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简介_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笔下的人物真是什么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简介_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笔下的人物真是什么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2-09 19:29:19
阅读:

《西游记》的作者到底是谁?你一定会说:这有何难?我们小学就考过啦:吴承恩呗!

不错,所有的通行版本和教材都告诉我们,《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可其实这是个权宜之计。这部伟大作品的作者到底是谁,学术界至今也不能确认,既然吴承恩一说流传已久,就暂且沿用吧!

同学们可能觉得不满足、不理解。这么有趣的书,又是经典名著呀,作者竟然不署名,照你这么说,可不让吴承恩白白捡了便宜,流芳百世么!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不一定是吴承恩,来了解下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吧

咱们的初中教材里有《范进中举》这一篇,它是选自清代早期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其中有个情节:和范进一同赶考的,有个叫魏好古的人,在考场里,他交了卷子之后,还想施展一下才华,请求考官考一考自己诗词歌赋。考官怎么说呢?考官变了脸,道:“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像你做童生的人,只该用心做文章;那些杂览,学他做甚么?况且本道奉旨到此衡文,难道是来此同你谈杂学的么?看你这样务名而不务实,那正务自然荒废,都是些粗心浮气的话,看不得了!左右的!赶了出去!”(出字幕)诗词歌赋,今天我们认为是正经文学吧,当年考场上那叫做“杂学”。小说在那时更是如此。小说这个名字的得来,就取自“大道”的反面,大部分是街谈巷议、稗官野史、传奇杂说,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只可用来消遣。因此,高手写了小说,并不会以此为荣,在朋友圈里发表了显摆,这完全不是什么荣耀的事情,反而容易招来“不务正业”的批评。所以,小说作者们通常仅仅标上别号,不留真名。比如,另一部明代经典小说,今天被学者们认为是《红楼梦》出现的前奏的——《金瓶梅》,它的作者是“兰陵笑笑生”,到底是谁呢?许多专家搜寻过、考证过,可直到今天也不知道。清代《西游记》的重要版本《西游证道书》,是黄周星所撰写的。可是,无论是他自撰的墓志铭,还是他的朋友为他作的传记,洋洋数千言,对此事却绝口不提。

老师看过一位叫李天飞的研究者所写的关于《西游记》的书,里面引用了这样一部书,讲得很生动,这里借来给大家说说。他在研究中古代朝鲜有部书,叫做《朴通事谚解》,意思就是“跟朴通事学汉语”,里面都是些常用的汉语对话,也有假设的说话人。里面有一段对话是这样的:

小明:“我们两个买文书去。”

小刚:“买什么文书去?”

小明:“买《赵太祖飞龙记》《唐三藏西游记》去。”

小刚:“买书买四书六经也好,既读孔孟之书,必达周公之理,要那些平话做什么?”平话,是说书人的脚本,也是明清小说的前身。

小明:“《西游记》热闹,闷时节好看。”

这本朝鲜的汉语小册子成书时间约在元末明初。从这里我们至少可以知道两点:第一,《西游记》在当时,是解闷消遣的书籍,就像咱们上下学途中刷会儿网络小说一样,谈不上是什么名著,更绝不会进入“中高考必考书目”里。那会儿的必考书目是四书五经、孔孟之书。第二,《西游记》的成书是个渐进的过程,所以,它不可能是由一人独立写就的,这一点和《红楼梦》《儒林外史》不同。《唐三藏西游记》的原貌我们是看不到了,但这本《朴通事谚解》中引用了一段,是车迟国斗法的情节,和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差不多。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不一定是吴承恩,来了解下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吧

以上一段,我们可以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古代小说的地位和意义与今天大不相同,它和经典无关,更多是用来消遣的。至于为何今天有许多成了经典与“必读”,则是因为时间推移,人们对世界、对文学的看法不同了。

第二,《西游记》的成书,不是一个人、一次写成的。而是在流传的岁月中,不断有感兴趣的作者进行增删改动。当然,最后很可能有一位高手统稿,写成定本。是谁呢?现在还不能确认。它成书于明代中晚期。在目前所知最早问世的版本里,它只署名叫“华阳洞天主人校”(可出字幕),可是这位“华阳洞天主人”到底是谁,我们也不得而知。

好了,那么吴承恩是如何成为《西游记》作者的呢?在寻找《西游记》作者的过程中,吴承恩还不是第一个乱入的。更早人们传说它是元代的全真七子之一丘处机写的。丘真人的确有一本《西游记》,但多几个字,叫做《长春真人西游记》。这个故事,在《射雕英雄传》里也有。丘处机从中原出发,千里迢迢跑到西域去见成吉思汗,“一言止杀”,劝说大汗不要滥杀无辜。后来,这段经历被他的弟子写成了书,就叫《长春真人西游记》。显而易见,这内容和唐三藏去西天取经毫无关系。但因为丘处机太有名了,人们又模模糊糊听说他有个《西游记》,于是纷纷认为,市面上流行的小说《西游记》就是他写的。直到清代一位叫钱大昕的学者,从《道藏》里把这部《长春真人西游记》抄出来传播开,丘处机写了《西游记》的谣言才被粉碎了。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不一定是吴承恩,来了解下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吧

