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句 > 曾仕强名言-《周易》——中国式管理智慧的根本

曾仕强名言-《周易》——中国式管理智慧的根本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9-05 13:53:47
阅读:
最新资讯《曾仕强名言-《周易》——中国式管理智慧的根本》主要内容是数千年来,它雄踞《六经》之首,“三玄之冠”,被称为“大道之源”、“宇宙图式”。《周易》之名中的“周”一般认为是指“周代”,也有的说是“周普”之意,即变化的普遍性。-曾仕强名言,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文献,是种种思想之源。数千年来,它雄踞《六经》之首,“三玄之冠”,被称为“大道之源”、“宇宙图式”。


《周易》又称《易》,汉代经学家产生后尊称为《易经》。《周易》之名中的“周”一般认为是指“周代”,也有的说是“周普”之意,即变化的普遍性。“易”一般有“简易”、“变易”、“不易”三种解释,第一种是简单、容易的意思,第二种是转化、改变的意思,第三种是不变的意思。多数人认为,《周易》是成书于周代的讲“变易”的书,反映了从西周到东周时代人们的抽象思维所达到的水平,对中国人的思维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周易》包括《周易古经》、《周易大传》两部分。


《周易古经》(即《易经》),分上下篇,上经三十卦,各卦代表日、月、阴、阳、火、水等自然界的关系,是讲天道;下经三十四卦,各卦代表男女有别,是讲人道。其中最基本的东西是“阴”、“阳”两个符号,“—”是阳,“”是阴。由这两个符号连叠三层,组成八卦:乾、坤、坎、震、巽、离、艮、兑。这八个卦互相重叠,组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中,每卦六爻,从下往上数,第一爻为初爻,依次为“二”、“三”、“四”、“五”爻,最上一爻为上爻。每卦有卦辞,每爻有爻辞,卦辞和爻辞构成《周易》“经”的部分。《周易古经》成书于殷周之际,为我国最早的古代文献之一。


《周易大传》(即《易传》),是关于卦辞和爻辞的注释和论述,内容包括《彖上》、《彖下》、《象上》、《象下》、《系辞上》、《系辞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十篇。这十篇又称为“十翼”,是“经”的羽翼,传说为孔子所著。《彖》上下篇解释六十四卦的卦辞,对各卦的内容也有所涉及;《象》上下篇,大象解释卦名和卦的寓意,不涉及卦的内容,小象解释爻辞的寓意;《系辞》上下篇总述《周易》的概况,指明《周易》从何而来,对宇宙的生成和一些象数原则进行了阐释;《文言》集中解释乾、坤二卦的卦辞和爻辞;《说卦》集中讲述八卦的性质;《序卦》说明六十四卦排列的顺序及其意义;《杂卦》解说六十四卦的卦义,不依照六十四卦的顺序,而是错杂地进行解释。


《周易》本为占筮之书,是为了适应人们当时生存的需要,对变化着的外部环境做出估计和预测。卜筮作为预测吉凶祸福的一种方式,包含着先民力图根据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来调整自己行为的可贵努力与探索。《易经》就是这种努力与探索的精神积淀,其中蕴涵着管理思想的最初萌芽。 《周易》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珍贵文献,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对它的评价自古没有统一的一家之言,有人视其为纯粹的卜卦之书;有人视其为奇特的哲学专著;有人视其为灵谶符号,无哲理可言;有人认为占筮与《周易》无缘,要弄清《周易》,就必须首先摒弃占筮之说。综合种种观点,《周易》可谓是一部奇书,是世界上惟一由符号和文字组成的神秘典籍。它记载了我国古代社会的珍贵史料,并且具有独特的文学性,是我国最为久远、最富有神奇趣味、内涵广博而又古奥难解的古籍之一。


《周易》是东方哲学最古老的一部经典。长期以来,它被认为囊括了天、地、人的一切知识,是古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自然科学的总汇。其中,体现在乾坤八卦、阴阳五行中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为中国传统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活跃的机制和动力。它的象数思维使中国人形成了重感性形象而轻抽象本质的重实践、重主体的思维特征;阴阳变易法则为中国人重循环变易而轻创新求异的变易性特征找到了源头;保合太和境界体现了中国人求和谐重整体的大一统思想;而它作为占筮之书的主要职能更是为中国人忧患意识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周易》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重大的、深层次的影响,它决定了中华传统文化初始的面貌、特性和走向,反映了当时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审美意识以及风俗习惯。


