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名人名言 > 絮絮叨叨造句-絮絮叨叨的孩子更健康:被低估的话语力量

絮絮叨叨造句-絮絮叨叨的孩子更健康:被低估的话语力量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2-08 02:39:23
阅读:

不久前有幸听了武志红老师的一场关于“让孩子成人又成年”的演讲,其中让我心动的一句话是“能够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动力发展”。


“按照自己的动力发展”,就是真正让孩子活出属于自己的生命轨迹。


这是一种话语的力量,它是我们生命体验的凝缩

曾经接触过一个咨询案例。几个月大的宝宝出现厌食症状,不爱进食,即便进食正常,体重也没有明显增长,看上去总是那么瘦小柔弱,但似乎又没有什么生理疾病。


经过一段时间的家庭心理咨询,了解到宝宝的妈妈在那段时间情绪非常不好,并且会将负面情绪直接传递给宝宝,会经常在宝宝面前说“烦死了,不要再哭了!”诸如此类的话。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宝宝虽然听不懂妈妈说了什么,但是妈妈话语所包裹的情绪、情感、态度,宝宝是完全可以接收到的。


试想一下,一个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孩子,感知到这么强烈的负面信息,他会愿意长大吗?他们的生命动力很有可能在那一刻就停滞了。


孩子作为生命的主体,在出生的那一刻甚至更早,伴随着那有力的心跳声,就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生命动力。


但是,真正能启动这个动力的还是他们最早所处的环境,以及最早接触的人——妈妈。


当宝宝第一声叫出“妈妈”的时候,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


不只是一个称呼,而是一个容器,它装载着妈妈抚摸自己的感觉、妈妈喂自己吃奶的满足、妈妈身上熟悉的气味、妈妈注视自己的表情……


只要喊出“妈妈”这个词,它就像一把钥匙一样,启动所有和妈妈相关的感觉,让宝宝重新感受到妈妈带给他的熟悉,即便妈妈不在身边。


这是一种话语的力量,它是我们生命体验的凝缩。


平复宝宝的咒语:用话语替代行为表达

你见过这样的场景吗?


父亲带着3岁的宝宝在小区玩,突然宝宝被花坛里的花吸引了,抬手就要去摘。


这时,父亲说:“不可以拿。”


但是,宝宝执意要摘。


如果你是那个父亲,你会怎么处理呢?


我见到的这个父亲是这么做的:


“宝贝,这个花不能摘,我们在这看一会儿这朵花吧。”


父亲让宝宝用鼻子闻了闻花瓣,问:“这花香不香?”


“香。”


父亲又和宝宝说:“这朵花开得真好看!”


宝宝看着花,一会儿冒出一句:“fa(花),好看!”


然后,小宝宝自己就离开了,没有再要求摘花了。




你觉得神奇吗?


当宝宝说出“fa,好看”的时候,仅仅是一个评价性的话语吗?当然不!


经过这位智慧父亲带领宝宝与花进行“互动”后,宝宝已然体验到摘花后给他带来的美好感受,并且通过话语表达出来。


这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吗?


并不,它是引导宝宝将直接体验转换成话语的方式进行间接表达,这样,在实现满足宝宝需求的同时,也控制了他的冲动。


正如美国幼儿心理健康和发展精神卫生治疗领域创始人之一、著名儿童精神分析专家塞尔玛·弗雷伯格所说:


话语是控制冲动的咒语。


心里话语是最好最及时的自我安慰剂

你有没有见过宝宝在焦虑的时候,比如睡前,当妈妈和他说完晚安离开房间后,他会自己嘴里嘟囔着什么,偶尔你能听到“妈妈”、“小熊”(宝宝的玩偶)之类的,然后说着说着就睡着了。


这些睡前暗语翻译过来就是:


妈妈,晚安;小熊,晚安;蛋蛋(家里养的狗),晚安;宝宝,晚安……


宝宝在自言自语中缓解着睡前离开妈妈的焦虑。


你以为这只是睡前的例行公事吗?


并不,宝宝在嘟囔的时候,眼前是有画面的,他真的在想象中看着妈妈,对她说晚安,看着他最爱的小熊,对它说晚安,看着调皮的蛋蛋,对它说晚安……


你有没有见过那种嘴里总是絮絮叨叨、自言自语的孩子?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当他絮絮叨叨的时候,往往是他紧张、害怕,亦或是孤独无聊的时候。


这说明他们不再只用单一的原始方法——哭来表达,他们也不会一定要找妈妈才能得到平复,他们学会了更成熟更独立的方法——运用自我言说进行自我安抚。这难道不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吗?


心理学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内部言语,也就是不出声的自己和自己说的言语。孩子絮絮叨叨、自言自语的行为,就是他们将言语内化,逐渐形成内部言语的过程。


当孩子感到悲伤时,心中会出现类似”我好难过,别伤心“的话语,好像真的有个朋友陪伴自己似的;


当孩子感到恐惧时,心中会出现类似”我好怕,别害怕“的话语,好像真的有个朋友给自己壮胆似的;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心中会出现类似”好难,坚持住“的话语,好像真的有个朋友给自己鼓劲儿似的。


性格是内在言语的外化

你知道吗?


当孩子的心里从小积累了足够多话语的时候,它们会成为孩子的生命导引。


还记得那个”半杯水“的故事吗?


当我们的孩子看到这半杯水的时候,心里是冒出“还有半杯”,还是冒出“只剩半杯”?


是的,同样是四个字,你可以说是不同的人生观,可以说是心中是否存有感念,可以说是看问题的视角不同。


你有没有想过,这简简单单四个字的背后,不也是对自己生命的认知吗?


这些认知,从哪里来?


听妈妈的话来……


当孩子感到悲伤的时候,听到妈妈说“哭什么哭,真娇气”,孩子内心会留下“我很娇气”的话语;


当孩子感到恐惧的时候,听到妈妈说“有什么好怕的,胆子这么小”,孩子内心会留下“我很胆小”的话语;


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听到妈妈说“这个太难,你做不了”,孩子内心会留下“我做不了”的话语。


你感受到话语的力量了吗?


它像风和雨,无论是润物滋养,还是风化侵蚀,都是一样的悄无声息细无声。


有一天,孩子长大成人,开始面临生活中种种困境、诱惑和选择,


他们是坚持还是放弃,是坚强还是脆弱?


内心是冒出“有机会”,还是冒出“我完了”?


同样是三个字,往往就在那一瞬的起心动念,


“心”与“念”,就藏在无声的话语中。


如果说“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动力发展”是一种自我实现,那么,心中无声的话语,就是支撑孩子实现自我的内在力量。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