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句 > 中国对联-中国对联你知多少?(五)

中国对联-中国对联你知多少?(五)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11-21 08:36:05
阅读:
最新资讯《中国对联-中国对联你知多少?(五)》主要内容是-中国对联,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续上篇,对联中的六要素:


四、节奏相应


节奏相应,是指对联语句中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节奏相应,指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应当尽可能保持一致。


如: 风和/日丽; 人杰/地灵。


这副对联是二二节奏。


说/真心话; 作/老实人。


此联是一三节奏。


五、 平仄相反(又称平仄相谐)


平仄相反,又称平仄协调。平仄相反, 指上下联相应处的字,平仄相反,一联之内要不是平仄交替(见马蹄韵)。要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即上联是平声,下联就要是仄声,反之亦然。


对音步的安排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因为,实际上并不一定要求整个音步平仄相对,能在音步位上平仄相对即可。


平仄交替,它与平仄相对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指上联或下联的句子,其自身的音步(或者说音步位)之间,平仄应交替使用。 平仄协调的要求不是绝对的,有时,为了不以律害意,个别地方出现平仄失对或平仄失替,亦可通融。在运用排比、押韵、引用等特殊修辞手法和运用成语、典故等固定句式之类的情况下,更可以适当放宽平仄方面的格律要求。


六、上下相关(又称内容相关)


上下相关,是上联下联的意思彼此互相关联,有相同,也有相反,上下联之间要浑然一体。否则,便是上下联无关


如: 反对分裂; 学习琴棋。


电影院中看电影; 图书馆里读图书。


内容风马牛不相及,只能算是对偶句。这在我们联都里也是常见的,初学最容易犯,大家要注意。 在对联的创作或赏析中,比较常见有以下几种重要的禁忌需要留意:


①.忌上重下轻 对联忌上联气盛,下联势弱。造成头重脚轻、虎头蛇尾的毛病。


例如:气凌衡岳三千丈 心托离骚廿五篇。 下联就显得弱了许多。


又如:万仞惊峰承日月; 一株柔柳伴花枝。 前句高唱,后句低吟,应当避免。


1. 无论短联还是长联,上联最后一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字必须是平声。


例如:星垂平野阔(平平平仄仄), 月涌大江流(仄仄仄平平)。


2.一般不能上联平声收尾,下联仄声收尾。联尾最后一个字若出现平声对平声或仄声对仄声,均为乱脚。是对联大忌。


例如:党恩比海深; 人心向阳红。


3. 其中的深、红同为平声,犯了乱脚的禁忌。 (幻注:对联的韵脚上仄下平,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少数对联反其道而行之,韵脚采用上平下仄,这是因为上下联在表意上前后呈现顺序的需要,以及遣词用字的限制而采用的一种变通方式。由于这样的情形在对联中极少出现,这里不再细说。所以真正的乱脚应是同平同仄。)


②.忌三平尾或三仄尾 三平尾:指的是下联末尾三个字,连续用三个平声字,也叫三平调。所以,在应用“一三五不论的定理时,要注意,有这种情况产生时,就不能一三五不论了,而是要论了”。


例如:一年春作首(仄平平仄仄), 万事公为先(仄仄平平平)。


还有的联家也忌上联末三仄尾,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尽管诗律中没有提到,但同三平尾一样(特别是音调也一样)读起来很单调,还是应当避免才好。


例如:“依法修行能入道”,若将“能”改为“可”就成了三仄尾。但“可”是三声,有时还可通融。(参加比赛当中,最好连此能避免则能避免)


(幻注:这一规矩通常只是针对短联创作的限制。韵律的本质是为了满足听觉上的审美需要,对于五言七言的对联,若后三字均为平声,在断句时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形:……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前两种的语顿均以平声收尾,违背了听觉上的审美观;后一种情形若按照意节说,还是抱着宽容的态度,偶有所见的,尤其在长联的创作中。只是连续三字平声,读起来依然让人感觉语调平淡,缺少变化,所以能避免当尽量避免。至于三仄尾,个人认为除了三种同声调的需要避免以外,其余的可以完全不必顾忌。因为仄声韵还有三调的变化,在听觉上不会产生单调的感觉,而三同声不仅在听觉上感觉单调,比如连续的三去声,语调生硬,读来拗口,所以应该尽量避免。出现三同声仄韵的概率比较小,所以不必有太多的顾忌。)


