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名人名言 > 形容玉石的优美句子-老卞说玉石该怎么收藏?玉石从选择到鉴别,一样都不能少!

形容玉石的优美句子-老卞说玉石该怎么收藏?玉石从选择到鉴别,一样都不能少!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3-27 12:03:33
阅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玉石之国”,使玉石上升到了思想精神领域,成为一种至今不可缺失的传统文化。玉石有“五德”“七德”“九德”之说,以德行来比喻君子,这一个比喻不为过。


今天的很多人说玉石被人们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却未必知道神秘的色彩究竟是什么意思。所谓神秘的色彩,其实就是作为一个人应当遵守的道法,做人要像玉石一样纯洁,其德行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这是以物喻德最好的例子。古代人要树立一种教育人的范本,在人们的精神领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仅仅按传统的典籍教育是不行的,而是要将传统教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佩戴玉石,就是让人们看到玉石后,想起自己要像玉石一样,做人要透明,做事要稳重,对得起祖宗和人民。但是今天的人把这一层概念模糊了,或者说是糊涂颠倒了。


有人说,“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这些话中所谓的“君子”就是一种权位与财富的标志,也就是说,这些“君子”是有权有钱、有地位有身份的人。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没有真正理解古代“君子”的意义,以及古代有财有权人的德行。


老卞认为现在没有人是不认识玉的,更甚至许多收藏玉石的人已经把玉的包括种类、分类、产地、以及一些玉石的历史都已经了解的清清楚楚了,那么今天老卞就绕过那些最基本的知识,而是从怎么选择玉石和鉴别玉石这两方面,给那些想要收藏玉石的人和那些玉石收藏爱好者说一说玉石的收藏小知识。


先说一说要怎么选择玉:
  • 从玉质方面选择

材料是玉饰收藏的首要前提,优质玉材对于一件玉饰至关重要,如玉质、玉色、光泽、致密度等都是玉材等级的要素,不应忽视。不同品种的玉材,材质特点和定价的要素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和田玉要求颜色纯白并且温润细腻为好,透明度高了反而不好,而翡翠则要求颜色艳丽纯正且种水俱佳为好,透明度越高越好。


所谓一级品的玉石就是原石的雕琢品,除雕琢外没有经过人工的任何改变。在今天的市场上,无论是玉石还是翡翠,基本上以A、B、C三个级别来界定。所谓A类货就是除了人工雕琢外,没有进行其他处理的玉石。所谓B类货是指很多杂质的劣质玉石,通过酸洗,去除了里面的杂质,再注入透明的液体,使其变成更加晶莹漂亮的玉器。所谓c类货就是对其酸洗去杂质后,又进行染色,成为已经完全人工制成的假玉石。从价值上来说,后两者远不及第一种。


  • 从造型和纹饰方面选择

造型是体现玉器价值的又一方面依据,要从审美的角度去欣赏。说实在话,造型的好不好,实在不是纸上谈兵的事情,需要收藏者有一定的艺术细胞。没有这一份艺术细胞,把国宝的造型摆在眼前也看不出子丑寅卯。因此,要进入收藏、辨伪、研究的领域,就要对器物的造型有一定的权衡。这一方面的知识不仅仅来自于对古代器物的学习观察,还来自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要缩小范围的话,就是要对绘画、摄影、书法、设计、古代器物、传统文化有个系统的了解。


  • 从雕工方面选择

雕工包括设计和技法。凡砣工利落流畅、娴熟细腻的必然是美的或比较美的,反之,板滞纤弱、拖泥带水,则是收藏价值锐减的标志,不可贸然收藏。玉雕艺术要继承传统,才是负责任的态度。对玉器雕工的鉴赏水平,取决于自己对篆刻、美术线条,以及刀法的掌握。就是说,能具有对器型鉴赏的水平,基本上就有对雕工鉴赏的能力。


  • 从艺术风格方面选择

无论是书法、美术、雕刻、建筑、刺绣,其中都要包含制作者的艺术成分。艺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玉石器物的贵贱。就好像书法作品一样,同样是一起上书法培训的学生,同样是一个老师的教导,教的是同一种书体,最后的区别却是大的,有的学生只能临摹某种书体,有的学生则成了书法大家,因为后者注人了艺术的成分。玉器的雕琢艺术、造型艺术也不例外。这个艺术到底用什么词语来界定,实在不好找出这么个词语来,可以说,用尽天下的词语,也形容不出来,大不了是一堆陈词滥调,读着很朗朗上口,就是说明不了问题。


