗句-苏轼最经典一首忆旧词,短短7个字,就写出千古感伤叫人心碎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1-12 04:15:50
阅读:

苏轼是一个性情中人,他有很多好朋友,写了很多的诗词送给友人,写自已与他们何其情深意厚,写自已在与友人的交往中不知不觉就老了。他对杨绘说,可恨相逢能几日,不知重会是何年。他对陈襄说,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在去密州上任途中,他遇到了一个年轻时的好友,曾是自已家乡的父母官,想到往昔,他又感慨丛生,既有对友人的称赞,又有友谊情深。其中一句话尤其写出了千古感伤,令人心碎。


海州码头


长记鸣琴子溅堂。朱颜绿发映垂杨。如今秋鬓数茎霜。


聚散交游如梦寐,升沉闲事莫思量。仲卿终不避桐乡。


不知道别人是否也像苏轼有这么多的朋友,他从杭州到密州去,经历一次又一次友人相送,一次又一次离歌晚宴,每到一个地方,总有朋友为他把酒相送,在他的诗词中,我们看到了他和朋友总有诉不完的情,讲不完的故事,还是在1074年,他又去了海州,于是又有一段千古佳话,让我们传唱。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首词,说说它的写作背景、词文大意、修辞与意境。

那么,这首词背后有着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这是北宋神宗熙宁七年十月,公元1074年,这一年他37岁了,他正在由杭州去山东密州赴任的路上。他一路北上,在海州,即今天的连云港市海州区,去看了少年时眉州的太守,名字苏轼没有说,但是从词里我们可以看出交情菲浅,这位陈海州也是一个为民做事的好官。当时,苏轼还做了一首诗《次韵陈海州书怀》


海州古街


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旧闻草木皆仙药,欲弃妻孥守市阛。


雅志未成空自叹,故人相对若为颜。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凫去莫攀。


见到了老朋友,回忆起了儿童时的少不更事,意气风发,看如今已双鬓斑斑,不免追忆往事,感怀世事沧桑,感慨朋友中正为官,为国为民,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诗文大意

长记鸣琴子溅堂。


这出自《吕氏春秋》,这个典故叫鸣琴而治,书中说 “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宓子贱是孔子的学生,曾在鲁国的单父,也就是今天的山东荷泽单县做官,他每天弹琴取乐,悠然自在,很少走出公堂,却把单父治理得很好。有人问他怎么这么悠闲就能治理好了呢?他说,我是凭借众人的力量为我做事,我自然轻闲了。后人以此典故称颂地方官。唐高适《登子贱琴堂赋诗》有“宓子昔为政,鸣琴登此臺。”这里当然是在夸赞陈海州在眉的治理。后人也说“陈尝为眉令,有政声。”而苏轼也在《次韵陈海州书怀》注释:陈尝令乡邑


海州古城


朱颜绿发映垂杨


朱颜绿发:朱颜:红润美好的颜容,借指青春年少。绿发:“绿”指乌黑,“绿发”即乌黑的头发。是青春年少的意思,这出自宋朝沈遘的《送句谌通判颍川》的诗:“朱颜绿发出尘土,长缨高盖生清风。”沈遘(1025-1067年),是沈括的从侄。再说垂杨,古诗文中,杨柳常通用。唐万齐融《送陈七还广陵》有:“落花馥河道,垂杨拂水窗。”这里描写陈海州当时还年轻,风流倜傥。


如今秋鬓数茎霜


秋鬓:古代多喻指苍白的头发. 隋朝尹式 《别宋常侍》诗云:“秋鬢含霜白,衰颜依酒红。”白居易也说过,大抵着绯宜老大, 莫嫌秋鬓数茎霜。数茎霜,其中茎是根的意思。唐诗人徐凝说,潘郎懊恼新秋发,拔却一茎生两茎。这句意思是说,如今已有数要鬓发白得像霜雪一般。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你已经老了,已是满头华发,而我呢,依然辗转流离,功业不成,这句暗含着苏轼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眉山古城


聚散交游如梦寐。


说到聚散,这里指的是会聚与分离,往往含有聚少离多之意。古人写这种意境的诗词太多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送别词。聚散离合,总是那么说不清,没有定准。欧阳修有人生聚散如弦筈,老去风情尤惜别。人们愿意总在一起,所以他们总是离别时苦,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柳永也因此说愁,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交游,就是结交朋友的意思。在这里,说的是与陈海州的交往友情。梦寐,就是睡梦。当年还是绿发朱颜,而今已是白发染霜鬓,时光太匆匆,老朋友相遇,这多么像是在梦中呀。


