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句 > 着急的成语-从1991年版的经典相声《着急》看2019年版的“教育焦虑”

着急的成语-从1991年版的经典相声《着急》看2019年版的“教育焦虑”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2-20 23:59:24
阅读:

“孩子要上幼儿园,可是公办太挤民办太贵”“下班比上班累,周末比工作日累”“本科学历的自己教不了初中课程的孩子”“同事家的孩子初三就学完《新概念英语》3了,自己家孩子的英语最多80分”“朋友家的孩子准备高中毕业到新西兰留学,我也想送孩子去可哪里去凑每年40万的学费?”……一系列的不敢直视又无法回避的问题让“维特”直接从青春期进入更年期,少年版的烦恼刚刚消退,中年版的烦恼纷至沓来,催生了家长群体中日益蔓延的“教育焦虑”。


在1991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姜昆和唐杰忠表演了经典相声《着急》,通过主人公“老急”(本名老纪)之口,生动地描述和讽刺了生活中让人焦虑的大事小情、众生百相,与其说《着急》是“语言”节目,不如说是“预言”和“寓言”更为贴切。其中关于孩子教育的部分也很精彩,节选中小学部分的台词如下:


将近三十年过去了,“教育忧虑”依然存在,涉及范围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教育公平、择校分班、校园安全、手机成瘾、专业选择、“软技能”培养、心理健康、出国留学等诸多方面,而且焦虑指数也有明显的提升。


家长版“成长的烦恼

根据《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2018)》显示,中国家长整体处于“比较焦虑”状态(焦虑指数67),“高度教育焦虑”的家长占68%,“幼儿和小学阶段”是焦虑指数最高的学段;“学习成绩”是焦虑指数最高的话题。


相比1991年的《着急》的内容,除了原有的教育公平、青春期教育和学区房之外,目前新增的“焦虑点”有校园安全(90%关注度)、教育支出(85%关注度)、课外辅导(85%关注度)、手机成瘾(83%关注度)、超纲教学(40%关注度)、隔辈教育(关注度40%)、低龄留学(35%关注度)等七大方面,而“老三样”教育公平、青春期教育和学区房依然保持85%以上的高关注度。另外,二胎教育、线上辅导、“家庭—职场”平衡、“继续教育—就业”选择等话题也占了20%左右的平均关注度。


这“十大话题”和“三小话题”几乎在同一时期集中爆发,极易让本来在工作中饱受压力的中年家长滋生“中年维特之烦恼”,而且这些烦恼有着强大的社会背景和现实基础的,凭一己之力在短时期内很难化解,而且还有蔓延、发酵和爆发的趋势,尤其处于“上有老,下有小”家庭支柱的人生阶段,很容易和职场压力、家庭重担、人际关系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家长版的“成长的烦恼”。


教育忧虑的根源

对于“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误读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句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也是被误读最深的教育口号。这个口号(尚不能称之为教育理念)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专家团在考察西方的早期教育之后提出的,对这句话也进行过多次解读和还原:


这绝不是指让孩子早些认字、背诗、读英语,而是父母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温暖的、健康的、互动的环境。


但是无论这句话的本意如何,在流传过程中由于缺乏语境和明确阐述,被不同角色的人以不同形式解读,尤其是在六个家长围绕一个孩子的“独生子女时代”,家长对孩子寄托过多过重的希望,加之对于专家理论的过分倚重,导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传播过程中引发了“教育忧虑”,并且在家长群体中迅速蔓延,以致于有关部门、媒体和专家多次呼吁“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起跑线输赢不重要”,但是引导作用和消除作用都收效甚微,时至今日依然有20%左右的家长甚至教育者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奉为圭臬。


培训机构制造“教育忧虑”


招生数量和教学质量是培训机构发展的两条腿,但是部分培训机构一味注重招生数量,特意制造和传导教育焦虑,故意曲解并传播“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编造成功案例和反面教材,运用倒计时和“饥饿销售”,刺激和加剧家长和孩子的教育焦虑。


来自社会各方的“学历压制”


在大多数的社会招聘中,全日制本科学历是最低标准,仅仅让应聘者具备海选资格,而大中专院校、技师学院、技术学校等毕业生直接被“一票否决”,连门槛都进不去,这种用人环境剥夺了本科以下的毕业生的职业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即使以本科学历的身份通过海选,某些用人单位声明非985、211院校毕业生不予考虑,即使985或211院校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还要看“出身”,如果本科阶段的院校不是985或211,也被纳入“鄙视链”之中。原先批评“唯学历论”,现在“唯学历论”非但没有消除,又增加了“学历出身论”。


有一个生动的案例很说明问题,2012年哈尔滨市环卫系统发布了一则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员工公告,招聘计划中有457个职位,其中120名清洁员。招聘硬性条件条件之一是“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报名情况非常火爆,不得不延长一天,成功报名7186人,报考者大专学历近60%,本科学历40%,其中有29名硕士研究生。这次招聘也引发了“是否浪费人才””双匹配”的大讨论,不论争论结果如何,都加剧了学历教育和就业形势方面的教育焦虑。


