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乌台诗案》_乌台诗案的受害者

《乌台诗案》_乌台诗案的受害者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3-02 23:59:26
阅读:

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也就是公元1079年。

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说苏轼调任湖州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

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

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

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

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是北宋影响最大的一场文字狱。

文坛八卦:“乌台诗案”的三大原告

图片来自网络

被告方苏轼一贬再贬,最后贬到了当时还是鸟不拉屎的海南儋州。

当然这也催生出了最强形态的苏轼,仕途坎坷的他在文化上简直进行了究极进化。

苏轼一跃成为两宋乃至现在,最有魅力的文人之一。

这些暂且按下不表,今天主要来挖一挖乌台诗案的三大原告。

这三个原告不免有点趋炎附势,但他们中也不乏惊才艳艳之辈。

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

元丰二年三月,苏轼由徐州贬谪到湖州。

按照惯例,写了《湖州谢上表》。

就是总结自己之前的工作,以及计划一下之后的工作,再感谢一下皇恩浩荡就得了。

但是因为对王安石新法有所不满,就在上表中吐槽了几句: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发发牢骚本来无可厚非,非得作死写在上表中,自己埋下了一颗雷。

六月,何正臣把这句敏感的话摘出来,给苏轼扣上“愚弄朝廷,妄自尊大”的帽子。

乌台诗案就此拉开序幕……

其实抛开乌台诗案,何正臣是个“好同志”。

何正臣从小颖悟过人,被誉为神童。

踏入仕途也很顺利。

8岁的时候,他就应童子科御前诵九经,皇赐授童子出身,接着一路开挂升级。

25岁童子科试列榜首;26岁乡试前五,考中举人;27岁参加会试,考中进士。

之后陆续任郡州司法参军、袁州军事判官、吏部侍郎、金殿诏命传胪、宣州知府等官职。

何正臣在当时混得很好,人脉很广。

嘉祐年间,何正臣要回老家,宋仁宗还专门写了首诗《赐神童何正臣还乡歌》赠送。

丞相王安石、安抚使王校理、太史黄山谷均赋诗相赠,誉为神童正臣。

何正臣虽然也是很有才华,但可能心思全部用在政治上了,并没有留下太多诗词。

仅有的几篇诗词,也多是官场唱和之作,比如这首《送程给事知越州》

立京金城漳海边,从来经制祗茫然。

一千里候无宵警,十万人家自晏眠。

异域早闻回陈马,将车从此罢楼船。

功成事往翻然去,用舍如公信可贤。

文坛八卦:“乌台诗案”的三大原告

图片来自网络

御史中丞李定

苏轼被扣上“愚弄朝廷,妄自尊大”的帽子之后,御史中丞李定继续火上浇油。

列出了苏轼四大可废之罪。

一是怙终不悔,其恶已著;

二是傲悖之语,日闻中外;

三是言伪而辩,行伪而坚;

四是皇上修明政事,怨己不用。

条条要把苏轼置于死地。

李定是王安石的学生,也是他忠实的追随者。

进士及第后,正赶上王安石变法,作为坚定的变法派,李定在仕途上一度走得很平稳。

后来司马光上台,李定失势,开始被贬,最后谪居当滁州。

李定其人呢,像是苏姓的克星,不止把苏轼差点置于死地,还把苏舜钦坑了一把。

苏舜钦可不是一般的人物,祖父苏易简做过宰相,其父也官至司局级。

而苏舜钦本人26岁高中进士,岳父杜衍刚被提拔为宰相。

当时的名流范仲淹、韩琦、欧阳修都很看重和推崇苏舜钦。

那年,苏舜钦担任进奏院提举,虽然不是副部级,但也算是厅局级一把手。

当时汴京有举办赛神大会的习俗,每年这个时候,京师各部门都会举办盛大的派对。

领导与下属一起喝酒,一起唱歌,一起腐败。

文坛八卦:“乌台诗案”的三大原告

图片来自网络

苏舜钦这个部门自然也不落后,但是经费不够怎么办?

