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名人名言 > 形容有文化的成语-高风亮节、不屈不挠,竹文化在古代历史中具体有怎样的意义?

形容有文化的成语-高风亮节、不屈不挠,竹文化在古代历史中具体有怎样的意义?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1-08 23:37:51
阅读:

竹,高风亮节、不屈不挠,植物中之君子也。在古代,竹子的应用十分广泛,大到房屋建设,小到汉字的抒写材料和日常用品,这充分证实竹与古代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如此,竹文化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在这之后,“竹”与汉字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基于此,古时还有很多关于竹子的典故,现在看来,这些典故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到词语或者成语,比如“胸有成竹”。从竹文化发展以来,世人对竹子的利用价值也提高了很多。竹子是人们生活中的必备材料之一,它不仅具有欣赏价值,还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影响了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说起竹文化,自要谈一谈它与古代文人之间的关系了。竹,葱郁茂盛、青翠欲滴,乍一看,赏心悦目,令人心旷神怡,也因为其外在的形象吸引了无数文人的目光。尤其是在诗文文化盛行的年代里,竹子常被文人们拿来作为把酒言欢的对象。文人们不仅咏竹,还画竹。唐代诗人苏轼尤其喜欢用竹子作诗。我们从小背到大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便是他的佳作了。时代赋予竹子的不仅是无限的使用价值,还有其独特的精神价值。这一点,我们可以透过古代的诗词文化去品读。


一、了解古代竹文化,首先要清楚它的发展历史

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竹开始作为一种文字记载的符号存在。这就表明,在奴隶社会早期,人们就已经和竹子结下不解之缘。据推测,这个时期的竹子可能被人们拿来用作日常生活工具,比如取水的竹罐。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具体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还需要更多的考证。


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竹子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更加密切了。首先,人们对文化思想的渴求就使得大量的智者想要学习汉字文化。这个时期,竹子做成的竹简流行起来,成为汉字文化传播和继承的有效方法。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方法依然被传承了下来,尤其是《诗经》的出现使得竹开始与中国古代的诗文化结合。因此,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竹文化的发展领域从物质生活层面扩展到了精神层面。另外,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大家的思想文化的记载和传承都依赖于竹简。


虽然,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坑儒”导致大量的书籍被烧毁,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一部分珍贵典著以及思想流传了下来。接着就是竹子被用于农业,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利用杠杆提水的原理制造了竹制工具“桔”以及用竹筒提水灌溉的“高转筒车”,这两种工具的发明使得农业技术水平相比前代发展了很大一截,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并且竹子在这个时期也被用于军事竹弓射箭从原始时期到春战国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据说在周文王“筑灵台、灵沼、灵囿”所采用的材料大部分是竹子,这就表明早在周朝竹子就已经被用于皇家园林的建设了。再来就是秦始皇时期建造了规模巨大的上林苑,在后面朝代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块地域主要是供王公贵族进行涉猎活动。


说到这,竹子的使用价值明显很高了。随着世俗文化的兴起,特别是文人阶层的崛起,竹子这一普遍事物的精神特质便被挖掘出来了。从魏晋开始,文人们莫不以咏竹为乐,尤其是在诗词文化发展极其丰富的唐宋时期。


随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竹子从东汉末年开始,在文字记载方面的作用大大减小。但是竹文化的发展脚步不断加快。我们不仅可以找到大量用来描写竹子的诗词篇幅,还可以从音乐、绘画、雕刻、建筑等多方面看到竹子的踪迹。


在军事领域,从夏商时期开始的竹箭武器在宋朝时期有了革命性的变化,出现了火药箭和竹管火枪等竹制武器。文化领域那更是不可言说,首先就是音乐方面,关于竹制的乐器就包括笛、笙、箫等。绘画方面,从魏晋开始,竹画就成为一种风尚,先后有名的画家就包括吴道子、王维、宋板桥、赵孟頫、管道升等人。他们的竹画各成风格,王维的竹画讲究的是一种意境,看他的画给人一种仿佛置身于画作之中的感觉。人们常常将他的诗与画相联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生活之中,竹的使用价值也很高,竹制的器物繁多,就比如常用到的有背篓、筷子等。总之,从魏晋时期开始,竹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竹子渐渐地成为一种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结合体。


二、接下来,便来看一看,关于竹的物质文化包括哪些方面?

首先我们要简单地了解一下竹子的特性。竹子的生命力顽强、在很多地区都可以生长,所以在古代算得上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植物了。其次,竹子有不同的品种,有的竹子粗大,经过简单的加工就可以用来制作成接水工具和灌溉工具,较细的竹子,比如“黄金竹”韧性好,可以拿来随意弯曲,经过编制做成小型背篓、簸箕等器物。刚出土的竹笋可以食用,经常会被用来作为盘中餐。这样说来,竹子真可谓是一件宝物。以上是对竹子的粗浅介绍,接下来,我们将从衣食住行几个方面详细介绍竹子的具体使用价值。


素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在古代,百姓常常过食不果腹的生活。尤其在战乱的年代,人们不能稳定地耕作,逃荒成为难民。沿途之中靠着野果、野草充饥。在偶然的瞬间发现竹子可以食用之后,竹子便被做成各种口味送上餐桌。在战乱的年代,竹子确实起到了救荒的作用。据说,在先秦时期,竹子就已经成为席上珍馔。除此之外,竹子还具有药用功能。竹子性寒,在医学上,竹子全身上下每一个部位都有疗养功效,整体来说,它主要的作用还是清热化痰、凉心定惊。随着当代医学水平的提高,竹子更多的作用被发掘,它能够治疗的疾病也增多。


