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世说新语分为德行言语_世说新语德行第十一篇启示

世说新语分为德行言语_世说新语德行第十一篇启示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1-11 03:43:31
阅读:

德行指美好的道德品行。《世说新语》第一篇“德行”,所讲的是魏晋时期社会士族阶层认为值得学习的、可以作为准则和规范的言语行动。 《世说新语》又名《世语》,南朝刘义庆等编著。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知行君特意选录“德行第一”中的十个小故事,为您详细解读。

《世说新语》“德行”篇丨10个故事:可作准则的言与行

第一则【原文】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译文】周子居常说:”我只要一段时间没有见到黄叔度,鄙陋吝啬的想法就又滋长起来了!解读: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凭借财富为人所知,有些人通过权势影响别人,这些都是外在的东西。而有些人仅以内在的修养与学识,就赢得了人们的青睐。黄叔度就是后一种人。

黄叔度出身寒微,却有着和颜回一样高尚的道德与品行。周乘只是有些日子不见他,就会意识到自己“鄙吝之心已复生矣”。这是因为黄宪(黄叔度)让周乘(周子居)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让他进入到一种不曾感受过的崇高境界,让他的精神境界与自身价值得到提升。

第二则【原文】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译文】陈元方的儿子陈长文,有杰出的才能,他和陈季方的儿子陈孝先各自夸耀自己父亲的功德,彼此争执不下,就去请教祖父陈寔。陈寔说道:“元方和季方的功德相当,难分伯仲啊!解读:

人们习惯了评比权势、财富、功绩、名誉,借此评出一个人的优劣高低。这些东西属于有形的可掂量的,确实是可以比。但道德是无形的,且包含十分复杂的东西,又怎能比出谁高谁低呢?道德品行具体到某一个人身上,受制于内在的成分多,显露于外在的成分少。有许多看不见的因素,比如个人的性格倾向、主观能动性、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等,综合影响着人的道德品行。对于这些内在的抽象因素,是没有固定统一的标准予以评判的。陈太丘正是深明这一道理,才发出了“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的感叹。

《世说新语》“德行”篇丨10个故事:可作准则的言与行

第三则【原文】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译文】荀巨伯远道去看望生病的朋友,正好碰上外族敌寇攻打郡城,朋友对荀巨伯说:“我现在快要死了,你还是走吧!”荀巨伯道:“我不远千里来看望你,你却叫我离开。损害道义来求得生存,难道是我荀巨伯做的事吗?”敌寇到了以后,对荀巨伯说:“大军一到,全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何方壮士,竟敢独自留下?”荀巨伯回答道:“朋友有病,我不忍弃他而去,宁愿用我的生命来换他的。”敌寇听了互相议论说:“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人,却入侵了有道义的国家。”于是撤军回去,全城也因此得到保全。解读

危难时刻逃命自保,这是人的本能。朋友既已病重,自己留下来也于事无补,那抛弃朋友也是可以理解的。也就说,如果荀巨伯逃走,根本无可非议。但他不顾自己性命而留了下来,这足以说明他是个十分重情重义的人。在过于理智的人看来,荀巨伯的做法可能是愚蠢的。然而,对于以情意为重的人来说,荀巨伯这么做却是英雄之举。因为,人难得的不是在顺境中为朋友做点什么,而是在逆境中与友人共患难。这不关乎理智,而是关乎一个人的精神意志和他对道义的坚守。荀巨伯把情义看得比理智、自己的性命还重,他的人格魅力由此充分展现了出来。

第四则【原文】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

【译文】晋文王司马昭称赞阮嗣宗(阮籍)言谈最谨慎,每次和他谈话,他的言辞都很奥妙深远,从来不褒贬别人。解读

阮嗣宗生活的年代,正值魏国末期。那时候,晋文王擅自专权,独揽朝政。那些对晋文王不满的人,言语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因此,在生性多疑、心胸狭隘的晋文王面前,阮嗣宗不是不会评论他人的长短,而是竭力避免是非曲直,以求自保。

虽说是出于保全自己的目的,但阮嗣宗这一做法却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无论处在什么年代,与人交往时都应该谨慎说话少论他人长短。说话直接反映出了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在交际中学会说话,不说他人坏话着实很重要。

《世说新语》“德行”篇丨10个故事:可作准则的言与行

第五则【原文】梁王、赵王,国之近属,贵重当时。裴令公岁请二国租钱数百万,以恤中表之贫者。或讥之曰:“何以乞物行惠?”裴曰:“损有徐,补不足,天之道也。”

【译文】梁王司马肜和赵王司马伦都是皇帝的近亲,贵极一时。中书令裴楷请求这两个封国每年拨出几百万租税钱,来周济皇亲国戚中那些贫穷的人。有人责备他说:“为什么向人乞讨钱财来施行恩惠?”裴楷说道:“破费有余的来补助欠缺的,这是天理。”解读

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一切事物,唯有建立在平衡的基础上才能有发展的可能。一旦有一端走向极端,就会导致内在的冲突和矛盾爆发。裴楷的回应其实指出了一个玄妙的自然法则。然而,裴楷敢于做出这种看起来像是乞讨的行为,除了因为他深知这一自然法则,更是因为他具有正义的品性。他个人并不爱财,生活中他也不追逐豪奢的消费,而是过着俭朴的生活。但当他跟权贵打交道时,总会时不时向对方索要衣服、车马之类的财物,过后施舍给穷人。他这么做没有个人目的,而仅是出于他的正义和理想。

