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三国演义荀攸简介_

三国演义荀攸简介_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1-07 10:13:28
阅读:

荀攸,字公达。颍川人,是荀彧的侄子。荀攸十分聪明,但他懂得韬光养晦,隐藏自己

的聪明才智,隐藏自己的功绩,而且不像程昱荀彧那样性格耿直,也不像郭嘉那样锋芒毕露

。正如苏东坡所讲“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荀攸——三国人物篇

少年时的荀攸就表现出过人的洞察力与智慧。荀攸十三岁的时候,他的祖父荀昙去世,

过去荀昙手下一个叫张权的官吏,主动找来要求为荀昙守墓。荀攸对叔父荀衢说:“这个人

脸上的神色反常,我猜他是做了什么奸猾的事情!”荀衢趁着晚上睡觉的时候盘问,果然张

权是因杀了人,逃亡在外,想以守墓隐藏自身。从此人们对荀攸另眼相待。

公元189年,荀攸与议郎郑泰、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人商议说:“董卓无道

,天下人都怨恨他,虽然他聚集了不少精兵,但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勇夫而已。我们应该刺杀

他以谢百姓,然后借皇帝的诏令来号令天下,这是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王之举。”看

来那个时代想要谋杀董卓的人不止曹操一个啊。但结果是事未成被人发觉,何颙、荀攸被抓

入狱,何颙畏罪自杀,荀攸很淡定,好像跟没事一样,言语饮食自若。后来荀攸正巧碰到董

卓被杀而被免罪。后荀攸以为蜀地地险城坚,人民生活殷实,请求担任蜀郡太守,但当时诸

侯割据,道路不通,停在了荆州。七年真不短,一直到公元196年,曹操才给荀攸写信:“现

今天下大乱,正是有谋之士费心劳神的时候,而先生却在蜀汉静观时局变化,不是太保守了

吗?”于是荀攸就做了曹操的军师,并且还担任谋主。有很多朋友以为郭嘉或者荀彧才是谋

主,其实真正的谋主是荀攸。

大智若愚——荀攸——三国人物篇

公元198年,荀攸献计大破张绣、刘表联军。同年,在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极力劝谏曹

操不要退兵,并献出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了吕布。

公元200年,袁绍以绝对的兵力优势对战曹操,并令颜良率大军包围白马,荀攸分析了当

时的形势提出了声东击西、解救白马的作战方略,曹操依计行,结果是颜良不及防备,被关

羽斩杀。后文丑率骑兵追击,荀攸献计以辎重为诱饵埋伏文丑所率六千骑兵,结果大坡袁军

,斩杀文丑。再后来双方粮草将尽,荀攸又献一计,荀攸对曹操进言说:“袁绍运粮车一天

之内将要到达,押车将领韩猛精干但轻敌,攻击他可以获胜。”曹操说:“谁可以派遣?”

荀攸说:“徐晃。”于是派徐晃及史涣半路截击,打败了韩猛,烧了他押送的军用物资。再

后来就是火烧乌巢,斩杀淳于琼,官渡之战以袁绍败而告终。

公元203年,力劝曹操趁袁氏兄弟内乱一举歼灭他们,并最终成功平定河北。

大智若愚——荀攸——三国人物篇

荀攸也是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经达权变;奇计百出;算无遗策的人,但是他有许多谋

