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苏洵是什么家_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苏洵是什么家_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1-21 21:43:30
阅读:
从苏洵一家,看有其子必有其父,父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嘉祐六年(1061年)的科举考试发生了一件具有轰动性质的事件,苏轼和苏辙两兄弟同时中举,哥哥苏轼,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弟弟苏辙也丝毫不差,只是因为他所作的策问试卷言辞太过激切,所以才未入第三等,被置于第四等。

两兄弟同时取得如此成绩,都有宰相之才,是当年科举考试中最璀璨的一对双子星:“今岁召制科,诸士为苏轼、苏辙最有声望。——韩琦”

后来苏轼成了北宋的文坛领袖,以一己之力扛起了宋词的半壁江山,给后世留下了名作无数。苏辙也是北宋上响当当的人物,官拜宰相,留名青史。

而苏轼和苏辙两兄弟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绩,断然离不开他们的父亲苏洵这个幕后的功臣。

当然,苏洵不止是一个成功的父亲,他个人的成就也让人不能忽视,在文章上的成就极高。

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同样是唐宋八大家之列,世人称他们为“三苏”,堪称北宋一大佳话,数千年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

王辟之所作的《渑水燕谈录·才识》有记载:“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也。”

从苏洵一家,看有其子必有其父,父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一,身为好父亲的苏洵,同样有一个好父亲

苏洵之所以会成为一个好父亲,可能是从他的父亲那里学来的。苏洵的父亲苏序,虽然只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但因为自小也读过一些书,深知做人的道理,性情十分柔顺,简单和蔼、豁达大方,和什么人都能相处的十分融洽。

苏洵曾对自己的父亲苏序有过这样的描写:“性简易,无威仪,薄于为己而厚于为人。与人交,无贵贱皆得其欢心。见士大夫曲躬尽敬,人以为谄,及其见田父野老亦然,然后人不以为怪。

而这一位简单而又不简单的农民,在教孩子方面更是颇有心得,苏洵曾经讲过:“知我者惟吾父与欧阳公也。

据传,苏洵的哥哥苏澹高中进士,传来喜报时,苏序还在村口下棋,非常的淡定,丝毫不见有什么欣喜之意,下完后才醉醺醺地骑着毛驴颠回家。

苏序的大方旷达,以及他对科举考试认识清醒的态度,对儿子苏洵乃至孙子苏轼、苏辙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苏序虽为农民,却有着不同于农民的长远眼光,极为重视子女的教育,他懂得因材施教的道理,所给按照苏洵和他那两位哥哥苏澹、苏涣不同的性情,分别给三人安排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他极为了解自己的孩子,三人各不相同,尤其是最小的苏洵最为特殊,所以对于苏洵自小的“不务正业”,苏洵也能理解。

从苏洵一家,看有其子必有其父,父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苏家是眉山小有名气的家族,经济实力向来不错,加之父亲还在,没有养家之累,所以苏洵出生后便一直过着衣食无忧的富裕生活,所以他在青少年时代对李白和杜甫那般游历天下的生活颇为神往,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苏洵开始读书,学习断句、作诗文,但还没有学会就扔下了家里的书本,终日四处游玩。

之后他游行天下,几乎走遍了大江南北,苏洵的二哥苏涣曾经问他:“三弟啊,你游历了那么多的名山大川,能不能写点文章,让我看看这纸上山川如何雄秀奇美啊?”

当时可是真的把苏洵难住了,他虽然走了很多地方,自觉得满肚子都是锦绣河山,但一直没有好好的读书,全然不知道如何将它们吐到纸上,画也画不出,写也写不了,急得满头大汗。

而旁人看见苏序对苏洵的两位哥哥读书之事“教训甚至”,而对苏洵却一直听之任之,便对此极为好奇,屡屡追问,苏序只答道:“非忧其不学者也”

苏序全然不似其他父亲那般死板,他明白读书要“务知大义”的道理,不能读死书、死读书,要做活学问,他觉得苏洵去游历名山大川,访友拜师,同样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也能开拓眼界。

而苏序这位父亲对自己的儿子本来充满了信心,他素来知道苏洵的聪明才智,只不过是不擅长科举考试那一套诗赋、记问的学问罢了。

从苏洵一家,看有其子必有其父,父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苏序知道强扭的瓜不甜,让严重偏科的苏洵为了考试而去学不擅长不喜欢的东西,其收益注定是极低的。

况且他很明白只要苏洵下决心苦读,必然能够“大究六经百家之说”,并不担心苏洵会庸碌一生,

再加之苏序本身对科举考试的态度就很淡泊,并不想用科考来束缚苏洵,而这恰好给了苏洵极大的发展空间。

所以面对苏洵迟迟不发奋读书的情况,苏序才会一直“纵而不问”。

后面的事,果然不出苏序所料,苏洵是真正的“不鸣则以,一鸣惊人;不飞则以,一飞冲天。”

