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名人名言 > 形容音乐好听的成语-词是配合隋唐燕乐曲调的歌唱,具有了通俗、娱乐、新奇的特色

形容音乐好听的成语-词是配合隋唐燕乐曲调的歌唱,具有了通俗、娱乐、新奇的特色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1-04 07:54:18
阅读:

关于词的起源,词学史上众说纷纭。综合各家所论,主要约有三说:第一,起源于《诗经》说。如清朝人汪森说:“自有《诗》而长短句即寓焉。《南风》之操、《五子之歌》是已。周之《颂》三十一篇,长短句居......谓非词之源乎?”(《词综序》)第二,起源于六朝乐府诗说。宋人朱弁说:“词起于唐人,而六代已滥觞矣。”(《曲洧旧闻》明代人杨慎也说:“在六朝,若陶弘景之《寒夜怨》、梁武帝之《江南弄》、陆琼之《饮酒乐》、隋炀帝之《望江南》,填词之体已具矣。”(《词品序》)第三,起源于唐代律诗说。宋人胡仔说:“唐初歌辞多是五言诗或七言诗,初无长短句。自中叶以后至五代,渐变成长短句。”“(《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九)以上三说各有不同的立论角度。


《诗经》说意欲推尊词体,论者将词体与儒家经典相联系,试图改变词为“小道“、“卑体“认识;六朝乐府诗说注意到六朝乐府诗题与唐宋词调有相同的现象;唐代律诗说注意到了唐代近体诗有的能够配乐入歌。探讨词的起源,须先认识词的本质特征:词是配合隋唐燕乐曲调的歌唱、以“依调填词”的方式创作出来的、以长短句的句式为主要形体特征的歌词(参刘尊明、王兆鹏《全唐五代词.前言》)。燕乐起源于隋朝,完成于盛唐。唐宋以前的音乐史上,先后存在雅乐、清(商)乐和燕(宴)乐三个音乐时代。“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者为宴乐“(沈括《梦溪笔谈》卷五)。先秦的古乐为雅乐。战国时期,雅乐逐渐衰落,又经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劫难,到汉代雅乐已非常残缺,仅在宫廷中流传。


汉魏六朝时期,产生了以南方民间音乐为主,融合北方民间音乐的清商乐,简称清乐。六朝乐府诗所配之乐即为清乐。燕乐是隋唐时期的新乐。随着隋唐王朝国家统一,民族融合,中原地区的旧乐与民间音乐、西域胡乐渐次融合,“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旧唐书.音乐志》),由此形成了区别于清乐的新的音乐系统一燕乐(参吴熊和《唐宋词通论》)。燕乐,也作宴乐或譙乐。有狭义和广义二种。狭义的燕乐指与清商乐及各类胡乐分列的“九部乐”之一。杜佑《通典》记:“九部乐:--燕乐,二清商,三西凉,四扶南,五高丽,六龟兹,七安国,八疏勒,九康国。”广义的燕乐是指以上“九部乐”加上“高昌乐“而成的所谓“十部乐“的总称。燕乐较之传统清乐的最大不同,是与胡乐的结合。胡乐即西域音乐,作为异域音乐给中原人带来的是新鲜刺激的感受。《文献通考.乐二》记有演奏胡乐时的现场效果:“铿锵镗锴,洪心骇耳,抚筝新靡绝丽。


各省歌声全似吟哭,听之无不凄怆。……感其声音者,莫不奢淫躁竞,举止轻飙,或踊或跃,乍动乍息,蹯脚弹指,撼头弄目,情发于中,不能自止。”燕乐所使用的乐器较雅乐和清商乐更为丰富,主要的燕乐乐器有管乐器如笛、篪、箫、筚篥等,弦乐器如琴瑟、三弦琴、筝、箜篌、琵琶等,击乐器如方响、钟、镎于、羯鼓等。其中不少乐器是新从域外传来或采用于少数民族(参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乐器的丰富,极大地提高了音乐的表现力,这是燕乐能赢得普遍欢迎的重要原因。在燕乐曲调形成的过程中,唐代教坊曲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教坊曲即教坊中保留的曲子。教坊为教习音乐歌舞的伎艺之所。唐玄宗爱好俗乐,在宫廷中设立内外教坊加以管理。据崔令钦的《教坊记》记载,教坊曲共有324曲,其中与仅存唐宋词调相同的有80曲,如《清平乐》、《浣溪沙》、《望江南》、《菩萨蛮》等等。


部分教坊曲演化为曲(词)调,使曲(词)调更为丰富,促进了词体的形成发展。燕乐属于俗乐,与宫廷雅乐相对。隋唐雅乐指宫廷所保留下来的传统音乐,主要用于宗庙祭祀、朝廷礼仪、御殿宴飨场合。雅乐雍容舒缓的风格出于政治需要,基本上不具有娱乐功能。而燕乐产生于民间,用于歌楼妓馆佐欢应歌,俗乐的性质决定了娱乐为其主要的功能。正如刘扬忠所说:“此种新音乐曲调丰富,乐器繁多,旋律和节奏活泼而多变化,格调多姿多彩,既有中土韵味,亦兼容异域风情。更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它的许多曲调迥然有异于传统庙堂那种典重乃至沉闷的基调,而充溢着世俗性的欢快冶荡心音,因而赢得了朝野士庶各阶层众多接受者的普遍喜爱”(《唐宋词流派史》第48页)。乐曲的特点必然会影响到歌词,与燕乐相合的歌词也就具有了通俗、娱乐、新奇的特色。


我是“啦啦啦超喜欢”,执笔走天涯,与大家一起分享、了解中国的文化!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