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陶朱公和范蠡是一个人吗_

陶朱公和范蠡是一个人吗_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4-17 15:01:07
阅读:

来源:红人文化

陶朱公范蠡:从政治到商业,他的人生为什么如此完美?

范蠡是春秋时代的奇人,他辅佐越王勾践筹划20余年,最终率领越国的军队灭亡强大的吴国,报了当年险被灭国之仇,并且称霸一方。就在他被勾践封为上将军,统帅全国兵马,成为越国的三号人物之时,

他却功成身退,隐姓埋名到异国去经商,他凭借出色的商业头脑,迅速成为地方首富,之后散尽家财再次改名移居,如此先后三次成为首富。他的后代沿用他的方法经商,最终都富甲一方。晚年范蠡自号陶朱公,后世则把陶朱公作为商业的鼻祖进行供奉。

从从政到从商,范蠡的一生几乎都是成功的,他的完美一生离不开他的智慧。

一、不争的人生智慧

老子说:不争而善胜,夫唯不争,故无尤,无执故无失。范蠡是复兴越国的首功之臣,但范蠡不争功,更不争权夺利,而是信奉“夫唯不争,故无忧”理念。因为不争名利,所以越王伤害不了他。

范蠡一生中很多事都体现出他的“不争而善胜”,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生智慧,从大的方面讲,他不与社会争——取之于社会,还之于社会。也许这正是范蠡被后人奉为文财神的原因之一。

二、功成身退的人生智慧

名成功隧身退,天之道,名与功,身之仇,功名就,身寂灭,故道诫之。范蠡乘舟去,道意谦信,不隐身刑剥,是其效也。

吴越战争胜利后,范蠡及时身退。范蠡在离开越国的时候,给文种写了一封信,劝他及时离开,文种不听,对越王勾践存有幻想,仍贪恋着官位,争竞的名利。

范蠡抛弃名利,得以全身而退,而文中却遭杀身之祸。这是他“功成身退”的人生智慧。

三、体察细节的人生智慧

越国君臣设宴庆功,群臣皆乐,唯独勾践面无喜色。

范蠡察此微末,立识大端:越王为争国土,不惜群臣之死,而今如愿以偿,便不想归功于臣下。

从细节处,范蠡察觉到了杀身之祸,而主动逃避。

陶朱公范蠡:从政治到商业,他的人生为什么如此完美?

四、祸福相生相随的人生智慧

“祸兮福所依”祸福相生相随,范蠡深谙此道,最善于在福的顶端看到祸所伏,果断离开。

范蠡到了齐国,在齐国海边围垦种田。齐国聘他为宰相,他有了“不祥”之感:“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在智慧的带领下,他立即离开了齐国,隐藏于陶地。

五、蛰伏待机的人生智慧

范蠡选择陶地也是他人生智慧的体现,陶在古时处于各国之间,是一处与各国都不相干的地方,又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地方,它北临中原,南接吴楚,交通便利,正是个经商的好地方。他就是在这里生活的19年中三致千金。

葛洪《抱朴子·内篇·释滞》:“范公霸越而泛海,琴高执笏于宋康,常生降志于执鞭,庄公藏器于小吏,古人多得道而匡世,修于朝隐,盖有余力故也。何必修于山林,尽废生民之事,然后乃成户?”

六、厚道的人生智慧

传说魏国国王面临一个案子,“群臣一半以为罪,一半以为不当罪”,魏王不能决断,便请范蠡来帮忙。

范蠡先讲了一个故事:“我家中有两块白璧,这两块璧的颜色、质地、直径都差不多。但价格不同,一块值千金,一块值五百金。”王问:“直径与色泽差不多,怎么价格差那么多呢?”陶朱公说:“侧过来看,一块比另一块厚一倍,所以值千金。”

老子主张:“不争”,还主张厚道。老子说:“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含德之厚着,比于赤子。”老子所说的“厚”与范蠡在这里所说的“厚”是一个意思,即忠厚、敦厚。

七、仗义疏财的人生智慧

范蠡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赚了很多钱,但他不当守财,经常仗义疏财,这在古代是不多见的。取之于社会,还之于社会。范蠡仗义疏财的人生智慧,来自于老子的财富观念。

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想想看,这话说的却有道理,那么多富豪破产,又有那么多守财奴,有哪一个能将财产流传至今呢。

陶朱公范蠡:从政治到商业,他的人生为什么如此完美?

八、识人识事的人生智慧

范蠡的人生智慧从他救他的小儿子可见一斑,表现于善于识人用人的人生智慧,也表现了他识事的人生智慧。

范蠡居陶,生少。少子长大后,范蠡次子因杀人而被囚禁在楚国。范蠡说:“杀人而死,该是如此,但身价千金的人不该死于大庭广众之下。”于是就让少子去前往探视,并带上一牛车的黄金。

范黎长子也请命想去,范蠡坚决不同意。长子说:“家有长子,今弟有罪,不派我去,而让少弟去,是我不成器。”,说完欲自杀,夫人连忙说:“派少子去,未必能救次子,而先失去长子,怎么可以这样?”

范蠡不得已派长子去,命其去找庄生帮忙,并叮嘱说:“到楚国后就进献千金给庄生,听任他从事,千万别与他争。”长子出发了,却在路上私积数百金。范蠡长子到楚国后,把信和重金交给庄生。

临别时,庄村告诫说:“你赶快离开,千万别停留,等你弟弟出来后,别问是怎么回事。”长子却没有听从庄生的话而而私自留下,并把路上私积的数百金,分送给其他的自认为能帮上忙的楚国贵人。

庄生家很贫穷,但他以廉直闻名于国内,自楚王以下人民都像对待老师那样尊敬他,作为信义之人,庄生对于范蠡进献的黄金,并无意接受,而是打算在事情办成后再还给他。而范蠡长子并不知其意。

陶朱公范蠡:从政治到商业,他的人生为什么如此完美?