苏洵不负父亲众望,一举成为了当世的文章大家,留下了“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的佳话

从苏洵一家,看有其子必有其父,父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二,一边刻苦努力学习,一边细心教导孩子

北宋明道元年(1032年),苏洵母亲史氏病故后,在加上程夫人为苏洵生下的长子景先慢慢长大,原本还算宽裕的家庭一下子就陷入了困窘。

苏洵第一次感受到了家庭的压力,幡然醒悟的他终于开始用心读书:“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但是毕竟时间太晚,已经落后于同龄人太多,再加上苏洵和大都聪明人一样,自持聪明,他觉和他同辈的人,都不见得比自己高明,以为读书没有什么难度,所以一开始学习的时候,态度极为不认真,所以自然难以取得什么重大的成绩。

直到北宋景祐二年(1035年),苏洵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失败后,痛自检讨。知耻而后勇他读书更为刻苦努力。

他甚至搬出了几百篇自己的旧作细读,不禁喟然叹道:“吾今之学,乃犹未之学也!”愤然将这批旧稿,一把火烧个干净,并决心取出《论语》、《孟子》、韩愈文来从头再读,并发誓读书未成熟前,不写任何文章,好几年的时间,苏洵每日都端坐在书斋里,苦读不休。

这一年苏洵27岁,此时的苏洵才算是真正的奋发读书。

所以欧阳修为他所作的墓志铭,以及张方平所作的墓表,众多史料中皆言:“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

次年,在苏洵继续发奋读书的同时,程夫人为他生下了第二个儿子,就是家喻户晓的第一才子苏轼。

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苏洵再次参加科举,虽然再次落榜,但他丝毫不气垒,只是返回家中,继续闭门苦读。也是在这一年,他的长子景先早夭,年仅八岁,幼子苏辙出生。

从苏洵一家,看有其子必有其父,父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苏洵居家竭力苦读,考究古今治乱得失,感觉闭门造车已经难有进步,便出门进行了一段时间不长的游学。

他先是到了哥哥苏涣的任所阆州探望哥哥,看到哥哥治理地方成绩很好,心中颇受感动。之后又东下出夔州巫峡,顺流而到荆州,游学各地,结交了很多有学问的师友,增加了不少见闻和人生经验。

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苏洵再次回到家中读书,继续考究古今治乱得失,并正式开始教授苏轼和苏辙两兄弟读书。

苏轼在《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一诗中所写的:“君少与我师皇坟,旁资老聘释迦文。”便是描写的自己在家以父为师时的事情。

这此句话中不难看出苏洵对道释经籍也有所研读,确实,苏洵不仅是自己信奉道教思想,经常游道观,交道士,还一直带着儿子一起读道教经典,甚至给两个儿子找了个道士老师—张易简。

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苏洵开始了自己长达八年闭关家中的苦读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一边刻苦读书,一边精心培养、教导自己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

在这长达八年的闭关岁月里,苏洵潜心研究儒家的六经和百家学说,通过考证古今太平与动乱、成功与失败的变迁,考察圣贤们遭遇的挫折、顺利,出仕、退隐的原因,并从中总结人生道理,获取思想精华。

据欧阳修所作墓志铭中所言,在这段时间里,苏洵文思敏捷,顷刻之间下笔千言,文章纵横驰骋,思路开阖自如、细致入微。也是在这段时间里,写出了《六国论》、《心术》等千古名篇。

此后的苏洵便成了世人眼中大器晚成的代表人物,可能也正是因为表现出来得晚,所以他学到的东西极为精深深厚。

去到京城后,大家都称他为“老苏”,一时之间,年轻人、求学者都尊崇他的贤能,学习他的文章,将其当作典范来效仿。

曾巩曾评其文章曰:“其文言当世之要,颇喜言兵,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

从苏洵一家,看有其子必有其父,父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当然,在这段日子里,苏洵对两个儿子的教育也没有落下日程,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苏洵可能是从自己的父亲苏序哪里学到了经验,他教导孩子的方式,堪称是世人的典范。

他以自己在学习中总结到的求真务实的学术思想和探源溯流的应考能力,对两个孩子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苏轼曾在《答任师中家汉公》)一诗中讲述过这段从父学习的日子:“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

苏洵教孩子,极为重视“言传身教”这四个字,他让孩子们学什么,自己就会跟着学什么,他学习看书的时候,也会让苏轼苏辙两兄弟在一旁一起,尽管两个孩子还小看不懂,他也会将自己总结出东西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口述给孩子听。