升沉闲事莫思量。


升沉:即「升降」,旧时指仕途得失进退.闲事,这里的意思是无关紧要的事。


唐鲍溶在《相和歌辞·苦哉远征人》说:" 去日始束发,今来发成霜。虚名乃闲事,生见父母乡。掩抑大风歌,裴回少年场。"唐吴融在《谷口寓居偶题》诗中也说“不能尘土争闲事,且放形神学散仙。”


在这里,苏轼把官场说成了无关紧要的闲事,那么什么是重要的呢?莫不是想回乡归隐了吧?生见父母乡,不就是衣锦还乡吗?他也在同年给杨绘的词中说,故山犹负平生约。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虽然自已是在外奔波辗转之人,多少次为别离而伤心,又辜负了归隐故乡的约定,可我还总是西望峨眉,期盼着回家的日子早日到来。大概这才是苏轼的正事。


苏轼


也或者与朋友交游才是更重要的事。苏轼一生朋友遍天下,而且总是情深意重,他有无数的诗词都是写自已和朋友的。苏轼离开杭州去密州,朋友大远跑来,为他送行。苏轼去黄州,参寥子更是不远千里从杭州到黄州探望故友,而且一住就是“期年”。


据宋人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苏轼在黄州,每天早上起来,见没有客人到访,就主动出击,自己去登门拜访朋友。“设一日无客,则歉然若有疾”。


而在别的地方又何尝不如此呢?


仲卿终不避桐乡


这又是一个典故,出自《汉书》,


朱邑字仲卿,年轻时曾在舒桐乡为官,公正廉洁,对老百姓不苛酷,善待孤寡老人,因此受到人民的爱戴。后来做到了北海太守,大司农。在临死的时候,嘱咐人把他埋在桐乡。果然受到人民的敬奉。


我非常佩服苏轼,运用典故总是那么恰如其分,用在这里,仲卿和陈海州是那么相似,一样的在异地为官,有政绩,有民望,一样的又升迁到别地,苏轼对于典故,用得很多,但是哪个也不勉强,总是信手拈来,而恰到好处。那这里当然说的是陈海州虽然不在眉州了,到了海州,可是依然受到眉州人民的爱戴,依然记在心里。可以看出了这句既有对陈海州的赞美,又有一片感激之情。其实苏轼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真所谓意气相投,志同道合者也。


海州庙


诗词章法

在这首词中,我们依然看到了起承转合的痕迹。苏轼从哪里入笔呢?起笔就穿越到了过去,以一个典故忆起了初时陈海州的意气昂扬,我想这是受到了题目“忆旧”的启示,以倒叙起笔。接下来,他还在想自已少时眼里的陈海州,朱颜绿发,风流倜傥,年轻有为。下阕,苏轼由过去回到了现实,多少年时光匆匆,现在两个人都双鬓染霜,或许让苏轼有些惆怅,功不成,头已白,但是很快,他就又说,还是不要为此发愁了吧,我们朋友之情还在。于是在最后,他总结说,我为你有这样的朋友而高兴,我们志同道合,而眉州人民永远会记得您,所谓情深意重,你不仅是我的朋友,也是眉州人民的朋友 。


海州湾观日出


化典修辞

说到修辞,就不能不说到典故的运用。如前文所说,苏轼做为饱学之士,典故总是那么恰到好处,一个鸣琴子溅堂,一个仲卿不避桐乡,表现了陈海州的才能与品德。还有“闲事”的化用,让我们有了更多的联想,让内容更加有内涵,有深度。可谓言简意赅,而意蕴深远。


意境深化

意境是作品达到的艺术境界,领悟意境可以使人得到美的享受。这是一首赠别词,他去密州,专程去海州看老领导,老朋友陈海州,虽然没有名字,但是不影响两个人之间的友情的表达,在这里虽然有岁月匆匆的感慨,但是更多的是对友情的怀念,对友人品格的称颂,而同样做为朋友的不也如斯吗?真所谓微斯人,吾谁与归?当我们看到苏轼的送别时的殷殷情谊之时,好像也从友人那里看到了苏轼的影子。


好了,关于《浣溪沙 忆旧》我们就解读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我们,发现历史,读苏轼,说宋词,谢谢大家,再见!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