现今,《周易》的注本主要有高亨的《周易古经今注》、李镜池的《周易通义》、闻一多的《周易义证类纂》等。


《周易》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欧洲心理学家荣格说:“如果人类世界有智慧可言,那么中国的《周易》应该是惟一的智慧宝典。我们在科学方面所得到的定律,十有八九都是短命的,只有《周易》沿用数千年,迄今仍有价值。”


《周易》是中国哲学的源头,凝聚了中国文化在漫长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和人生规律价值探索的经验成果。易道的核心就是把对世界的认知和自身的价值,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密切结合。它包含着许多具体的经营策略,涉及现代管理者们关注的诸多问题。


第一,常道与变通的宇宙法则


司马迁阐述《六经》时指出:“《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周易大传》诠释《周易古经》,系统地阐述易理,将变的哲学推到极点。它不仅注意到变化的普遍性,而且揭示了变化具有规律性。


《周易》将阴阳范畴引入易理系统,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矛盾纳入易理系统:男女、夫妇、君臣、君子小人、否泰、盈谦、恒革、离合、损益、屈伸、治乱、安危、存亡等,并阐述其间的对立转化。其中的卦象和爻辞寄寓着无穷的变化之道。


“物极必反”、“反复其道”、“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周易》揭示的变化规律。《周易》的哲学思想主要讲变化,其规律既可以从每一卦内部六爻的运转变通来说明,也可以从六十四卦周期性运转来说明。每一卦的内部蕴涵着循循环、新旧交替的深意。


六十四卦作为对世界万象的反映,也形成一个诠释圆圈,其周期性运转的规律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封闭的系统。这个系统既包罗宇宙万象的运动规律,又落脚于象数自身的运作法则。


其中一些思想含有创新、进步的意味,如“物极必反”。《系辞上》说:“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整个宇宙是生生不息的,“革故鼎新”、“变化日新”、“与时偕行”,体现了《周易》的变化和进取精神。 《周易》强调微变、渐变、相时而变,“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提倡顺时而动,应该适应环境的需要,适应事态实际发展的需要。 宇宙间的一切变化来自事物的内部矛盾运动,即阴阳矛盾的相摩、相交、相感。《系辞上》中说:“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系辞下》中说,“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变化的特点就是刚柔相推,阴阳相交。


万事万物永远处于变化中,这就是企企业的生存环境。因此,企业的变革、产品的创新是一个企业家自觉自发的活动。哪个企业家能够敏锐地洞察到应该变革时,就立即采取相应的、正确的措施实行改革、进行创新,那他就是成功者,就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


宇宙万物都在变易,但是变的当中,有个不变的法则,即自然界存在一定的轨道、一定的限度,管理者掌握变易必循的轨道和必守的限度,预测未来的变化,寻求合乎情境的措施,这样才能够做到随机应变。


第二,趋吉避害的忧患意识 人类的基本要求,是趋吉避害以求生存。作为一部占筮之书,《周易》的主要职能就是防患于未然。《系辞下》中说:“《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可见,《周易》的目的就是让人们防患于未然,化险为夷,趋吉避凶。忧患意识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永久性命题,其根源就在于此。


在《周易》看来,防患于未然的关键在于个人主观上的道德修养。《乾》卦九三爻辞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思是,君子白天进德修业,晚上反省忧虑,就不会有什么灾害降临到自自己身上。只要自己修德谨慎,就能防患于未然。管理者必须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心正意诚,做决策才能准确,真正做到趋吉避害。


防患于未然实际可行的、能操作的具体技巧就是“早辩”。《坤·文言》卦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任何突发情况都是由微小的量变积累而成的,所以只有及早察觉,“早辩”,才能免于祸患。


比尔·盖茨有句名言:“微软距离倒闭永远只有14天。”世界上一切都在变,只有变是不变的。当今社会,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任何企业都面临这样的困境:虽然今天可能有着独家经营的优势,但很快就会有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更先进的设备出现。因此,对于所有的企业管理者来说,绷紧每一根神经,树立忧患意识,高瞻远瞩,瞄准市场,把握好前进的方向是其必备的素质,应该以“变是惟一的不变”的真理来不断鞭策自己。


第三,加强道德修养以获天佑


注重领导者的品质修养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基本特点。从《周易》开始,中中国古代思想家就为人们设计出理想的人格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天人合一的主客观念、刚健有为的积极态度、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仁义礼智的道德修养、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自我节制的调节能力、光明磊落的宽广胸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刚柔并济的处世策略等。