院里有的是废纸,苏舜钦组织人手把废纸卖了,可是钱还是不够。

苏舜钦大手一挥,说,咱们AA吧,并率先出了十贯。

为了助兴,苏舜钦不仅邀请了京城里的名人雅士,还找来了几个歌妓。

当时李定是太子中书舍人,主动出份子钱,死皮赖脸想要参加这次派对。

可是苏舜钦实在看不起李定,就直接拒绝了。

李定官虽然不大,但是心眼可不小。

他发挥想象,添油加醋地举报苏舜钦“公款吃喝、公然狎妓,腐化堕落,带坏了民风”。

最后这事闹得越来越大,苏舜钦落了个“监守自盗”的罪名,黯淡退出历史舞台。

李定其人呢,也因为一向的小人行径,一直不讨喜。

可能也就剩下一个优点,就是清廉。

监察御史里行舒亶

光凭何正臣和李定还不足以搞倒苏轼,凑巧,《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出版了。

监察御史里行舒亶(dǎn)经过四月潜心钻研,找了几首苏轼的诗: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山村五绝》其四

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

——《八月十五日看潮》其四

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

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

斜风吹帷雨注面,先生不愧旁人羞。

任从饱死笑方朔,肯为雨立求秦优。

眼前勃溪何足道,处置六凿须天游。

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

……

——《戏子由》

舒亶说苏轼这几首诗讽刺青苗法,皇帝也不如尧舜英明。

文坛八卦:“乌台诗案”的三大原告

舒亶画像、来自网络

舒亶也算得上才华横溢, 24岁的时候就在礼部考试中获第一名。

之后舒亶也做了不少出彩的事,比如宋夏疆域划分。

他曾出使西夏,划分宋夏疆界。

在途中,他曾填了一首《菩萨蛮》,只是有点舍不得与朋友分别,没有半分害怕。

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

去住若为情,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

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因为刚刚交战过,边界双方守军杀气腾腾。

舒亶单骑进入西夏阵营,向对方宣示朝廷旨意。

西夏领将的钢刀架在他颈上,他都神色自若,慷慨陈词。

建功后舒亶升奉礼郎,后又参与更多的朝廷政务。

王安石变法开始以后,舒亶积极推行变法,很快成为中坚力量。

舒亶写了不少支持变法的词,比如这首《浣溪沙·和仲闻对棋》

黑白纷纷小战争,几人心手斗纵横。

谁知胜处本无情。

谢傅老来思别墅,杜郎闲去忆鏖兵。

何妨谈笑下辽城。

文坛八卦:“乌台诗案”的三大原告

图片来自网络

元丰六年,舒亶得罪了尚书省,再加上皇帝不待见,就被炒了鱿鱼。

42岁的舒亶黯然回乡,他迁居于鄞县的月湖畔,名其居曰“懒堂”。

这时候他是孤单的,而他的孤单也只好说给妓女听。

江梅未放枝头结,江楼已见山头雪。

待得此花开,知君来不来。

风帆双画鹢,小雨随行色。

空得郁金裙,酒痕和泪痕。

——《菩萨蛮·别意》

绍圣元年,53岁的舒亶被起用为官。

再次入京后已是物是人非,不由得对自己的身世感到孤独和凄凉。

于是给远方的朋友填了首《虞美人·寄公度》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

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文坛八卦:“乌台诗案”的三大原告

图片来自网络

纷乱的政治斗争中,舒亶也不过是任人摆弄的棋子而已。

乌台诗案可以说是舒亶一生的污点,不过他的才华也不容忽略。

煽风点火的小丑

何正臣、李定、舒亶把罪名罪证都整理的差不多了。

国子博士李宜之、宰相王珪等人也纷纷跳了出来,煽风点火、落井下石。

祸不单行。

苏轼不支持变法,但是也不属于守旧派,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不合时宜”

于是在他下狱以后,此前和他一块喝酒唱歌的狐朋狗友也大都站在他的对立面。

幸亏宋神宗本来就没有杀苏轼的意思。

王安石上书的“圣朝不宜诛名士”又给了神宗一个台阶,便把苏轼放了。

苏轼出狱以后,长出了一口气,得意的写了首诗: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休官彭泽贫无酒,隐几维摩病有妻。

堪笑睢阳老从事,为予投檄到江西。

——《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