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名人名言 > 秀才遇到兵歇后语-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这位诡辩大家却说得某个兵“懵懵哒”

秀才遇到兵歇后语-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这位诡辩大家却说得某个兵“懵懵哒”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2-18 04:40:17
阅读:

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这应该要算是我国流传比较久远、广泛的一句俗语了。


先生一直认为,这个词语的出现和流传是存在着起必然性的。毕竟任何一个时代,人们的职业、文化、认知等都存在着差异。“可偏偏,雨渐渐,大到我看你不见……”额,不好意思,跑偏了,唱上了周董的《晴天》。不过,先生我之所以会忍不住唱几句,实在是因为下面这位先哲把“说的比唱的好听”运用的过于出神入化了。也偏偏是在这位先哲身上,“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曾没有生效。这位先哲就是先秦大家公孙龙




公孙龙画像


对于“公孙龙”这个名字可能有些人会感到陌生,毕竟其流传至今的著作较少,几近只有《公孙龙子》一籍;这一籍主要内容分别是以下六篇:《迹府》、《指物论》、《通变论》、《坚白论》、《名实论》,和今天我们要说的,也正是让其名声大噪的《白马论》


由《白马论》引出的“白马非马”也一直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著名辩题。下面,也就不在这多嘚吧嘚,直接于此向诸位附上相关原文:


客:“白马非马”,可乎?


主:可


客:何哉?


主: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形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


(主者,公孙龙也)




白马非马图


白马究竟是马否?相信诸位心中早已有数。那么,为何公孙龙在很多时候都能将“白马非马”论贯彻人心,让人诚服呢?究其原因,莫过于他那盛极一时的思想,即《淮南子》中所指出的:别同异,离坚白。其主要论证为:


坚、白、石、三,不可;石,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得其坚也,无白。得其白,得其坚,见与不见离。不见离一。一不相盈,故离离也者,藏也。天下未有若坚,而坚藏……


究竟公孙龙“别同异,离坚白”的这种观点到底对与否呢?先生我在这里就不做探讨了,毕竟咱讲历史都不拿书,若再涉足哲学辩论,到时恐怕真真是“吾命休矣”。(诸位如有兴趣,望不吝赐教,先生定当悉心拜读)


公孙龙辩论图


不管是否相信、折服,对于公孙龙的“诡辩”,我们现在是无法领教了。可在当时,他确实曾让一些人“懵里懵到醒不来的懵”。包括当时的名人、孔子的6世孙孔穿,他在和公孙龙辩论完“臧三耳”之后,也只能是连连摇头道“几能令臧三耳矣。


可要说公孙龙真正将他的“白马非马”论运用到生活中的例子,还要数那个脍炙人口的“公孙龙牵马出城”的故事了。


先秦时,某国在一城池下令“马匹不得出城”。于是牵着马正要出城的公孙龙就被守城士兵拦下,被告知:马匹一律不得出城。但那公孙龙也不是吃素的,其当时就心生一计,说“我这不是马,是白马”。士兵当然也不糊涂,便问“白马怎么不是马?”。这不问还好,一问就上了公孙龙的道了,回答说“白马并不是马。因为白马有两个特征,一是白色的,二是具有马的外形,但马只有一个特征,就是具有马的外形。具有两个特征的白马怎会是只具有一个特征的马呢?所以白马根本就不是马。”士兵辩不过,只得无奈放行。



公孙龙牵马出城图


当然,对于这一段,有人说公孙龙当机立断,反应犹如七步成诗的曹植,但也有人怀疑他是本来就知道此命令,是有备而来、故意以“诡辩”方式来“找茬”。在此,先生我对其二者也不做多问,倒是觉得那位守城士兵万分可爱。他竟没有以“竖子不足与谋”的姿态强留公孙龙,反倒和他认认真真的进行着辩论。“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在此没有生效,实则耐人寻味。


可纵使公孙龙是精于“诡辩”,以“别同异,离坚白”之论走遍天下,还是有人异于孔穿,守城士兵等人。当时的阴阳大家、五行鼻祖邹衍在一次路过赵国时,赵国平原君让其与公孙龙辩论“白马非马”的观点时,邹衍就拒绝了,并说了下面一段话,


五行鼻祖邹衍画像


夫辩者,别殊类使不相害,序异端使不相乱。抒意通指,明其所谓,使人与知焉,不务相迷也。故胜者不失其所守,不胜者得其所求。若是,故辩可为也。及至 烦文以相假,饰辞以相,巧譬以相移,引人使不得及其意,如此害大道。夫崐缴纫争言而竞后息,不能无害君子,衍不为也。


先生觉得邹衍这番言论十分经典,所以于此附上相关翻译:


所谓辩论,应区分不同类型,不相损害;排列不同概念,不相混淆;抒发自己的宗旨和相关观念,表明自己的观点,让别人理解,而不是使其知晓通达。那么这样,辩论的胜者就可以坚守自己的立场,落败的一方也能得到他所追求的,这样的辩论,是可以进行的。如果借助繁文缛节来作为凭据,用巧言修辞来互相诋毁,用华丽词藻来从偷换概念,吸引别人使之不得要领,那么就会妨害辩论的根本之道。那种纠缠不休,咄咄逼人,总要别人认输才肯停息的作法,有害君子风度,我邹衍是绝对不会做的。


公孙龙和邹衍对坐而辩图


同为先秦时期的哲学大家,邹衍的此番言论也受到当时诸多学者名流的认同。甚至有传闻说,公孙龙正式因此被平原君冷落到底。那么,是否说公孙龙的“诡辩”就是“瞎掰”,他的“白马非马”等相关观点就是错的呢?诸位,请“仁者说仁,智者说智”吧。


不拿书先生评:


白马是马却非马,


绝非众人心眼瞎;


诡辩口才无用耶?


还看辩者正与邪。



古人辩论场景


(以上图片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历史之说,纷纭不一,如有赐教,请于评论区留言,先生我定当拜读。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