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名人名言 > 形势成语-三国成语故事:朝不谋夕

形势成语-三国成语故事:朝不谋夕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1-03 20:56:25
阅读: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王朗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主人公是王朗。原文如下:


孙策渡江略地。朗功曹虞翻以为力不能拒,不如避之。朗自以身为汉吏,宜保城邑,遂举兵与策战,败绩,浮海至东冶。策又追击,大破之。朗乃诣策。策以儒雅,诘让而不害。虽流移穷困,朝不谋夕,而收恤亲旧,分多割少,行义甚著。太祖表征之,朗自曲阿展转江海,积年乃至。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孙策率军渡过长江进攻江东,王朗手下的功曹虞翻认为难以抵挡孙策,建议王朗不如离开会稽以躲避其兵锋。但王朗认为自己的朝廷任命的官员,应该保卫城池,于是率军与孙策作战,结果打了败仗,不得不从海上逃至东冶。孙策穷追不舍,再度击败王朗。


于是,王朗前去面见孙策。孙策认为王朗是儒雅之士,只是则被而不杀害他。虽然王朗漂泊流离,贫困潦倒,处境窘迫,但他依然收留抚恤亲戚旧友,公平对待,非常讲究道义。此后,曹操上表朝廷征召王朗,王朗自曲阿辗转江海,花了一年多时间才来到中原。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文中所提到的“朝不谋夕”,意为早上不能为晚上的事情预作打算,比喻形势危急或处境窘迫。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左传•昭公元年》中的“吾侪偷食,朝不谋夕。”


由于文艺作品的影响,不少人对王朗的认识都停留在被诸葛亮骂死这一故事上。不过,这个故事是虚构的,历史上的王朗别说与诸葛亮在阵前对骂,就连面也从来没见过。他们之间的联系仅限于刘禅主政期间王朗与其他曹魏大臣一起给诸葛亮写过劝降信,除此之外再无交集。


历史上的王朗是个怎样的人呢?他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一位名士。他早年师从大儒杨赐,历任郎中、治中从事、会稽太守等职。孙策统一江东期间,王朗曾与孙策有过激烈的交锋,进行过数次激战,败于孙策之手,后来一度被孙策逼得躲在船上,准备跨海南下前往交州。但最终还是被孙策包围,不得不缴械投降。


幸好孙策对王朗这位名士非常敬重,并没有要了王朗的命,而是将其扣留在江东。最终,曹操出手搭救。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辗转,王朗这才得以离开江东来到中原,并成为曹魏集团的一员。


参考书籍:《三国志》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