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的蝈蝈_()的蝈蝈儿

()()的蝈蝈_()的蝈蝈儿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1-12-26 12:58:03
阅读:

爱玩儿、会玩儿是老北京人的一种特点。遛鸟、下棋、弹琴、听戏、淘旧书……各种文化层次和经济能力的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北京人以特有的耐心和精致,把这些消遣发挥到极致。它们不但是老北京一道风景,也成为北京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冬日里,老北京人好玩“鸣虫”,堪称一景,是老北京人的一个乐儿,虫虽小,却在“花鸟鱼虫”占据一席之地。漫天大雪,寒气甚厉,整个北京城银装素裹,怀揣装在鸡心葫芦或是棒子葫芦里的蝈蝈儿,走在行人稀少的胡同街巷,不知谁家院墙里伸过来的树枝上滑下一捧雪,正好落在你的头上,这时蝈蝈儿“吱、吱、吱”地唱起欢快小曲儿,简直就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鸣虫之好,始于皇家

玩鸣虫目前能找到的最早历史记录是唐代,据《开元天宝遗事》载:“每至秋时,宫中妃妾皆以小金笼捉贮蟋蟀,闭于笼中,置于枕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皆效之也。”

到了宋代,已在民间流行,据《西湖老人繁胜录》中称,杭州人“每日早晨,多于官巷南北作市,常有三五十火斗者”。而《梦粱录》中也提到,京城街市上“专为棚头,斗黄头,养百虫蚁、促织儿。”

据称,明代宣德皇帝朱瞻基最擅斗蟋蟀,《万历野获编》中说:“我朝宣宗最娴此戏,曾密诏苏州知府况钟进千个,一时语云:‘促织瞿瞿叫,宣德皇帝要。’此语至今犹传。”


玩鸣虫——蝈蝈、蛐蛐、油葫芦,其中多少乐事



清代则“清宫除夕及新正宫廷筵宴,以绣笼储秋虫置于筵侧,盖自康熙时始也。时奉宸苑之北小花园内监以秋虫之子育之温室,如唐花然,遇筵宴则以之承应。自后遂行之,为恒制”。

所谓“唐花”,就是冬季用火炕育花,催其开放,又称“煻花”,今中山公园内仍有唐花坞,即古人唐花处。唐花室温暖如春,同时用来养鸣虫,可谓一举两得。一般来说,鸣虫属秋虫,寿命不过120天,置于温室中,其寿命会大大延长,年节欢宴,有鸣虫叫声的陪伴,增加了许多趣味。


玩鸣虫——蝈蝈、蛐蛐、油葫芦,其中多少乐事




三大鸣虫


“冬日养秋虫,以蝈蝈儿、油葫芦、蟋蟀、金钟儿、咂嘴儿为主,不只听叫,兼喜其形。”翁偶虹先生在《老北京人生活艺术》中如是说。其中,又以蛐蛐、蝈蝈和油葫芦为主,号称三大鸣虫,当今很少有人能分辨出这三大鸣虫了。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这仨种鸣虫。

玩鸣虫——蝈蝈、蛐蛐、油葫芦,其中多少乐事


蝈蝈儿

蝈蝈又称鸣螽、叫哥哥、叫蚰子,古人称”聒聒”或“蛞蛞”。它全体长35~50毫米,全身呈绿色,触角细而长,身体粗壮。前胸特别大,腹部也较膨大,翅膀较短,仅能遮盖腹部的一半,后足比前、中足长。此昆虫头大,颚齿坚硬强劲,有60毫米长的触角,色黄褐。

蝈蝈的体色除绿色者外,可因生活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黑褐色的被称为“绿哥”、“翠哥”或“三青蝈蝈”;黄色的被称为“米造白”或“草白蝈蝈”。由于其眼睛的颜色有所不同,又可按其眼睛的颜色分为“绿眼”、“黑眼”“红眼”。有经验的玩赏者认为“黄不如绿,绿不如黑”,更有“绿不如黑,黑不如赤”的说法。其中“红眼哥哥”被称为是最佳者。