所以说,艺术的味道,需要一个人不断的学习体验才具有。比如有两个人,同时看书画展,一个人看热闹,一个人看门道。你给看热闹的人一幅书法作品,他也许糊了墙。你给看门道的人一幅字画,他有两种反应,一种是糊墙,一种是珍藏:之所以糊墙,是因为他能看出这幅作品的门道,不过是一幅没有章法的随心所欲的毛笔字而已;之所以珍藏,是因为他能看出这幅作品里面的艺术成分非同一般。绕了这么大的一圈子,就是为了说明,作为文物辨伪者,不读书,不学习,而鉴赏藏品,是自欺欺人的。


  • 从稀少程度方面选择

玉器的稀少程度,取决于对历代玉器品类、材质、工艺、造型的把握,如果是一件比较少见的玉器,就是孤品了。即使现代满市场的玉器,要选择一件稀少的玉器,还是需要具备大量的知识。虽然是一大堆的垃圾产品,如果你的眼力和欣赏角度刁,同样可以从垃圾中挑选出精品。


综上所述,评判一件玉器的价值不能片面求之,而要综合各方面的要素统一判断。购买者或收藏者不仅要掌握玉石的基本知识,还要了解玉器的稀有程度、实用性、观赏性、工艺性、流通性和社会需求等,当然更要了解影响一件玉器价值的其他因素,包括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同时,注重提高自身的美学素养和艺术修养也很重要,这样才能在鱼目混珠的市场中作出准确的判断。


再来说一说怎么样能够快速的辨别一块玉呢?玉的鉴别方式很多,但是当你看上一块玉的时候便不可能让你有大把时间去鉴定它的真伪,那么用我说的这几招试一试,最起码有了一点保障。
  • 如果玉件的死角部位的堆积物(包浆)附着力很差,是赝品

一般情况下,老玉的死角部位或某些腐蚀残损部位能够留下岁月所沉积下来的物质,由于清洗有些部位中会出现轻微划痕,工艺棱角处会产生轻微的人为致残现象。而仿造半生坑玉器的赝品主要采取制造表面氧化层的工艺,采用保持工艺棱角部位的锋利度,但是死角部位沉积物质附着力却很差,用一个竹子做的牙签都能挑下来。用水一洗,直接掉了。


  • 如果玉件表面是半熟坑器,表面却有网状腐蚀纹、不规则凹斑(放大镜观看),是赝品

半熟坑玉器指出土后经过几年或几十年的收藏,手感及透润程度并没有达到相当的熟旧程度,玉器表面有氧化质感并有轻微的磨损,轻微的棱角碰伤,有些死角部位仍然存留沉积物及其他各种特征。赝品主要是采取球磨振荡设备及喷沙设备制造表面氧化质感效果,使棱角产生圆滑过渡,要么采取酸液腐蚀处理“火气",留下了人工的凹斑。


  • 如果玉件是熟坑器,表面的擦痕是平行的,或者擦痕少(放大镜观看),是赝品

熟坑玉器指长期收藏把玩,使玉器的工艺棱角有相当的圆滑过渡,手感极好。在把玩中,人体的汗液、酸、碱、植物蜡等渗透到玉肉中,使玉肉表面形成半透明状态的油透感。还有,经过人为长期盘磨,玉器表面会产生不同时期的划痕重叠现象,有些残损会产生残痕圆滑过渡。而赝品不具备这种时间和条件,多是采用打磨的方法处理光滑的手感。


雕刻、抛光后的产品,放人酸性液体中浸泡若干时间,使表面腐蚀,产生白灰皮或者鸡骨白。由于透闪石的纤维状变晶交织结构,其断口呈参差状,经细磨、抛光后,表面应是光洁、圆润、平整。但经酸腐蚀处理后,由于表面颗粒不均匀,溶解速度不一,因而形成凹凸不均的“橘皮状",用放大镜、显微镜很容易看见。


  • 如果滴在玉件上的水滴快速散开,是赝品

玉石含有涩性,一滴水滴在玉上,会形成露珠状,在一段时间内不会散开,现代仿品多用蜡、油、环氧树脂等元素处理外表光亮,水滴很快滑动消失。


  • 如果玉件的颜色深浅不一,或者太匀称,找不出絮状或者石纹,有可能是假货

逆光看玉石,如果颜色浑浊,或者太清澈,看不到石头组织,除了一级品的翡翠和玉石外,市面上出现这样的东西应当警惕。多数为酸腐蚀后的东西,或者玻璃产品,或者石粉压制产品。


  • 如果玉件的手感轻,并且没有冰凉之感,是赝品

玉石比重大,比其他石质密度高,体积同样大小的普通石头和玉石轻重明显不一样,玉石有压手的感觉。如果手感轻,要留心。在常温下,石头和玉石的温度不同,玉石的稍低,所以有冰凉的感觉,这是因为玉石的密度高,含有水分,而结构比较松散的石头则没有此感觉。