看到了吧,对于常常不署名的古代小说而言,有时候就是这么容易以讹传讹,张冠李戴。

到了乾隆年间,有人在明代天启年间的《淮阴府志》中发现了一条记载。《淮阴府志》是一部地方志,就是记载某一地方的历史、风土、名人等内容的书籍。里面有这样一条内容:

吴承恩:《射阳集》四册( )卷、《春秋列传序》、《西游记》。

就是凭这一条证据,大伙儿就传开啦:原来《西游记》是吴承恩写的啊!一传十,十传百,大家还纷纷给这个吴承恩找写《西游记》的理由。到了民国时期,鲁迅、胡适等大牛看了,也信了。这样,1949年建国后出版的《西游记》,就都署名为吴承恩。

吴承恩就是这样成为《西游记》作者的,就凭一条证据,本来已经不牢靠,何况这仅有的一条证据,现在也被研究者证明基本上就是误会了。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不一定是吴承恩,来了解下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吧

在离吴承恩时代不远的明末清初,有个大藏书家,他曾给自己的藏书编写了一份目录,正好,就包含了吴承恩《西游记》。可是,在分类上,他是把这本书分到了“地理类”,而不是“小说”。文体不一,怎么可能是一本书呢?

这是一个证据。另外,还有研究者发现,今天我们常见的这百回本《西游记》中,“承恩”二字用得非常随意。比如说:第7回里有“偷桃偷酒游天府,受箓承恩在玉京。”第9回的标题干脆就是“脱难江流来国土,承恩八戒转山林”。八戒可不是什么太光辉的人物啊……这里头有个古代文化的常识,明清人对避讳是非常讲究的。不仅皇帝的名字要避讳,一般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都要注意不能带出名字来。《红楼梦》里,林黛玉的母亲名为贾敏,黛玉幼年读书时,每当写到“敏”字,都要缺一笔,这就是避讳。更讲究的人甚至要“自讳其名”。在这样的文化里生活的人,很大概率是不会在笔下如此随意地写出自己的名字的。

还有第三个证据,这儿简单提一句,吴承恩的父亲是入赘,就是倒插门,这在古代并不是很光彩的事情,小说中却多次写到倒插门,特别是猪八戒。假如《西游记》是吴承恩写的或者是最终改定的,你想想,他能不想招儿美化一下吗?

有了至少以上三个证据,我们实际上基本可以排除吴承恩是《西游记》的作者了,哪怕是完善改定,都不一定包含了他的功劳。可是呢,到目前为止,除吴承恩之外,人们还提不出第二个可能的候选人来。而对于这么一部有趣的奇书,读者们又太希望能有一位创作者寄托他们的崇拜之情了吧,所以就暂时这么沿用下来啦。同学们考试复习时,还是要记得哦。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不一定是吴承恩,来了解下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吧

在《西游记》的创作过程这个问题上,今天的研究有什么样的新结论呢?今天的研究者们大多倾向于说,它不是一人、一次性写成的。认识到这一点,《西游记》中有些前后不一致的地方,也就能够解释了。比如,文殊菩萨的狮子精,在乌鸡国出现了一次,在狮驼岭又出现了一次。同一个妖精作乱两回,如果作者是同一人,要么是不可原谅的疏忽,要么是他故意的安排。可有什么理由要这么安排呢?我们暂时找不到。更大的可能是出自不同作者之手,而统稿人又没有那么仔细,大意过去,就这么定稿了。还有前面提到的那个大疑问:为什么齐天大圣闹天宫时很厉害,取经路上就大不如前呢?还是引述前面提到的李天飞研究得出的观点。那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百回本《西游记》实际上是由两部分拼接而成的,这两段故事的渊源就不同。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更多的来自于东南沿海的民间传说,取经路上的孙悟空经历才是由唐玄奘取经的事迹慢慢演化而来的。在故事的流传过程中,在一代代说书人、杂剧创作者以及小说作者与读者的互动中,这两个故事体系因为一只神奇的猴子链接在了一起,成为了今天我们熟悉的样子。

这也就造成了小说涉及的知识面极为广博的情形。有些情节来源于唐代传奇,有些来源于民间传说,有的起源于历史上真实的玄奘取经奇遇,有佛教、道教、儒家的神佛与道理,甚至还有西方传入的基督教!那是一群脑袋里充满着奇趣与活力的作者啊,正是作者社会职业和知识背景的多元,才造就了奇书《西游记》!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