玩鸣虫——蝈蝈、蛐蛐、油葫芦,其中多少乐事



先说这饲养蝈蝈儿,可是四合院里不少人的爱好。过去麦收之后,胡同里就开始出现卖蝈蝈儿的。小贩们多是把蝈蝈儿装在秫秸或麦秸编的笼子里。笼子的样子很花哨儿,有圆的、方的、八角的、三角的,远远地就能听见蝈蝈儿清脆的叫声,吸引许多四合院里的人前来购买。


玩鸣虫——蝈蝈、蛐蛐、油葫芦,其中多少乐事



《燕京岁时记》中就有“京师五月以后,则有聒聒儿(蝈蝈儿)沿街叫卖,每只不过一二文”的记述。这些蝈蝈儿多来自河北易县、涞水一带,一是个儿大,二是叫声清脆悦耳。而四合院里的人买蝈蝈儿时绝少买一只,大都买双个儿,一则是老北京人有成双成对的习惯,双为吉利数,二则是两只可以相互戏逗,叫得更欢。买回来的蝈蝈笼子大都挂在屋檐、门楣、窗前或院子的葡萄架或海棠树上。从此蝈蝈儿的鸣叫就成了四合院里最动听的声音,一直能叫到立冬。

北京人养蝈蝈儿有不少的讲究,一是要选上品的蝈蝈儿,讲究全须全尾儿、叫声悦耳;二是颜色正、品相好,一般多选黑、绿、青三种;三是要善动爱跳,越是活泼爱闹的蝈蝈儿,越有人缘儿。按季节说又有夏秋之分,“立秋”前为夏蝈蝈儿,“立秋”后为秋蝈蝈儿,善养者能养到隆冬时节。


玩鸣虫——蝈蝈、蛐蛐、油葫芦,其中多少乐事



蝈蝈是“男高音”,声音清越响亮,因叫声而得名。头大,身条好,元宝肚,膀子宽厚高的为好品相,这样的蝈蝈叫出来一定好听,但是真正要达到精品级别就得借助点药的技艺。过去四合院里一些有钱或有身份的人,为了买到一只上品的蝈蝈儿,会不远百里跑到河北、山东甚至东北花高价购买。


玩鸣虫——蝈蝈、蛐蛐、油葫芦,其中多少乐事



蛐蛐儿

再说那蛐蛐儿,学名叫蟋蟀,此虫全身呈褐色,有很长的触角。后足大,善于跳跃。雄虫体长20~25毫米,有2根尾须,俗称“二尾子”。雌虫有4根尾须,两长两短,中间还有一个产卵管。蟋蟀头顶漆黑且有反光,上有橙黄色纵纹。雄虫前肢长达腹端,大多数个体无后翅,也有少数雄虫有后翅,并能飞翔。

它是秋天鸣虫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此昆虫的雄虫善于打斗,自古以来,我国人民都以观其打斗来获取乐趣,因而又被称其为“斗蟋”和“将军”。它不仅好斗,也善于跳跃,而且善于鸣叫,故而成为历代盛行的玩赏昆虫。雄虫发音镜略呈长方形,鸣声洪亮。音节匀称,略有施音。发音时,两个前翅竖立起来,因摩擦而发出“吱吱吱吱”的声音,能连续鸣叫不已。此虫不仅会叫出悦耳的声音,而且有好斗的习性,因而被人们认为是最有价值的一种玩赏虫,屡斗屡胜的蟋蟀常可被炒至极高的价值。


玩鸣虫——蝈蝈、蛐蛐、油葫芦,其中多少乐事



有的文章里叫它鸣蛩,比较普遍的名字是促织。因为一听见蛐蛐儿叫唤就入秋了,天气渐凉,提醒人们该准备冬天的衣服了。故有“促织鸣、懒妇惊”之说。南宋权相贾似道,尤喜促织之戏,写过一部专著:《促织经》。