  • 如果玉件的手感不柔滑,必然是赝品

真品古玉器质地老旧、手感沉重、外表柔滑、沁色自然、刀工利落、包浆滋润。新玉没有这些感觉,有的新玉件抛光差,死角部位扎手。


  • 如果玉件的断口或者加工槽部位结构参差,以及残痕锋利、扎手,是赝品

古代玉器的加工由游砂而成,就是我们知道的砣工加解玉砂。工艺棱角不可能留下尖锐的部分,加上古代器具多为珍贵品,常常擦拭,常常使用,又因为埋入地下很多年,地下水的酸碱腐蚀掉尖锐的部分,形成钝角,手感光滑舒适自然。新加工的玉器根本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只要有死角,都要留下尖锐的部分。


  • 如果用普通刀具都能划下痕迹的古玉件(严重钙化的除外),是赝品

古人加工玉器非常严谨,尤其是祭祀类的和皇家贵族的玉器,要选用上等预料,在润度、硬度、颜色等各方面需要精心挑选,次料不会用来加工。现代仿品正好使用的是次品料,一来价钱便宜,二来硬度低容易加工。不可能使用上好的玉,因为优质玉料价高,市场价每公斤已逾十万元,其硬度为6至6.5,因成本和加工难度高,古玉器的仿品大都采用价格低廉的岫岩玉、独山玉、蓝田玉或其他低质杂玉,这些玉硬度都低于5.5。


  • 如果玉件的雕刻痕迹是半圆型,或者U型,多是赝品

除了原始时期、商周时期的简单的雕刻花纹,其纹路有时出现U型外,以后工艺复杂的玉器多呈现v型。出现U型刻痕,多是赝品。


  • 如果玉件的雕刻纹路有普遍的崩裂痕迹,是赝品

玉器组织结构稳定,古代雕琢用砣工,棱角处的扎手现象在加工时就已经打磨下去了。现代机器旋转速度高,刀头锋利,加上经过酸性腐蚀,玉料改变组织,出现表面有颗粒、边界模糊的雕刻痕迹,断面已没有了光泽,棱线也不挺拔。雕刻的线条槽口表面的皮壳,在颜色、包浆等方面与整玉一致的是真品。


  • 如果玉件的钻孔有均匀螺旋纹,是赝品

古玉加工工具简单,钻一个孔非常费事,要反复地添砂,反复地钻,所以孔内不可能留下均匀的螺旋纹。只有现代机器高速转动下才会产生均匀的螺旋纹。


  • 如果是岫玉、祁山玉等蛇纹类,以及其他低档玉石加工的古玉件,多是赝品

用来仿古的玉料,大多选用质次价廉的透闪石、蛇纹石,或蛇纹石化透闪石岩、大理石化透闪石岩等。产状多为“山流水”,结构多为叶片状变晶交织结构、纤维状斑杂状结构、粒状叶片状交织结构等等。矿物纯度、矿物颗粒细度都比通常的真正的古玉要差很多。


比如岫玉、祁山玉等蛇纹类的玉石的石质含量大,有黑点,看上去好像沁色。但是古玉就一种颜色,质地纯,经过千百年的地下风化产生了沁色,并不是由带有皮色的玉石加工所成。明高濂《燕闲清赏笺.论古玉器》道:“近日,吴中工巧,模拟汉宋螭块钩环,用苍黄、杂色、边皮、葱玉或带淡墨色玉,如式琢成,伪乱古制,每得高值。这句话就是仿古玉用料的最好诠释,仿古者使用了一些劣质玉石,正因为这些玉石质地不纯,色彩不正,肌理粗糙,光泽晦暗,看上去很像古玉,造假者才选中了它们。


  • 如果玉件的颜色过于重,有颜色的地方钙化严重,是赝品

玉石颜色的形成有一个过渡,其组织与玉肉的硬度差不了多少。既使鸡骨白类的钙化现象,玉肉已经松动。那么钙化部分就跟着松软。


有颜色的多是玉皮或者沁色,硬度不算低,其光亮度和玉石的组织变化不大,如果作假者要将颜色注人其中,必须改变玉肉的组织,有火烧和酸液浸泡等,致使玉件表面有凸凹点,可用十倍的放大镜观察。


采用提油或浸染方式作假的古玉,沁色往往没有过渡层次,成片分布。采用“开窗”的方式,在玉器表面淋油或覆蜡,可达到部分受沁的效果。对于采用这种方法伪作的玉器特点,其受沁部分与未受沁部分,会呈现出突变的颜色或质地。真品古玉,受沁部分与未受沁部分在透射光下会呈现出渐变的趋势。


好了,不知道大家对老卞的说法有什么不同的见解或者漏掉的,欢迎大家留言,老卞将和大家共同学习玉石的收藏知识。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