士都没有的一个特点。曹操曾评价他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炫耀自己的长处,

不夸大自己的功劳;他的内智别人可以达到,他的外愚别人却达不到,即使是颜子、宁武也

赶不上他。笔者认为这是谋主应该具备的一个特点吧,毕竟曹营这么多能人志士,如果像郭

嘉一样锋芒毕露必定有人会在背后说坏话,笔者认为在那个年代明哲保身才是身为臣子的王

道,功高盖主的人都是没有好下场的,荀攸能做到这一点,我们放眼三国望去也只有两人,

一个是荀攸,另一个是诸葛瑾。另外还有一点荀攸做得也很好,明智而能保守机密,别人很

少知道他跟曹操献的什么计,划的什么策。以至于荀攸献的奇策十二计,只有钟繇知道。再

后来钟繇整理奇策十二计的时候,没整理完就去世了,然后再没人知道它的内容了。正是因

为这样聪明而谦虚又嘴严的人,得到了特别的尊敬,有一次荀攸生病,太子曹丕独自在床下

礼拜。我们可以想,曹丕是未来的帝王,却如此看重荀攸,足以可见其在曹魏中地位如何。

荀攸去世于公元214年讨伐孙权途中,之后每说到他就流泪。我想能让曹操哭的人或许有

很多(而且也不一定是真感情),但能让曹操一提起来就哭的人一定是对曹操很重要很重要的

人,我们也没听到曹操一提起郭嘉荀彧就哭,这足以说明在曹操心目中荀攸的失去对他的打

击更大一些。

大智若愚——荀攸——三国人物篇

还要说一点就是荀彧和荀攸的关系,我们知道,荀彧以死明志,但是作为荀彧的侄子,

荀攸在荀彧死后并没有发声,甚至连表态也没有,那么两人的关系真的只是表面上的叔侄关

系这么简单吗?很显然不是,荀攸这么做只是为了保全自己,他深知曹操汉室不可复,早已

无力回天,所以为了保全自己,只能默不作声,加上本来就深藏不露,所以没表现完全可以

理解。但唯独有一件事可以说明荀彧与荀攸关系不简单,那就是荀彧拜托荀攸十数次辞让三

公之职。(当时荀彧并不在曹操身边,所以无法亲自辞让)要知道在古代,交情浅薄的人是

不会帮人辞让,毕竟重大的任命,按规矩都需要“三让”,如果荀攸对荀彧了解不深,他也

就不知道荀彧到底是真心不愿意出任三公,还是只是想按规矩假装拒绝几次。因此荀彧敢让

荀攸做这件事,定然是荀攸对荀彧十分了解,也就能证明两人之间的交情不浅。更何况曹操

在这个时候让荀彧做三公是很反常,毕竟曹操当时位列三公中的司空,司徒徒有虚名,并无

实权,若论官职实权,身为尚书令的荀彧就是朝中权势最大的人了。而曹操在这个时候升荀

彧为三公,意义颇为微妙,毕竟在一年之后,曹操就废除三公自己做宰相了,因此曹操此时

的举动,很有可能是要收回荀彧手中尚书令的职权。在这个时候,荀彧派荀攸前来辞让,荀

攸就不得不面对曹操施加的巨大压力,但即便如此,荀攸还是代替荀彧来了。因此从这件事

中不难看出,仅以私交而论,荀彧和荀彧之间的关系还是很好的。

大智若愚——荀攸——三国人物篇

荀彧死后,荀攸就只能跟低调了,低调的连史书都快忘了他。然而很不幸,荀彧死后两

年,荀攸就在出征孙权的战役中黯然逝世。当然荀攸的死跟曹操没有任何关系,这一点大家

不用多想。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三国演义荀攸简介_

    荀攸,字公达。颍川人,是荀彧的侄子。荀攸十分聪明,但他懂得韬光养晦,隐藏自己 的聪明才智,隐藏自己的功绩,而且不像程昱荀彧那样性格耿直,也不像郭嘉那样锋芒毕露 。正如苏东坡

    经典语录
  • 荀子人之初_三国之荀氏天下

    都云:“百家之后无奇士”。到了建安年间,士人的风骨豪气已经远远不能与春秋战国时的士人相比。“魏晋风度”表现更多的是一种消极的散漫,这和以前那些“士贵而王者不贵”所体现出

    经典语录
  • 离骚原文全文拼音翻译及其注释_离骚原文及拼音

    【作者】 先秦: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

    经典语录
  • 战国时期楚王姓熊_楚怀王时期

    楚怀王熊槐,芈姓,熊氏,名槐,出生于公元前约355年,战国时期楚国人,楚威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的君王。楚国自楚肃王开始,历经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到楚怀王时,已经成为世界上最

    经典语录
  • 元旦搞笑对联_元旦对联语

    点击上方“对联中国”可订阅哦! “元旦”的来历 在说元旦对联之前,先让我们看看“元旦”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 元,谓“首”。旦,谓“日”。“元旦”意即“首日”。“元旦”一词最