北京人玩的蛐蛐儿多是产自山东德州的墨牙黄、宁阳的铁头青背和黑牙青麻头,也有北京西北郊苏家坨的“伏地蛐蛐儿”、黑龙潭的“虾头青”和石景山福寿岭的“青麻头”。


玩鸣虫——蝈蝈、蛐蛐、油葫芦,其中多少乐事



养蛐蛐儿的乐趣在于它们的厮斗与鸣唱。旧时每至秋天斗蛐蛐儿便成为四合院里普遍玩乐的习俗,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有斗蛐蛐儿之好。但一般的北京人大多斗而不赌,斗的就是一份乐趣,即使挂点儿“饷儿”也不过是一包烟、半斤“杂拌儿糖”而已,极少有大赌的。

蛐蛐儿斗时讲究用夹、钩、闪、躲墩、抱、箍、咬、掐、滚等“招数”。养蛐蛐儿需要盆,斗蛐蛐儿也需要盆,且极讲究。四合院里的普通百姓多用木笼、竹笼饲养,斗的时候多用澄泥盆或陶罐。蛐蛐儿的一般拼斗并不引人入胜,而好的蛐蛐儿则不然,其称谓也美:翅震大将军、红须元帅、巨无霸、无敌王、花斑豹等等。


玩鸣虫——蝈蝈、蛐蛐、油葫芦,其中多少乐事



蛐蛐儿虽小,但讲究也多。同样是斗蛐蛐儿,在四合院里也分三六九等。最下等的不过是几个小孩子蹲在自家的院子里或门道里斗蛐蛐儿取乐。装的器具无非是搪瓷瓦罐、玻璃瓶,所有的蛐蛐儿也不是什么上等货色,多是自己逮来的棺材板儿、老米嘴儿。中等是一些文人在家中斗蛐蛐儿,以娱乐为主,以蛐蛐儿会友。上等的是达官贵人,多在四合院中设案,请些贵友贵客聚会,以博雅趣,但斗时多挂赌局。

中秋前后,是四合院里斗蛐蛐儿的高潮,两只小小蛐蛐儿的拼斗,能引来十几人围观和喝彩。得胜的蛐蛐儿震翅鸣叫,主人顿觉脸面增光。若平分秋色,数战未决胜负,主人则拱手言和。小小的蛐蛐儿为四合院里带来无限的乐趣。


玩鸣虫——蝈蝈、蛐蛐、油葫芦,其中多少乐事



油葫芦

油葫芦又名结缕黄。此虫属直翅目蟋蟀科。体长20~30毫米,宽6~8毫米,触角褐色,长20~30毫米。体色有黑褐色、黄褐色等多种,它浑身油光闪亮。头部黑色,呈圆球形,颜面黄褐色,从其头部背面看,两条触角呈“八”字形,触角窝四周黑色。前胸背板黑褐色,有左右对称的淡色斑纹,侧板下半部淡色。前翅背面褐色,有光泽,侧面黄色。尾须很长,能超过后足股节,色较浅。雌虫的产卵瓣平直,比后足股节长。


玩鸣虫——蝈蝈、蛐蛐、油葫芦,其中多少乐事



油葫芦与蛐蛐同属蟋蟀,但颇有差别,又名结缕黄,由于其全身油光锃亮,就象刚从油瓶中捞出似的,又因其鸣声好象油从葫芦里倾注出来的声音,还因为它的成虫爱吃各种油脂植物,如花生、大豆、芝麻等,所以得”油葫芦”之名。油葫芦个头较大,而且尾部中间多了一根翅膀形成的刺


玩鸣虫——蝈蝈、蛐蛐、油葫芦,其中多少乐事



油葫芦是用来听叫儿的。它的叫声和蟋蟀不同,鸣声幽雅且富于变化,从高到低一连串,紧接着再从高到低一连串,行话叫“悠儿”,叫声“悠儿”越多越厉害,一整套好几个悠叫儿下来,委婉动听,抑扬顿挫,节奏感强还不吵人。