再来就是竹子在服饰方面的作用了。古时候,人们就发明了用竹子制作纸张的方法。这一发明启迪了人们用竹子作为原材料制作服饰的想法。秦汉时期出现了竹制布,这种布料制作的服饰不易变形、强度高、韧性不错、还能防潮,但是保暖作用就要弱一点了,所以适合人们用于夏季服饰的制作。自古岭南之地是竹子生长的圣地,竹文化在这个地区发展得很好,他们的竹制品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时不时向中央地区进贡。随着社会文化生活的普及,竹制布制作出来的东西还包括竹鞋、竹斗笠、竹伞等。这也表明在古代,竹文化的影响之深,竹子是人们生活的必备材料。


接着,就是竹子在房屋建设方面的作用了。到现在为止,我们都时常听说江南一地多竹楼,特别是云南西双版纳的竹楼,引来了无数的游客,就为一睹竹楼的“芳容”。说到这,其实在很早时期就已经有竹子应用于建筑的说法了。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草鞋山遗址中发现有用竹作建筑的材料。到了秦朝,竹子也被大面积的种植,用于建造皇室园林。在南方地区,很多地方都兴用竹子搭建房屋。一来,竹楼透风,夏季居住十分凉爽。二来,竹子的建设成本低,方便砍伐,用竹子建筑的竹楼也能够经历风吹日晒。在历史上,汉代的甘泉宫竹宫、宋代的黄冈竹楼皆享受有盛名此外,竹子也在古代被用来作为屏障。大户人家,在房屋周围种植竹子,竹子就形成一个屏障,一来,给起到了美化屋舍周围环境的作用,二来,可以防备鸡鸣狗盗之徒,真可谓是两全其美啊!


最后就是竹子在交通方面的应用。古代的桥梁、运输工具多于竹子有关。在之前我们提到过古代用竹制布制作竹鞋,这是竹子在人们“行”文化中运用的一种表现。此外,古时候水路交通时常用到竹筏,“小小竹排顺水流,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便是竹筏所到之处的景色了。我们也可以在诗句中领略到古代竹桥在交通中的运用,“有景可寻兰棹远,无幽不入竹桥横。”由此可见,竹子对古代人们的生活影响非常大。古人留下的关于竹子的物质文化也是丰富多彩,充分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精神智慧。


三、再来谈一谈竹子所代表的精神文化

就如牡丹文化一般,竹文化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也有着崇高的精神地位。尚有“岁寒三友”和“四君子”文化,竹子作为其中的代表,具体有哪些含义呢?首先,竹子的外形就有文人咏颂:“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竹子四季常青,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难免会被诗人看中。竹子一节一节地生长,在某种程度上和官职晋升有同等含义。因此,文人也会用“节节高”来形容竹子的外形和自己的仕途之路。在这一点上竹子所体现的便是持之以恒的决心、坚持、毅力等精神含义了。


再有,竹子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很好地生长,并且笔直、挺括。古代文人常常将竹子的外形与其他植物作比较,在多次的比较中,竹子潜在的精神特质便被挖掘出来。一般竹子的生长环境较寒冷,所以古人将竹、梅、松柏统称为“岁寒三友”。竹子所代表的精神意义便是由此得来。古代文人常常用竹子来写事抒情,“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这里的竹不是指不屈不挠的精神特质,诗人是借用松柏和竹子的寒来衬托自己国破家亡时的悲伤情感。总的来说,在大多数的诗篇中,“岁寒三友”所体现的便是生长在逆境、也能不屈不折的精神要领。随着文化的普及和社会生活的繁荣,人们赋予竹子的精神含义更加广泛,就包括自强不息的生命力、清雅脱俗的外在状态、顶天立地的精神思想等。


四、最后,说一说竹文化的历史意义

在古代,竹文化涉及到的领域极其广泛。甚至可以说作为一种植物,竹在古代社会的运用范围最广、价值最大。竹文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甚至比牡丹文化的影响还要广泛,影响到了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角落。


作为一种精神,竹文化启迪人们积极向上,不断拼搏,即使生于逆境也要不折不挠,面对社会烦俗,要抵得住诱惑,不作媚俗之态。因此无数仁人志士均以竹的精神作为自己奋发向上的精神食粮。直到今日,竹文化所展现的精神要领仍被学习和传颂。从古代传承下来的精神文化也被当代青年才俊们信守和坚持。


作为物质文化,竹制品种类繁多、功能齐全。每件竹制品均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朴实的生活作风,他们用生活中简简单单的材料创造出了无数的奇珍异宝。在当代看来,这些宝贝仍然具有传承作用,目前很多的农村家庭还会用到竹子编制成的器物,如簸箕、背篓、桌椅、床榻等。在某些古镇、我们还能看到更多的竹制品。特别是在南方的一些城市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别致的古楼。随着历史的发展,在古代建造的古楼和竹制品成为当代历史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每看到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竹制品,我们无不感叹古代劳动人民勤劳的双手和聪慧的头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古代流传下来的竹制品均是古代劳动人们智慧的结晶。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