家长之间的盲目攀比


家长经常教育孩子不要和其他孩子攀比,但是家长自身却有意无意地和其他家长攀比,攀比的对象自然是自己的孩子。你的孩子学钢琴,我的孩子也要学,还要增加萨克斯;你的孩子学舞蹈,我的孩子也要学,而且还要学主持;你的孩子有发明专利,我就是买专利也要让孩子有一个……至于孩子是否有天赋,是否有兴趣,那是另外一回事,至少不能让孩子被“比下去”。这种“没头脑”的攀比势必会造成自己和孩子的“不高兴”。这也是被教育学家诟病但是深受教育机构欢迎的“剧场效应”。


电影院里观众都在聚精会神看电影,虽然座无虚席但是秩序井然。突然最前排的人觉得看不清,于是站起来看电影,后面一排接一排的观众为了看见荧幕不得不也站起来。最后整个电影院的人都只能站着看电影。


教育焦虑的危害和化解

教育焦虑如不能及时化解,会不断聚积和发酵,不仅对家长的心理和行为造成负面影响和反向引导,而且会直接传导到孩子身上。孩子本身的学习压力、自身预期以及心理波动使得心理承受的接近阈值,如果家长(包括老师)传递过多的教育焦虑,多重压力下很可能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产生和爆发,最直接的后果是孩子的“抑郁”,虽然“抑郁”不等于“抑郁症”,但是长期的抑郁成为抑郁症的直接诱因。


我一直寄希望于家长开窍。如果你是一个为孩子的前途着想的家长,你是一个不急功近利的家长,那你就应该学习这些最新的科学教育知识,来保护你的孩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是一场持久战和拉锯战,而且需要多方的教育合力。从顶层设计上说,最根本的是改革应试教育体制,包括对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改革中考、高考的评价方式,提升中小学公共教育服务等等,这些举措的制定和执行是最有效也是最谨慎的,也就意味着是最缓慢的。当然对于家长、老师和孩子来说,调整自身定位、心态和方向是最直接也是见效最快的。


有一句话大家很熟悉,“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但是真正成为称职教师的家长并不多,遑论“优秀教师”。很多“家长教师”的资格证仅仅是结婚证和准生证(有的甚至连这两个证件也没有),因此离“称职”乃至“优秀”教师的标准还很远,但是很多“家长教师”却不愿补上“教育学”这门课,更不用说继续教育了。


中国的家长在教育投入上是很重视也很慷慨的,加拿大、美国、德国等教育发达国家中,教育支出在家庭收入中占8-12%,而中国家庭的教育支出比例高达40%。很多家长愿意花费3000元给孩子报补习班,愿意花费每节课300元给孩子“一对一”辅导课,但是面对一本定价30元的教育理论书,却感觉“有点儿贵,不如从网上看”“太高深,不想读”“没时间,买了也读不完”。诚然,工作任务多、生活琐事多、人际交往多都是事实,自由时间少也是事实,但是说到底是对于“自身提升”不重视,读书成了一种奢侈,而静心阅读一本教育专业书,更是”奢侈+挑战”。更多的是用碎片时间在电脑中、在手机上查询自己所需的知识,在方便、快捷的同时,也面临系统性、权威性、科学性等方面的良莠不齐,掺杂了假冒伪劣信息对家长的专业知识和甄别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因此,很多盲听盲信的家长非但“淘”不到有价值的信息,反而在鱼龙混杂的信息中花了眼、乱了心。有的软文本身就是特意催生和催化“教育忧虑”,诱导家长购买课程或报学习班,因此中了心黑机构的圈套。


与在经济方面的大金额投入相比,家长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是相对匮乏的。和老师主动交流学习情况的家长不到20%,除了统一组织的家长会之外,大多数家长是被动与老师交流的,比如接到老师通知到校“协助教育”(俗称“请家长”),还有部分家长和老师的交流是“蜻蜓点水式”的,比如在班级群中@老师,“某某同学最近怎么样啊?希望多多关照。”这样的交流场合中,老师是简短的回答“最近表现不错/还可以”“上课不太专心,希望家长一起教育”,至于在校和在家的具体表现、原因分析、应对措施等,是无法在这种交流环境中实现的。


最后,以大家非常熟悉的童话故事结束本文,故事虽然很简单但是寓意很深刻,故事的名字是《咕咚来了》。


如果有足够的教育专业知识,如果有足够的剖析问题的能力,如果有足够的守住初心的定力,无论自己亲耳听到“咕咚”,还是大家奔跑着呼喊“咕咚来了”,都不会受到“剧场效应”和“羊群效应”的误导,都不会盲听盲信产生教育焦虑。童话世界中如此,现实世界中亦然。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