苏轼所在的《答任师中、家汉公》一诗,便是在讲父亲苏洵闭户专心读书,精心教导自己和弟弟的日子,“先君昔未仕,杜门皇祐初”。

我昔家居断还往,著书不暇窥园葵”(苏轼诗《送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我时年尚幼,作赋慕相如”(见《答任师中、家汉公》)、

“念昔各年少,松筠閟南轩。闭门书史丛,开口治乱根。”(苏辙诗《初发彭城有感寄子瞻》),

都是在讲兄弟二人在父亲苏洵的影响下的心态和感受,立志读书习文向汉朝大文人董仲舒、司马相如看齐学习。

从苏洵一家,看有其子必有其父,父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三,携子游京名满天下,文章大家千古流芳

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屡试不中的苏洵终于遇见了他人生中的伯乐,张方平来到成都访贤,想向朝廷举荐蜀中才士。

而此时已经文名极盛的苏洵自然成了最合适的人选,而苏洵想要入朝为官,最好的办法也是通过张方平举荐,所以两人一拍即合。

在友人告诉苏洵张方平已举荐他了之后,苏洵还特地写了一篇《上张益州书》:“数百里一拜于前,以为谢者,正为此耳。”到成都拜见张方平。

两人初见时,张方平便发现苏洵是一个比较沉静的人,交谈之后,更是发现苏洵果然是“博物洽闻”的大才,认为他的文章变化莫测,气势雄浑:“如大云之出于山,忽布无方,倏散无余,如大川之滔滔,东至于海源。

由此张方平给了苏洵极高的礼遇,专门为他设了一个座位,供与苏洵交谈之用,而这一座位不再用来接待其他宾客。

他们两人时常在一起纵论古今治乱,品评一时人物,意见每每不谋而合,互相视为知己。

在后来为苏洵所作的《文安先生墓表》中,还曾评价苏洵的文章为“左丘明《国语》、司马迁善叙事,贾谊之明王道,君兼之矣!

从苏洵一家,看有其子必有其父,父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只可惜张方平为苏洵给朝廷写的推荐信石沉大海,一直没有得到回复,张方平只好对苏洵说:“远方不足成君名,盍游京师乎?

恰好第二年朝廷诏礼部贡举,苏洵便接受了张方平的建议,张方平主动给苏洵父子三人准备好了鞍马行装,派人送他们父子入京。甚至还特意给自己京中的好友欧阳修写了信,推荐苏氏父子。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苏洵并没有参加这次考试,反倒是苏洵的两个儿子同时中举,一门同中两进士,轰动了京城,而这一年,苏洵四十八岁,苏轼二十一岁,苏辙才十八岁。

之后的短短一年时间里,三苏的文章便刷爆了京城,极为受人推崇,每每有新作,立即就会传开,韩琦盛赞苏洵的文章是“贾谊不能过也。”的传世之作。

欧阳修也评其为:“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

当时有谚语说:“苏文生,吃菜根;苏文熟,吃羊肉。”就是在说,只要精熟三苏的文章,就能登科及第,享有富贵,足见三苏文章受世人重视的程度。

苏洵这位成功的父亲,文坛的大佬,一时之间可谓是风头无两,成为京城众多名人高官的座上客,时常出入达官贵人宴会之间,王公大人们争相求见他。

有感此情此景,苏洵的万般思绪最终只化作一句:“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从苏洵一家,看有其子必有其父,父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据王水照《新选新注唐宋八大家书系》统计,苏洵论辩文与杂文的比例为六比一,而字数之比为十比一,前者字数约有七万字,后者则只有七千字。可见他生平所作大多都是议论文。而议论文最重要的就是要站稳跟脚,把道理说透,让人没有办法反驳,显然,苏洵做到了。

他的文章大都采用纵横家的手法,“吾取其术,不取其心”一句,就是在说汲取纵横家的雄辩手法,不学习他们的为人。

不论文章长短,百字或者千言,也不管文章内容,议政还是议兵,议经还是议史,苏洵都会精心布局文章结构,构思出工整严谨而又富于变化的形体。

他的用词用句,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珍宝,既古朴凝练,又生动形象,妙语连篇,内涵丰富,使人读了便深感回味无穷。

苏洵提倡学习古文,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

苏洵一生有《六国论》、《权书》、《衡论》、《几策》等名作流传于世。成为了唐宋八大家之中唯一一个满意进士出身的存在,当然也是官职最低的八大家之一。

当然,苏洵一生最为人称道的还是教子有方,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老爸,以一己之力打造了堪称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文学豪门——苏家。

可见父亲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其子必有其父。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