《周易》从汉代就被尊为《五经》之首,为中国思想体系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为领导者提供了一套全面、完整的管理谋略,如天人合一主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刚健有为是处理各种关系的总原则,仁义礼智主要解决人际关系。《周易》描绘的是君子、圣人共同的理想人格,也是今天管理者的人格基础。


领导者身处组织体系的高层,肩负着组织发展的重大使命,自己的一言一行有可能关系着组织的生死存亡,因此,领导人必须加强自我修养,以身作则,不断修炼自己,增加个人魅力,从而赢得人心,更赢得成功。



《周易》中的管理智慧


原典:有一个好的终结。 原典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坤卦》


[译文]坤象征大地,君子应效法大地,胸怀宽广,包容万物。


原典 :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周易·蒙卦》


[译文]启发蒙昧的人,适宜用刑罚,使他得到警戒,摆脱牢狱之灾,如果不这样,必然有灾祸。


原典 :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周易·谦辞》


[译文]恭顺而又谦退的君子被用来做大事是吉利的。


原典: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周易·家人卦》


[译文]君子应该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说话要有根据和内容,行动要有准则和规矩,而且能够守恒不变。


原典: “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尸”,使不当也。 ——《周易·师卦》


[译文]“委任有德长者统率军队战无不胜”,表明以中道行事,行为有法度,必然获胜;“委任无德小人将运送战死者的尸体,大败而归”,说明用人不当,必招致大败,将自食恶果。


原典: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周易·节卦》


[译文]大地上汇集了很多水,而上天还在下雨,但上天是有节度的,会停止的。君子应该知道天象的变化,懂得阴晴雨雪的交替是天的节度。因此,君子应当效法节卦的义理,制定典章制度和必要的礼仪法度来作为行事的准则,以此节制人们的行为,之后才可以议论美德。


原典: 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 ——《周易·既济卦》


[译文]君子应有远大的目光,在事情成功之后,就要考虑将来可能出现的种种弊端,防患于未然,采取预防措施。


原典: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周易·系辞上》


[译文]有仁德的人看到仁的方面就认为是仁,聪明的人看到智的方面就认为是智,普通人不足以察觉到,天天与道打交道而不知晓,所以君子之道能涵盖万物,为万物之根本,而知道的人却很少。


原典 :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 ——《周易·系辞上》


[译文]通达其变化,就可以成就天下万物的道理;极尽其变数,就可以推究天下万物的卦象。


原典: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周易·系辞上》


[译文]天地间万事万物动极必静,静极必动,动静有一定的常态。因此,阳刚阴柔,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道理也就由此可知了。


原典: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周易·系辞上》


[译文]天下人各以其道而以类相聚,物各以其群而以类相分,同于君子同于善的事类则吉,同于小人同于恶的事类则凶。


原典: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周易·系辞下》


[译文]善行不积累,就不足以成名于天下;罪恶不累积,不足以自灭其身。小人做事,以为做出小的善事不会得到什么好处,便索性不去做了,以为做一些小的坏事不伤大体,便不改过,因此日积月累,罪恶便盈满天下,以至发展到无法掩盖和不可解救的地步。


原典: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周易·系辞上》


[译文]天道凭借变化来主管一切,地道凭借简易而成就事物。认识变化规律就容易使人掌握,通过简易的表现方式就容易使人顺从。容易掌握就能得到理解和亲近,容易遵从就能用来建立事业。得到理解和亲近就能长久,能够建立事业就能更更加宏大。可长久才是贤人的德性,可广大才是贤人的事业。能够认识万物的变化规律和简易的表现方式,天下的道理就能被掌握了;掌握了天下的道理,成功的契机也就蕴含在其中了。


管理者看《周易》


大易管理,说起来就是运用《易经》的道理来管理。大易泛指《易经》和《易传》,主要有象、数、理、占四大功能。象就是现代所说的现象,数就是现代所重视的数据。管理最好依据实际发生的现象,计算出正确的数据,然后寻找出现象和数据所代表的道理,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而据以实施。如果现象不明显、数据也不够准确,那么用占卜来帮助,做好相关的预测,作为决策的参考,当然也是可行的途径。依易理为主干,用现象和数据来佐证,以占卜来预测,实际上十分符合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曾仕强 中华企管网集团首席顾问


《易经》讲“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尽管治理企业的法则很复杂,管理中存在许多错综复杂的关系,但我们懂了原理、原则以后,就非常简单了。“删繁就简三秋树”,中国式的管理智慧善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维,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我们的优点,要加以发扬。


——罗畅朴 智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