玩儿油葫芦还讲究“倒叫”,因为油葫芦白天休息,晚上叫,而且叫声极响,所以需要用专门儿的流程“倒叫”,让他白天叫唤,晚上休息。


玩鸣虫——蝈蝈、蛐蛐、油葫芦,其中多少乐事



再有,油葫芦叫声的持续性是可以通过锻炼提高的。有的油葫芦叫声短,持续性弱,没关系,您要做的就是保持住能让它发出叫声的那个温度,让它不停的叫,时间长了它的叫声持续性自然就强了,声音也会更响亮!当然这与油葫芦本身的先天条件也有关系!


玩鸣虫——蝈蝈、蛐蛐、油葫芦,其中多少乐事



说了那么多,可能很多人容易记混了,通俗简单的来说:

蛐蛐儿就是蟋蟀,好打斗。

油葫芦就是大个蟋蟀,善鸣叫。

蝈蝈儿是螽斯,好身材会唱歌。

玩鸣虫——蝈蝈、蛐蛐、油葫芦,其中多少乐事


人工饲养的优雅蝈螽-蝈蝈儿




点药


为了让鸣虫的声音更动听,古人还创出了点药术,以改变其声。因昆虫鸣叫不是由口腔发出,而是通过振动器官摩擦发声,蝗虫类鸣虫绝大多数是由后腿与前翅摩擦而发声,蟋蟀类和螽斯类鸣虫是由前、后翅的相互摩擦发声。


玩鸣虫——蝈蝈、蛐蛐、油葫芦,其中多少乐事



药由松香、黄腊、朱砂熬成,熬的工夫非常重要,否则粘不牢。据王世襄先生记载,点药不但有盖药、底药之说,而且有明药、暗药之别,点蝈蝈儿多用甩药法,点油葫芦、蛐蛐儿又有续药法,其中门道颇深,非专业人员不能掌握。



选葫芦

冬日蓄虫,多用葫芦,每虫一式,大小长短均须适于虫之体。

蝈蝈儿葫芦式必长圆,子口间须用铜丝蒙子,以防戳须。

油葫芦葫芦,式稍短而下部稍阔,下底须用三合土砸实成坡形,宛如野穴。

蟋蟀葫芦又小于油葫芦葫芦,体式相同,亦必砸底。

冬日酷寒,故养者常将葫芦揣入棉袄以本身之体温,暖秋虫以听其鸣。翁偶虹先生在《冬日话秋虫》一文中叙述得更引人入胜,有嗜虫而不愿揣入怀中者,别出水暖法,以大圆笼(木制)中置锡壶,壶内沸盛水,可达半日而犹温,晚饭后,再易沸水一次,可温通宵。


玩鸣虫——蝈蝈、蛐蛐、油葫芦,其中多少乐事



养鸣虫的葫芦兼有实用与观赏双重价值,既可养虫聆叫,又可摩挲赏玩,就其制作方法来说,可分为本长、勒脖、范制火绘、砑花等多种,外面有刻花、雕花和烫花,图案多为古朴的吉祥物,如松鹤延年、福禄寿喜、梅兰竹菊等,古朴典雅,不失为一件艺术品。其中以本长葫芦最为难得,因其形状是完全天生形成的,虽造型有限,却有天然韵致。况且本长葫芦中符合饲虫要求者是凤毛麟角,既适宜虫居住,又能极好地传声,对葫芦的比例大小有着极其苛刻的要求。


玩鸣虫——蝈蝈、蛐蛐、油葫芦,其中多少乐事


雪起北方夜,

炉中火已升。

滚水沏茶红,

静心听虫鸣。


分不清楚鸣虫种类以及不明白为何有人会喜欢鸣虫的人们,看完本篇文章之后,你是否有了更多了解呢?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最热文章
标签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