庄生入见楚王,禀告说:“我观察到天上有某星停留在某个位置,表明楚国会有灾害。”楚王平素信任庄生,向他了解解决之道。庄生回答说:“只有德行可以消除。”楚王决定赦免罪犯来消除灾害。

楚国贵人得到消息后连忙给范蠡长子报信。范蠡长子想,既然弟弟可以获得赦免,千金送庄生,不是白白浪费了吗?于是就又重返庄生家。庄生惊讶地问:“你怎么还没走?”范蠡长子回答说:“我听说楚王要赦免我弟弟,特来告知辞行的。”

庄生明白了他的想法,就说,你自己进房内取金子吧。范蠡长子带走了金子,独自欢庆。庄生因范蠡长子的行为感到羞辱,就入见楚王说:“您想以德行消除灾难,可我听见路人都说陶的富人范蠡之子因杀人囚禁在楚国,他家人用重金贿赂王左右之人,因而王不是因体恤楚国而行赦免,是为了范蠡之子 。”楚王大怒说:“寡人虽不德,怎么会因为是范蠡之子就特别照顾?”于是令杀掉范蠡之子后,明日再下特赦令。

范蠡长子呢,自然是带着死讯回到家。母亲和国人都感到悲哀,唯有范蠡独笑说:“我早就知道他弟弟会被杀,不是他不爱他弟弟,是有所不能忍呢!他从小与我在一起,见到我的困苦,为生的艰难,不忍舍弃钱财。而少弟生在家道富裕之时,坐乘完备,并不知财富的来源,因而很容易弃财,不会吝啬。我先前决定派少弟去,就是因为他能舍弃家财,而长子不能。次子被杀是情理中的事,无足悲哀,我日夜在等他的丧讯传来。”范蠡派子救小儿的故事,也被称为“三聚三散”的最后一“散”的故事。

范蠡每到一处都能成名于天下。这位古人,在名利面前,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进退自如,以保全自身为根本,功名富贵的舍得,就在这先聚后散中,表现出人生的智慧,而给后人带来的则是人生哲理的启迪。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陶朱公和范蠡是一个人吗_

    来源:红人文化 范蠡是春秋时代的奇人,他辅佐越王勾践筹划20余年,最终率领越国的军队灭亡强大的吴国,报了当年险被灭国之仇,并且称霸一方。就在他被勾践封为上将军,统帅全国兵马

    经典语录
  • 陶朱公范蠡有什么著作_陶朱公范蠡哪里人

    #对话体脑洞故事# 天下人甲:谁啊谁啊,范蠡谁啊。 天下人乙:没有谁,一个穷小子。 天下人丙:莫欺少年穷啊。我怎么听说他聪敏睿智,胸藏韬略呢。 天下人丁:我还听说这是个疯疯癫癫

    经典语录
  • 陶朱公范蠡救子的故事_陶朱公范蠡哪里人

    范蠡,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及道家学者,师承鬼谷子。生于公元前536年,死于公元前448年,河南人。曾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使越王勾践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因擅长经商,被后

    经典语录
  • 活了88岁的总统世界上_活到79岁去世

    作者:李大奎 (《西施秘史》中的范蠡) 范蠡,春秋时期楚国人,公元前536年出生于宛地,因不满楚国的腐朽统治,转而投奔越王勾践,官拜大夫后,邀请楚宛令文种一起辅佐勾践。 因越王

    经典语录
  • 范蠡帮助越王勾践_勾践手下名将范蠡后来经商后

    范蠡(lǐ),字少伯,华夏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邑(今河南淅川县)人,生于公元前536年,卒于公元前448年,活了88岁。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道家和经济学家。被后人尊称为“

    经典语录
  • 李白则更为豪迈_李白豪迈奔放的诗有哪些

    杜甫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里这般评价李白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造诣之高,无人能及! 豪情万丈的李白,妙笔生花,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世间的风雨为之感到惊叹,连

    经典语录
  • 道教祖天师张道陵_张道陵四大天师

    在前面的几篇文章专门介绍了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信仰(道教)。有许多朋友问为什么道教里面那么多神仙怎么就没有天师——张道陵,由于道教系统十分的庞大和复杂,下属门派分支及其众多

    经典语录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出自老子_天时不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意思

    天化时而应,载景而变势,点路通意,不问时走,却感进退之白昼,定五行之约,伴四季而随风,化雨问路,时走一刻间,音伴万象变。 地载声浮梦,撒四海之摇,折春秋之万形,不问约,不

    经典语录
  • 孔子最重视的是_孔子提倡什么注重什么

    我们知道,作为道家鼻祖的老子和儒家创始人的孔子在关于对“道”的认识,对世界的理解,对人类的理解等很多方面存在很多分歧,导致了道家和儒家两千多年的争论,但是,老子和孔子对

    经典语录
  • 完颜洪烈是金国第几代皇帝_金朝 皇帝

    金世宗完颜雍(1123年―1189年),原名完颜褒,女真名乌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孙,金睿宗完颜宗辅之子,母贞懿皇后李氏,金朝第五位皇帝,1161年―1189年在位,对金朝中期占有相当的重要地

    经典语录
  •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_王安石诗词作品

    ​王安石是北宋年间的人物,他不仅是一名政治家,更是一名文学家,王安石将其政治理想与文学创作进行了一个紧密的结合,王安石一生作品颇丰,流传到现在的诗共有1531首之多。 王安石梅

    经典语录
  • 十句儒家经典名句_

    王船山,即王夫之,湖南衡阳人,字而农,号姜斋,别号一壶道人,是明清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同称明清三大学者。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学界称“船山先生”。 1、天下

    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