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名人名言 > 姓名对联-古代春联到底有多讲究?名称种类包罗万象,有一禁忌现代人常犯

姓名对联-古代春联到底有多讲究?名称种类包罗万象,有一禁忌现代人常犯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1-01 04:35:59
阅读: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众所周知,春节作为农历新年,乃是一年之岁首,其地位堪称“百节之冠”。从古至今,春节传承了上千年,庆祝春节的习俗也随时代而发生变化,比如盛行于唐宋时期的“咬春”和春盘,知晓者如今已寥寥无几,“七草粥”也漂洋过海为日本所保留,国内则弃之不食。


▲春之七草


然而对于春联,中华民族的热情却一直不减,无论贫穷抑或富有,无论是书香门第还是市井小民,写春联、买春联和贴春联总是贯穿在每个家庭的年货置备环节之中。倘若一定要说有什么变化,那就是春联的创作方式和书写方式与古代截然不同。在古代,官宦和读书人家就到镇上铺子扯两段大红纸,研墨后以毫笔蘸满,笔走龙蛇,一气呵成;普通小民就提一坛自酿土酒,切一斤肉拿稻草秸秆捆着,央请村里的私塾先生或是秀才童生代为题写对联。现代春联多为机器印刷,内容也更通俗易懂,甚至还衍生出许多充满行业色彩的语句,但在古代,春联内容就全靠搜肠刮肚和绞尽脑汁。


▲古代画作中的春联


严格地说,春联的诞生习俗至今尚无准确史料可以查证。但在两千多年的战国时期,中原国家就盛行“户悬桃梗”,也就是所谓的桃符,上书神荼、郁垒二神之名,用以镇宅驱邪。根据敦煌遗书所载内容,唐朝刘丘子所撰“三阳始布,四序初开”应为已知最早的春联,其次才是后蜀皇帝孟昶那联脍炙人口的五言春联——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然而不论内容如何,这些春联的名字仍然是“桃符”,一般写在桃木片上悬挂于大门两侧,后来为了省事,也有直接题写在楹柱之上的,这就是楹联的前身。


▲古代桃符


春联真正成为春联,还要归功于明太祖朱元璋。据明代文人陈云瞻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今南京),除夕前勿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出观。”对于金陵百姓而言,除夕前悬挂春联可谓是头等政治任务,而各地官府也有样学样,最终在全社会大面积推开,最终形成至今不衰的风尚。每当春节将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贴上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


▲明太祖朱元璋朝服像


不过与如今千篇一律的两幅直联加一幅横联相比,古代春联种类更加繁多,根据张贴位置的不同而细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斤等。所谓“门心”,自然就是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乃是如今的横幅;“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批”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内容不同而贴于相应位置;“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据《梦粱录》记:“岁旦在迩……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祖宗。”


▲沿街售卖的春联


作为对联的一种,春联在内容和对法上也有颇多讲究。首先要符合音韵,这就要求以上声、去声及入声字为上联,平声为下联;其次是字数和词性,上下联字数要相等,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但这又会导致一种常见弊病产生,这就是所谓的“合掌”,即语义重复。比如商家爱用的“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通四海”和“达三江”是一个意思。类似的,“发祥光”对“腾瑞气”也是纯属浪费笔墨。事实上,这一春联禁忌,恰恰在现代春联中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不外乎熟悉并掌握平仄格律的人越来越少,春联内容也日益趋同,对于普通人而言,渴望的都是名利钱财。


参考文献:


《梦粱录》《中国民俗史


微信公众号:趣观历史,每日为您甄选好玩有趣的历史。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