第六则【原文】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难,常有一人左右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译文】顾荣在洛阳的时候,一次应邀赴宴,发现上菜的人有想吃烤肉的神态,便让出自己的那一份送给他,同座的人都笑话顾荣。顾荣说:“哪有成天端着烤肉而不知肉味这种道理呢!”后来遭逢战乱,过江避难,每遇危急,常常有一个人在身边护卫自己。问他是什么原因,原来就是得到烤肉的那个人。解读

给予他人恩惠,不在于恩惠的大小,而在于是否雪中送炭,是否尊重他人。也许,一个简单的想法,一个自然的举动,会给他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而最后,因为这小小的帮助,自己也受惠于他人更大的回馈。正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顾荣用一份烤肉,换取自己的性命。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认为,只有结交权贵才会对自己有好处。其实,心怀善意,不求回报地帮助他人,也许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对于他人来说,可能意味着莫大的扶持与安慰。反过来,被你帮助过的人,即便是身份卑微的小人物,有朝一日可能也会帮上你的大忙。

《世说新语》“德行”篇丨10个故事:可作准则的言与行

第七则【原文】谢太傅绝重褚公,常称“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

【译文】太傅谢安非常敬重褚季野,曾经称颂说:“褚季野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中的喜怒哀乐就如同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冷暖阴晴全都明白。”解读

谢安称赞褚季野的话,是说褚季野话少而内心通透,能够看清世事。与谢安对褚季野的评价类似,桓彝也说:“褚季野皮里阳秋”。意思是说褚季野口头上虽然不评论别人的是非对错,但是他肚子里却装有一部《春秋》,自有是非褒贬的标准。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见解,而很多人也往往不愿意错过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然而很多时候,说出自己的意见并无多少实际意义,不过是图口舌之快。适当的沉默,是聪明之举。这样做,一来可以避免祸从口出,得罪他人。二来可以在别人对自己议论时留一份平心思考。由此可知道哪些话是听都不要听的,哪些话需要象征性地应对,哪些话是真正有利于自身的。在理智的思考过后,仍遵循自己的内心,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总之,不急于表现自己,不与他人争一时高下,是一种低调的聪明。每个人都应该学习褚季野,保留自己的立场和原则,不随波逐流,更不人云亦云。

第八则【原文】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译文】谢安的夫人教导儿子时,问太傅谢安道:“怎么从来没见过您教导儿子呢?”谢安回答说:“我时时都在用自身的言行教导儿子。”解读

谢安的夫人擅长言教,动动嘴皮子,讲―些大道理,以为就是教育了孩子。其实,言教的效果是极为有限的,这是因为实施言教的人,往往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这样在孩子身上所起到的效果肯定不会太深刻。

身教却不同,实施身教的人,虽然理论较少,但是他将教育的想法和内容,全都落实在一言一行上,并让孩子看到了切实的教育效果,不用多说,孩子自会心领神会。赶着人走路,不如领着人前进,这就是谢安所倡导的教育方式。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将自己的子女早早地送进学校,在这些父母看来,尽早地进入学校学习知识,才能避免孩子输在人生起跑线上。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学习怎样做人与学习知识同等重要,且前者往往在学校课堂上是学不到的,这就需要发挥家长父母的作用。

《世说新语》“德行”篇丨10个故事:可作准则的言与行

第九则【原文】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译文】王恭从会稽回来后,同宗的王忱(王大)去看望他。看见他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子,便对王恭说:“你从东边回来,自然会有这种东西,可以拿一张给我。”王恭没有说什么。王忱走后,王恭就派人拿起所坐的那张竹席送给王忱。他自己既没有多余的竹席,就坐在草席子上。后来王忱听说这件事,很吃惊,对王恭说:“我原来以为你有多余的,所以问你要呢。”王恭回答说:“您老人家不了解我,我为人处世,没有多余的东西。”解读

庄子在《逍遥游》里说:“鹪鹩巢林,不过一枝,鼹鼠过河,不过饱腹。”鹪鹩停在整片森林,要筑巢也不过占用一棵树而已,整片森林对它没有用;鼹鼠从一条河里经过,能带走的水也不过一肚子而已,整条河流对它也没有用。所以,鹪鹩也好,鼹鼠也罢,只需要取自己需要的部分,不可有霸占之心。王恭说他做人没有多余的东西,也是这个道理。

人活在世界上,为了满足自身的发展,适当地索取是必要的,但要知足。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活得太累,就是因为欲念太深,只顾索要,不知满足,想得到的东西太多而能力无法兼顾,所以纠结、愤怒、不幸福。这时候,就要多向王恭学习了。

第十则【原文】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译文】吴郡人陈遗,在家里非常孝顺。他母亲喜欢吃锅巴,陈遗在郡里做主簿的时候,总是收拾好一个口袋,每逢煮饭,就把锅巴储存起来,回家后,(陈遗)就(把它)送给母亲。后来遇上孙恩贼侵入吴郡,袁山松马上要出兵征讨。(这时)陈遗已经积攒到几袋锅巴,来不及回家,便带着随军出征。双方在沪渎开战,结果(袁山松)被打败了。军队溃散,逃到山林沼泽中,(没有粮食吃)大多数人都饿死了,只有陈遗依靠锅巴活了下来。当时的人认为这是对他纯厚孝心的报答。解读

陈遗得救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情。因为他养成了良好的孝行习惯,而有句话说“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所以说,陈遗得救,是有前后关联的因果关系的。

很多人也有孝心,也行孝,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像陈遗一样在关键时刻成为因孝得福的幸运儿。陈遗的幸运是有缘由的。他行孝不在于一天或一时兴起,而是持之以恒,善始善终。正因为这样,他才会在出战前还想到母亲,由此带上了干粮,救了自己―命。


本文由【大道知行】(微信号:dadapzhixing)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