    经典语录
  • 魏晋南北朝平民生活_魏晋南北朝称呼

    引语:魏晋时,已形成除夕守岁的习俗。晋朝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记载: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

    经典语录
  • 越王勾践灭吴之后怎么样了_勾践灭吴称霸的原因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这是大唐诗人李白在游览越中古迹时所作的一首诗,其中极尽感慨于人事变迁,盛衰无常… - 壹 - 其实倘放眼历史长河

    经典语录
  • 郑伯克段于鄢如何看待庄公_分析郑伯克段于鄢的人物形象

    本文乃“爱逛街的漫漫”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古代社会中,君王以其至高无上的特权,主宰着人间社会。正因如此,煊赫的君权惹动多

    经典语录
  • 一统秦两汉的诗句下一句_

    刘彻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前87年),西汉的第7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刘彻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汉武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晚年穷兵

    经典语录
  •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特殊句式_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

    《烛之武退秦师》载于《左传·僖公三十年》,题目为后人所加。内容讲述公元前630年,秦、晋借口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与楚国亲近,而合攻郑国,在自己的国家(郑国)危难面前,烛之武前往敌国交涉,于强秦面前,其不卑不亢,能言善辩,终于使秦国从郑国退兵。该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是《左传》乃至中国文学史一篇优秀范文。 《烛》中有这样一句话:“秦晋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其中的“贰”字引发了大家的疑惑。 有的人认为这是个繁体字,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教材中应该使用规范的简化字,那么这个字的出现是否属于“违法行为”呢?有的人认为就算这个字可以用,那么它本身是否应该是个数字,所以在文中属于词类活用——数词用作动词呢? 要想解除这些疑惑,就得从字的含义谈起。 一、字义 贰 文言版《説文解字》:貳,副、益也。从貝,弍聲。弍,古文二。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一和三之间的正整数。 貳,金文(戊,战刀、武力) 《说文解字》 (貝,疑为“鼎”的误写,代表国家政权) (二,双份),表示不忠于君,武力挟迫分割政权。 本义:动词,背叛天子,武力挟迫,二分国土,双君并立。 例:且贰于楚也。(文中句) 引申义 贰心。形容词:不专一的,不忠诚的。 贰拾元。数词:“二”的大写。 二、“贰于楚也”中“贰”可否写成“二”? 《现代汉语词典》“贰”的一种解释:“二”的大写

    经典语录
  • 古代人的袜子_

    袜子的由来是公元前8世纪的古希腊人将动物毛发缠在一起,当成袜子给双脚取暖。古罗马人则用动物皮革或织物当袜子。12世纪的古埃及人织袜子时,会从趾头部分开始织到腿部,最后才织足跟部分,足跟部分穿破之后是可以替换的。 虽然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都拿袜子取暖,但到了公元5世纪,袜子却成了“圣人”的专属物品,用于象征纯洁。 直到公元1000年,袜子才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也是贵族财富的标志。 1589年,针织机被发明出来,机器织袜子的速度比人工快了6倍。1938年,人类学会了用尼龙做袜子,为袜子的生产制造带来了又一场革命。 21世纪的我们已经能够买到各式各样的袜子了。 再说说枕头据说枕头能辟邪,垫高一点,再高一点越高越好,正如我们的一句老话高枕无忧啊。 在劳累了一天之后,最幸福的莫过于躺在床上抓起枕头抱在怀里好好的睡上一觉。这种软乎乎的东西在过去9000年一直爱抚着人类。 最早使用枕头的是公元前7000年古美索不达米亚的富人。那时候,枕头是地位的象征,一个人拥有的枕头越多,就表示他们越有钱有势。枕头还被用于缓解颈部和肩背的疼痛,还能防止昆虫在人们睡觉的时候爬进他们的头发。 公元前2005-1985年,古埃及人用木材和石头做枕头。这些枕头通常被用来放在木乃伊的头下。 古埃及人认为头部是神圣的,是生命的真髓。为了赶走恶魔,他们用枕头托起死者的头部。 古代的枕头要数古罗马人和古希腊人制作的最为柔软

    经典语录
  • 有利成语-成语|天天“涨姿势”,山西成语巡展——伐功矜能

    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司马迁,字子长,-有利成语

    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