③忌孤平和孤仄


孤平句只出现在句脚是平声字的下联里。同理,孤仄句也只出现在句脚是仄声字的上联中。


关于何谓孤平、孤仄以及忌孤仄在联界一直有争论,下面引用一些老师的话,我觉得足以将本题搞清楚了:


关于“孤平”,目前大多数都赞成王力教授的定义:除句脚是平声字外,句子中只有一个平声字的,属于孤平。


王力《诗词格律》: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大蒙)


关于“孤仄”一说,是由“孤平”的概念类推出来的,忌孤平和忌孤仄应该是为了使得对联声律和xie,孤平的句子,会造成音韵不顺,当然要尽量避免(犯孤平为诗家大忌)。


孤仄的句子,因为仄声还有上去入几音,尚不显呆板。所以可以通融.(苏三)


简单明了地记着以下的这三种情况:五言七言律句犯孤平,只有三种情况: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孤平是诗律的专有名词.但在联律中,为了提倡音节交替和音律和谐,在提倡马蹄韵的论述中,借用了这一名词并衍生了相对于孤平的"孤仄"的说法.但往往会和诗律混淆而造成不少误区.在联律中确实可以放宽要求,只要音节交替,可以不避所谓的孤平孤仄之说.但要做古体的律诗或律绝,则应遵守诗律.在比赛中,因要区分优劣,当然在联意第一的前提下,符合马蹄韵的得分会更高.故弄明白诗律中孤平的规定还是必要的


. ④.忌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所谓“同位重字”,也就是同一字出现在上下联的相同位置上。若不是具备特别突出的强调作用或不具备不可替代性,则属于犯忌的类型。


例如:业流不住勿贪境; 命运相同勿恨人。


这里上下联中的“勿”即不具备特别的强调作用,也不具备不可替代性(可以用“莫”取而代之),那么就属于犯了“同位重字”的禁忌了。 但有两种“同位重字”的情形是例外的,要注意区别对待:


一是个别多少带有衬字性质的虚词,可以重复。这可视为骈句格式在对联中产生的影响而流传下来的一种表现手法。


明代学者薛暄,山西河津人,学宗程颐、朱熹,死谥文清。其故里薛文清公祠有联云:


开绝学于胡叔心、陈公甫、王阳明之前,享祀方堪从庙庑;集大成于西河氏、太史公、文中子之后,诞灵应不愧河津。


胡叔心、陈公甫和王阳明,皆明代理学家。大成,文章精华。西河氏,春秋时子夏,孔子弟子。太史公,汉司马迁。文中子,隋人王通谥号,著《中说》十篇,亦称《文中子》。三人皆河津人,且以文学著称。这副对联就重复了“于”、“之”二字


又如:漏网之鱼,世间时有;脱天之鸟,宇内尚无。


其中的“之”字,均属于这类情形。


二是个别需要特别加以强调的实词,也可以重复。 湖南岳阳楼就有这样一副: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这副对联重复了“天下”二字,不但不使人有重复之感,而且充分显示了岳阳楼的非凡气势。这种情形应视为一种积极的修辞,但不是可以随便采用的。


所谓“异位重字”,也就是不规则的异位重字,即同一字出现在上下联的不同位置。


例如:玉女飘飘如天降, 珠花滚滚似玉倾。


此联上联第一字、下联第六字同为“玉”字,属于异位重字,犯忌。


这里要注意犯忌的“异位重字”有别于一种特殊的对联表现格式——换位格。


例如:本无月缺月圆,它随顺你; 虽有花开花落,你任由它。


联中的“它”与“你”,就是异位互重,属于同字换位。 又如:一人千古; 千古一人! 这是林森先生挽孙中山先生的联,“一人”与“千古”是属于同词换位。这种类型的换位重字是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不属于犯忌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