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十分擅长写边塞诗_唐代边塞诗人及代表作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十分擅长写边塞诗_唐代边塞诗人及代表作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4-07 01:45:48
阅读: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边塞诗十一边疆的军旅生活或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歌。汉魏六朝时期就已发展成型,譬如曹植的《白马篇》就是一首很成熟的边塞诗。一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将军中健儿的风采志气刻画地淋漓尽致,读来令人热血沸腾!

不过在唐代以前,边塞诗只能算是一个小类,唐代之前的边塞诗数量加起来也仅仅两百多首。直到盛唐时期,边塞诗才盛行诗坛,成一大派,涌现了很多以边塞诗闻名当世 的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卢纶等等。边塞诗名作层出不穷,其中很多名句流传千百年至今仍然脍炙人口。

唐诗中最短的一首边塞诗,以小见大,写出了唐朝最强大的时代

其中也有一些边塞诗现今虽不如王昌龄、岑参之作有名,但在唐代却非常流行。比如下面这首无名氏之作,在盛唐时期可谓人人皆知:

哥舒歌

唐·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

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

不敢过临洮。

这首《哥舒歌》本是盛唐时期西北边塞的一首民歌,作者“西鄙人”意为西北边疆人。诗中所表达的也是边境人对唐代名将哥舒翰的赞扬,虽然只有短短20个字,但却将名将哥舒翰的赫赫威名刻画地淋漓尽致。

唐诗中最短的一首边塞诗,以小见大,写出了唐朝最强大的时代

诗意也具备民歌的通俗质朴的特征,很好理解,第一句“北斗七星高”以北斗七星比兴,描绘出了边塞之夜的辽阔壮远之景,同时也是以“高”隐喻对哥舒翰的仰慕。第二句则转为描写哥舒翰的形象:“夜带刀”!带刀做何事可想而知,一副英武善战的形象跃然纸上。

最后两句则从侧面反映了哥舒翰的赫赫武功:自从有了哥舒翰这首边疆,吐蕃的侵略者就再也不敢过临洮牧马劫掠了。颇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气势。

唐诗中最短的一首边塞诗,以小见大,写出了唐朝最强大的时代

哥舒翰是盛唐天宝年间的名将,曾多次与吐蕃作战,人称常胜将军。后来在石堡之战中一举大败吐蕃,以至于数十年间吐蕃不敢越境劫掠。这首诗所赞扬的正是哥舒翰威震吐蕃的功绩。

可惜的是哥舒翰一代名将却晚节不保,死的极为窝囊。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史思明叛军势如破竹一路打到潼关,潼关是长安最后一道防线,哥舒翰临危受命镇守潼关。原本哥舒翰对形势的判断是,叛军势大且锐气极盛,只宜据险而守不宜出战交锋。

唐诗中最短的一首边塞诗,以小见大,写出了唐朝最强大的时代

但唐玄宗却多次下旨逼迫哥舒翰出关平叛,哥舒翰无奈之下只得“恸哭出关”,最后果然一败涂地,常胜将军的威名在此战中也付诸东流。此战之后潼关失守,哥舒翰本人被安禄山俘虏。诗圣杜甫就曾在《潼关吏》中感慨道:“谨嘱关防将,慎勿学哥舒”,便是说的此事!

被俘的哥舒翰毫无一代名将的气节,竟然跪伏在安禄山脚下乞罪,还称“肉眼不识陛下”!哥舒翰的屈节求生并没有为他换来生存,不仅丢了气节毁了名声,而且一年后安史大败逃出长安,领走前将俘虏的唐军将军全部杀害,其中就包括哥舒翰。一代名将,威震西北,惜乎晚节不保,死得如此窝囊!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