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句 > 中干成语-马化腾裁撤10%中干背后:互联网不欢迎中年人的仨逻辑和仨结局

中干成语-马化腾裁撤10%中干背后:互联网不欢迎中年人的仨逻辑和仨结局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11-23 00:16:08
阅读:
最新资讯《中干成语-马化腾裁撤10%中干背后:互联网不欢迎中年人的仨逻辑和仨结局》主要内容是-中干成语,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最近一则消息刷屏,腾讯裁撤10%的中层干部。那些忧伤的中年人又成为了互联网圈子里的一个热门话题。


再早一些时间,51岁的创业者王学宗花了10万块参加了一个培训营,认识了金沙江创投的金牌投资人朱啸虎,王学宗准备给对方讲创业方案的时候,朱啸虎原本可以听完方案指出问题,但他没有。他在酒局上大喇喇的直接拒绝说:我只投80后、90后。


年龄是互联网圈子里绕不开的话题。20几岁还是小透明,但如果你没能跑出来做到主管位置,到了30几岁危机感会迅速到来。每一轮公司的调整优化,都会胆战心惊(华为工作到45岁就会要求退休,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那些到了中层的中年人,也同样免不了被调整。这一波腾讯裁撤10%的中层干部,就是一个警示。


互联网公司更喜欢年轻人,无论在中国还是硅谷,都差不多。


裁撤是既成事实,创新Insights想要简要的分析一下互联网不喜欢中年人的三种逻辑和三个结局。


逻辑1、招人招多了

大多数互联网企业的创业者,对于管理或者业务发展缺乏有效的节奏控制。往往在融资以后或者市场看起来不错的时候,大幅度的招募人手。一旦有风吹草动,裁员是难免的。这时,中年人往往首当其中——他们位置往往比较高,薪水也比较高,而且公司业务没能达到应有的预期,他们也难逃其咎。


招人是最重要也是最慎重的事。据说马云招募前几百个人的时候,都是亲自面试的。现在很多企业招人一次性的几百人几千人招进来,说没有问题,是不可能的。


当然,更多的企业,是在招聘的时候就锁定了年龄限制。年龄30岁以下,35岁以下,很多已经是硬杠杠。


这个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所托非人。如果一个企业特别红,你进去的又特别容易,连一些专业的问题都没有问你,那么你或许应该担心这一点。


逻辑2、人到中年,一成不变混日子

李嘉诚已经91岁了,他头脑清醒耳聪目明,思维超越几乎所有人。还有巴菲特、芒格,都是耄耋高龄,如果他们想找工作,全世界都想聘用他们。但是很多中年人是自己不争气。我身边就有一位,年仅35岁,一天无所事事混日子,仰仗公司没有辞退人的文化,死活赖着不走也不做事。当然看起来好像赚便宜了,但其实一辈子就这样毁了。


当然,还有一部分大企业的聪明人,打着BAT中层的旗号出来创业,捞一笔再说。


混日子不是中年人的专利。只是互联网企业中,中年人往往是跟着企业长大的,所以自觉更有资格,往往就变成了混混一族。公司必须通过这样的方式,激活这些人的危机感。


逻辑3、企业管理粗放,专业知识不重要

越是专业度高,越是精细化运营的企业,对于人才的标准也就越高,也越需要资深的专业人士。


但如果公司是轻资产的,是灵活求变的,那么专业人士就不重要。如果专业人士不重要,自然而然的,大家就不会需要“大龄青年”。


如果是专业岗,知识越多能力越久越值钱。如果这个岗位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呢?那就越年轻越好。以记者为例,如果一个媒体只是抓点流量新闻,那么有能力的深度记者就显得没有价值,而且成本还高。如果到了一个精细化竞争的地方,大家都需要精细化的管理,也需要能力资深的媒体人,这时才会尊重。任何一个传统的专业行业,都需要专家级的人才。


现在,很多企业就是拼应变速度,拼工作激情,拼996,这个时候,中年人自然而然的应对乏力。但未来,精细化运作的互联网也需要专家级的管理人才、专家级的技术人才。优秀的人才仍然非常要紧。


例如,苹果有非常系统化的研究,非常复杂的全球供应链,我们可以想见:一旦资深人士离职,可能的后果。那么核心问题就不是中年人,而是企业中是否需要精细化的运营,是否需要更加专业的服务。


实际上,上述三种情况普遍存在,而且可能交织存在于一个企业里。很多时候,中国的专业其实并没有特别大的用武之地。因为员工成本远低于硅谷,所以企业对于精细化运营没有刻骨的需求,往往觉得用人力来代替算力是划算的。这导致真正创新、专家型的业务骨干没有用武之地。想要更高发展,就往往要业务岗转管理岗。我们很少有那种白发苍苍的大牛业务专家——现存的企业制度也并不鼓励更高精尖的深度研究。


因为缺乏深度的竞争力,以及逻辑精准自洽的管理系统,为了应变,最好的办法是不断调整架构,通过业务方向聚焦当下热点来推动公司向前走。而此时,中年人成为了阻碍:知识是可以推进和迭代的,但经验不是。部分不再具有学习能力,或者离开业务线做管理的人,遇到了最大的挑战。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华为健康曾做一个调查:阿里巴巴32.2岁,华为30.1岁,百度29.2岁,腾讯28.9岁。


再来看看美国的情况。2016年的一个排名显示:惠普39岁,甲骨文38岁,IBM38岁,戴尔37岁思科35岁,英特尔34岁,微软33岁,Adobe33岁,eBay32岁,雅虎31岁,特斯拉31岁,苹果31岁,亚马逊31岁,谷歌30岁,LinkedIn29岁,Facebook28岁。


我们会发现,同样是巨头级的企业,最年轻并不完全是企业的标签。而且这些企业的领导人们往往都是60后、70后们,甚至更早的前辈。扎克伯格当然更年轻,而且他从事的也是全新的业务——一般而言,全新的创造,更适合没有经验侵蚀的年轻人。


经验和知识是能力的一体两面,能够不断学习的,就有无限的前程,即便如巴菲特、李嘉诚也仍然有领先世界的创新和判断;失去学习能力,就剩下经验的,就只能坐等被淘汰。


你现在处于哪个阶段呢?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