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句 > 子曰诗云-《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子曰诗云-《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2-12 15:29:39
阅读:
生逢战乱,仍然勤学不止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县)东郭宅一个中小官僚家庭,祖父白湟时任巩县令,父亲白季庚任宋州司户参军。


白居易出生地遗迹


大历十年(775),割据军阀田承嗣悍然引兵攻陷相州(今河南安阳市),引发各藩镇之间持续数年的大战。建中三年(782),白居易10岁时,白季庚把家人送往宿州符离(今属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躲避战乱。然而第二年,黄河和淮河之间战乱又起,白季庚不得不让家人南迁,逃难来到了越中(今浙江绍兴一带)。


宿州古城示意图


白家是诗书世家,从白居易的先祖到他的父亲,都以读书为本,精通子曰诗云,因学识出众而走上仕途。在这样的家风影响下,白居易刚会说话,母亲就开始教他读书识字了。白居易很聪明,一教就会,一学就通。更重要的是他还十分刻苦,白天写赋,晚上读经,中间还要学诗,没有一丝懈怠。吟诵朗朗,读到嘴唇上、舌头上都生了疮;写字沙沙,写到胳膊肘上、手心里都长了老茧。夸张的是,年纪轻轻,头上就生出了白发。经过如此刻苦的学习,八九岁的白居易就基本读完了历朝历代的名人大作,十多岁就已精通了诗歌的音韵,吟诗作赋,立意新颖,文采生辉。


影视剧中的青年白居易形象


送别朋友,写下成名诗作

贞元三年(787)暮春的一天,十五岁的白居易送别好友。二人并肩而行,路两旁是成片的野草,向远处蔓延,掩盖住了伸向远方的弯弯曲曲的古道,草地尽头连接着一座荒城,那是朋友要去的方向。


朋友说:"乐天,还记得去年冬天的情形吗?我们到这儿来玩,到处都是荒草,后来不知怎么回事,起了野火,草都被烧光了。可你看现在,草又长出来了,又浓又密。"


"是啊,野草就是这样,即使叶子被烧光了,根却深深地扎在地下,一旦大地回春,马上便铺天盖地地冒出新芽。"白居易感慨道。


后来,白居易要写一首应考习作,想起当时送别的情景,就按科场考试规矩,执笔写下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这首诗通过对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但白居易没有就离别写离别,而是着眼于野草的生命力,展现生命的顽强,传达再生的欢乐,写成了一曲生命的颂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火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烧掉,却烧不去它深埋在地下的根,待到来年春风化雨的时候,遍地又是绿色的生命。


拜访顾况,得到名家勉励

写完这首诗,白居易将自己以往的诗作整理成册,做了一个手抄本,然后辞别家人,前去长安拜访名人,想请他们对自己的诗作进行指点。


影视剧中的白居易形象


著名诗人顾况当时任著作郎,掌管编纂国史以及为朝廷起草文告诏令,求教他的人很多,家门口时常车水马龙。顾况自视甚高,一般诗人的作品很少能入他的法眼。那天傍晚,就要掌灯开饭了,书僮递上了一本诗集,封面署的是"白居易"三个字。


顾况画像


接待了一天客人的顾况有些疲惫,但瞥见"白居易"三字,禁不住哈哈大笑:"好大的口气!要知道,长安现在米价很高,想居住下来不容易!"说完,便漫不经心地浏览起诗稿。打开扉页,第一首就是《赋得古原草送别》,当他看到颔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眼睛蓦然一亮。他一手捻着胡须,一手紧握着诗稿,细细地品味起来,并不时颔首称赞。最后,他对书僮道:"能写出如此好句,在长安居住下来,有什么难的呢?我之前说的话只是开开玩笑罢了。"书僮告诉顾况,作者是徐州白季庚大人的公子,年方弱冠。顾况更加惊奇,一个少年能有如此识见和笔力,真是天才啊!于是立即请白居易进来,给予殷殷勉励和谆谆教诲。


此后,顾况逢人便讲白居易,京城人都知道了那个写"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越中少年。


"高考移民",参加宣州乡贡

唐代科举考试与现在的高考大同小异,必须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否则就是"冒籍"。考生主要有两种:各地学馆的学生叫"生徒",相当于现在的应届生,经学馆考试合格,可以直接送尚书省参加考试;不在学馆的考生叫"乡贡",相当于现在的社会考生,州县考核合格,再推举到尚书省参加考试。白居易就属于社会考生。


贡院放榜图


贞元十年(794),65岁的白季庚病死在襄阳官舍里。白居易扶老父亲灵柩回符离安葬,并为之守丧三年。贞元十四年(798),守丧期满,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了。


白居易"流浪"过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户籍是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市临渭区),在郑州新郑出生,在徐州和宿州度过童年时光,在越州避难,随父亲走过衢州、襄州,连他自己都弄不清是哪里人了。贞元十五年(799),白居易做了一回"高考移民",跑到宣州参加推举考试,赢得了宣歙观察使崔衍的赏识,被推举去长安参加进士考试。


白居易形象


金榜题名,十七人中我最年少

次年二月,白居易满怀希望地踏上了"国考"之路。这届进士考试由中书舍人高郢主持,试题是《性习相近远赋》和《玉水记方流诗》,白居易以优异的成绩高中皇榜第四,同时及第的还有郑愈、崔玄亮、杜文颖等17人。白居易虽然已经28岁了,却是17人中最年轻的一个。得意之下,跑到大雁塔下,将自己的名字题于墙壁之上。


西安大雁塔


考中进士,只是"笔试"过关,吏部还有一次类似现代研究生招生面试的"选试",方能授予官职。白居易回到家乡,继续埋头苦读。贞元十八年(802)冬,他再次来到长安,参加了吏部侍郎郑瑜主持的拔萃科选试。考试结果让白居易更加开怀,他名列甲等,而跟他同科考试的天才少年元稹仅名列四等。


白居易与元稹


第二年春,白居易和元稹都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这是一个九品小官,负责管理"邦国经籍图书"。在同一岗位上工作,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成为至死不渝的好友。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