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句 > 尊老爱幼的名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尊老爱幼的名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1-09 09:04:32
阅读: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刘余莉品读《群书治要》


群书治要360》讲座第68集05全文1746字,阅读需5分钟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这句话出自《群书治要》卷九《论语》。


这个『卫君』就是指卫灵公的孙子出公辄。这个话是有一段典故的,在孔子的时候,鲁国的南边就是卫国,也就是在现在的山东、河南一带。鲁国和卫国挨得很近,两国来往很便利,所以孔子的很多弟子也都在卫国做官。卫灵公有两个儿子,一个叫蒯聩,一位叫郢,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


据《左传》记载,蒯聩在鲁定公十四年,因为羞耻他的母亲南子淫乱,涉嫌想杀南子,后来他就出逃奔往宋国。到了鲁哀公二年的春天,卫灵公病重的时候,就想立公子郢为太子,但是郢拒绝接受。为什么?因为家有长子,当时蒯聩虽然出外,外出在宋国,但是毕竟他还活着,所以郢就不愿意被立为太子。在这一年的夏天,卫灵公过世了,南子就再次命公子郢继位,郢又坚决推辞。


为什么?因为当时还有蒯聩的儿子辄在。于是辄就被立为卫君,卫国的国君。同一年的六月份,蒯聩在晋国赵鞅的帮助下返回到卫国的戚邑,从此以后蒯聩一直居住在戚这个地方。到了鲁哀公十五年冬天,蒯聩与浑良夫等人潜入卫家,挟持孔悝,强迫与他结盟,这样蒯聩就取得了君位,并且立为庄公。在鲁哀公十六年春天,蒯聩的儿子辄出奔,所以也把他称为出公辄。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鲁哀公六年从楚国返回到卫国,当时卫国,也就是这个卫君辄,就是这个出公辄四年,当时孔子的弟子高柴、子路等等都在卫国做官。在孔子返回到卫国的第二年,卫君就想请孔子帮他去办理政治,所以下文就举,说了这句话,『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这个记载在《孔子世家》里。


子路就问:“卫君等着夫子去辅助他治国,您若到卫国为政,现在的卫国政治混乱,人民也不服,您要去办理政治,要从哪里做起?您首先要办什么事?”


孔子回答说:『必也,正名乎!』也就是说,孔子去还是不去还不一定,他是有条件才去。“正名”的意思,根据马融的注解:“正百事之名”,万物都有名,正名就是要使名实相符。孔子就说:“先要把卫国的名分定住”。有一些注解就认为,孔子的意思是说,要从在上的领袖开始正名,也就是说要先确定究竟谁应该为国君。至于孔子是不是这个意思,我们现在也很难考证了,但是他讲的这一番道理却是可以恒常应用的。下面就是孔子为子路解释正名的道理:


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名不正,就是名与事实不相符合,言语错误,不能顺理成章。名要是不正,办不了政治。为什么?要办政治当然要下命令,如果说出来的言语都不能够按规矩、道理来说,说出来的话也不符合礼,这个事就办不成,这个事是指普通的事。所以言不顺,则办事不能成功。就是办普通的事都办不成,更何况推行礼乐教化这么重要的大事?


所以下面说:『事不成,则礼乐不兴』。治国必须是以礼乐来教化。所以中国从汉代开始一直到清朝,都是以礼治天下。《孝经》上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这个礼乐是国家的大事,它是关乎全民的安危、国家的安稳。礼规范人的行为,乐调和人的内心;礼让人讲秩序,而乐给人讲和谐。如果礼乐教育办得好,不需要司法、刑罚、监狱、警察,都可以路不拾遗。


比如说孔老夫子在做中都宰的时候,他刚接手中都的时候,中都是一幅破败的景象:游民多、乞丐多、盗贼多,而且社会风气也很败坏,富人骄奢淫逸,女人也都是失节。孔子担任中都宰之后,推行礼乐教化,让大家都学习礼,凡是饮食起居都有礼的要求,所以他还制定了很多养生送死的礼节,让大家的每一天言行举止都有礼的要求。他还对原有的书吏、差役进行教育,还以仁德教民,改善社会风气。他还设立乡校,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道德讲堂,乡间的学校,这个乡间的学校就是给人以礼义仪、道德的教化,让他们从少年开始就能够入乡校读书。此外还提倡节俭,革除奢侈的恶习。


所以这个礼就是从根本上提起一个人的感恩心、同情心、恭敬心、廉耻心。如果大家都能够符合礼,这个社会自自然然就会井井有条。所以礼乐的教化不可思议。这个礼和法相比有什么优点?后面我们会讲到,它不仅仅规范了一个人的行为,而且还引导人们培养出一定的道德情感,它是潜移默化地的培养了人的恭敬心、感恩心、同情心等等。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