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_乌台诗案的实质

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_乌台诗案的实质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3-04 06:14:26
阅读:

宋朝熙宁元年,也就是公元1068年,在宋神宗支持下,王安石开始对北宋政治、经济等各领域进行改革,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王安石变法触动了以大地主为主的朝中大臣的根本利益,因此得到了这些人的激烈抵制和反对。变法失利后,又从事改制。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三月,苏轼由徐州调任湖州。为此,他依照旧例,给皇帝写了《湖州谢上表》,意思大概是说作为人臣,实在无政绩可言,但是皇恩浩荡,还是继续任用着我。也许是文人意气使然,在后面,苏轼夹了几句话:“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因为客观环境限制,古人写文章的时候,在遣词造句上总是十分小心谨慎,力求既能表辞达意,又要说明本意。加上文人每天的主业就是摆弄这些文字,本来对文字就比较敏感,何况苏东坡是大文人,写词、作文原本就十分讲究,每个字、每句话有的放矢;那时的读者对此也已经习以为常,因此本能地想要在字里行间搜寻出表面文字背后掩藏着的深刻涵义。

当时还有一些深刻的社会背景,也使苏轼这两句话引起了某些御史(御史,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纪检委委员)们的高度关注。

王安石变法时,变法派和保守派斗争十分激烈,保守派认为变法派无事“生事”;“新进”则是指王安石引荐的个别品质低下的新人。

于是,“新进”、“生事”这些原本很稀松平常的字眼,这时却几乎成了保守派对变法派攻击的专有名词。

这年六月,一个监察御史摘引“新进”、“生事”等词语,以“愚弄朝廷,妄自尊大”提请整个御史台弹劾苏轼。

当然,如果仅凭《湖州谢上表》里的一两句话,就认为苏轼“愚弄朝廷,妄自尊大”,或许有点牵强附会。可恰在这时,苏东坡的一本《元丰续填苏子瞻学士钱塘集》也适时出版了,这给御史台那些新进急需表现的新人提供了一个绝佳良机。他们经过四个月的钻研,终于找出了苏轼许多首诗作里许多“犯忌讳”的词句,上奏朝廷,称苏轼“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渎谩骂。”

苏轼在湖州任上得到消息以后慌做一团,整个太守官衙上下人等乱成一片;家人听说此事后,直接把苏轼与朋友的来往书信、手稿全部烧毁了;据说,苏轼当时还打算自杀,被属下通判劝住。

就在这时,皇上派来的钦差到了。钦差是以皇上的一份普通文书传唤苏轼进京的。文书是普通文书,内容也波澜不惊。但是,这并不能证明什么。从古自今,许多惊涛骇浪就是以最高统治者的一纸普通文书,或者是以很平和的语言召唤开始的。而现实总是让你猝不及防,结尾也定然会让你刻骨铭心、心有余悸。苏轼尽管算不上一个政治家,但毕竟出身官宦,又在官场浸淫多年,他不会不懂得这个道理。

果然,苏轼一进京,就立刻被逮捕了。从当年八月到十月,御史台审了苏轼将近三个月,也在苏轼许多词作里找到了大量对他不利的证据,苏轼也写了数万字的交代材料,承认他对新政不满。御史台由此认定他诽谤新政事实成立,证据确凿,罪名清楚。

如果按照御史台的意见,那苏轼将必死无疑。接下来发生什么,我们也可以想得到:抄家灭门,诗词书稿全部焚毁,苏洵、苏轼、苏辙“三苏”或许只在历史上有过些许痕迹,就像有些游人在某地留下“到此一游”的痕迹一样,但他们的锦绣文章绝对不可能流传下来------特别是苏轼这位旷世奇才所写的那些妙趣横生的绝世文字,我们后世恐怕再也看不到了!

(后文还有,明天再发)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