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中国古代重视天文历法的表现_历法源于天文,古代天文与历法是一回事

中国古代重视天文历法的表现_历法源于天文,古代天文与历法是一回事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5-06 18:46:05
阅读:

 天文与历法

中国古代非常注重对天象的观测,有很连续、完备和准确的天象记录。古代文人多有丰富的天文知识,在作品中常常写到各种天象,所用的语言与今天不尽相同。根据天文知识编制的历法,在中国古代种类很多,这些都与古人生活息息相关。

一 天文学

中国古代天文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观测天象,二是研制观测天象的仪器和装置,三是运用包括数学在内的各种知识研究和计算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

圭表

圭表是中国古代观测天象的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圭表测影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要观测手段之一。仪征铜圭表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圭表。

浑仪

浑仪,上古时称“璿玑玉衡”,简称“玑衡”。我国古代以浑天说为理论基础制造的测量天体的仪器。最初浑仪的结构很简单,只有三个圆环和一根金属轴。从外至内依次为子午环、赤道环、赤经环。赤经环与金属轴相交于两点,一点指向北天极,另一点指向南天极。

浑象

浑象,中国古代用于演示天象的仪器。与浑仪合称为浑天仪。浑象最早是西汉天文学家耿寿昌创制的,而东汉张衡制造了第一台自动的天文仪器—水运浑象。北宋时苏颂、韩公廉等人在开封设计制造的水运仪象台,是把浑仪、浑象和报时装置结合在一起的大型天文仪器,达到历史上浑象发展的最高峰。

日晷

又称日规,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有多种形式,共同的是都有一根与地球自转轴平行的指针。观察这根指针在指定区域内的投影,就能确定时间。中国最早文献记载《隋书•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于隋开皇十四年(574)发明的短影平仪,为“地平日晷”。“赤道日晷”的明确记载初见于南宋曾敏行的《独醒杂志》卷二中提到的晷影图。

石申

一名“石申夫”。魏国人,战国中期天文学家、占星家。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著有《天文》8卷。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石氏星经》。

《石氏星经》

世界上最古的星表。石申所撰,早已亡逸。相传他所测定的恒星,有138座,共880颗。从唐代《开元占经》中保存下来的石申著作的部分内容看,其中最重要的是标有“石氏曰”的121颗恒星的坐标位置。

甘德

战国时星象学家。所著《天文星占》及《岁星经》,已逸,部分文字为唐《开元占经》等典籍引录,从中可以窥知他在恒星区划命名、行星观测与研究等方面有所贡献。甘德是最早认真观测木星和研究木星的名家,所著的《岁星经》是关于木星的专著。

僧一行(673—727)

本名张遂,唐开元时期(713-741)的重要科学家。创制了黄道游仪、水运浑天仪等大型天文观测仪器和演示仪器。在实测和计算中,一行创造了不等间距的二次内插法公式,这是世界数学发展史上的一项重要成果。一行在比较正确地掌握了太阳在黄道上视运行速度变化的规律之后,编制了《大衍历》,将古代历法向前推进了一步。

郭守敬(1231—1316)

字若思。邢台(今属河北)人。元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其天文学成果,突出体现在他与王恂、许衡等人共同编制的《授时历》中,这部历法是我国古代施行最久的历法。他同时是水利工程专家,提出并完成了自大都到通州的运河(即白浮渠和通惠河)工程。

二 天象

天象即天文现象,这是古代科学家和文学家都很有兴趣的自然现象。科学家观测天象,从而研究它,就有了天文学的发展;文学家观察天象,借助想象的参与,产生了许多瑰丽神奇的文学华章。

星宿

即星座。星空中看起来形成某种形态的任一星群。

二十八宿

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四象

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苍龙、玄武、白虎、朱雀四种动物形象,叫做四象。

东官苍龙

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末夏初夜空的巨龙,故称。

北官玄武

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末秋初的夜空,故称。

西官白虎

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称。

南官朱雀

南方七宿像一只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称。

分野

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做“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做某国或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或某州当做某星宿的分野。

昴(mǎo)宿

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颗星组成,又称旄(máo) 头(旗头的意思)。

参商

“参”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因此常被用来比喻人分离不得相见。

壁宿

指北官玄武七宿中的第七宿,由两颗星组成,因其在室宿的东边,很像室宿的墙壁,又称东壁。

流火

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

北斗

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杓形)的七颗亮星。七颗星的名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它们排列如斗杓,故称“北斗”。根据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极星,故又称指极星。

北极星

星座名,是北方天空的标志。古人认为它固定不动,众星都围着它转。其实,由于岁差的原因,北极星也在变更。周代以帝星为北极星,隋唐宋元明以天枢为北极星。

彗星袭月

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指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

白虹贯日

“虹”实际上是“晕”,大气中的光学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天气将要发生变化的预兆,可是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做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

运交华盖

华盖,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属仙后星。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

月亮的别称

因初月如钩而名银钩、玉钩;因弦月如弓而名玉弓、弓月;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而名金轮、玉轮、冰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冰镜;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名银兔、玉兔、金蟾、银蟾、玉蟾、蟾宫;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名桂月、桂轮、桂宫、玉桂;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名广寒宫、清虚宫;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素娥;因人们常把美女比做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相关知识

【朏】音fěi。每月初三日的月相名,指新月开始生明发光。后又用做农历每月初三日的代称。

【魄】同“霸”,指月始生或将灭时的微光。

东曦

指初升的太阳。古代神话传说太阳神的名字叫曦和,驾着六条无角的龙拉的车子在天空驰骋。

天狼星

为全天空最明亮的恒星。属于大犬座。古以为主侵掠。后以“天狼”比喻残暴的侵略者。

老人星

为全天空第二颗明亮的星,也是南极星座最亮的星。民间把它称做“寿星”。据说北方的人若能见到它,便会吉祥太平。

牵牛织女

“牵牛”即牵牛星,又叫牛郎星,是夏秋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银河东。“织女”即织女星,在银河西,与牵牛星相对。

银河

又名银汉、天河、天汉、星汉、云汉,是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由一千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

文曲星

星宿名之一。旧时迷信说法,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

天罡(gāng)

古星名,指北斗七星的柄。道教认为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颗天罡星、七十二颗地煞星。

云气

古代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即所谓“云龙风虎”。又说真龙天子所产生的地方,天空有异样云气,占卜测望的人能够看出。

占星

把人的出生地、出生时间和星辰现象联系起来以解释人的性格和命运,用天体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运动来解释或预言人的命运和行为。这在中国古代非常流行,中国古代天文学与占星学关系密切。世界上各个文化都有自成体系的占星学。

三 历法

历法即是有关年、月、日的计算方法,它以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为基础。中国古代历法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又对天文学和数学等学科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的计算方法属于科学技术,与普通人远些,但历法成果,从来都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不懂基本的历法知识,很多古书都读不好。

三大历法系统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日,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为一月,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地球绕太阳一周是地球自转一周的365倍多一点,相当于月亮绕地球一周的12次再加11日多一点;月亮绕地球一周是地球自转一周的29倍多一点,不同的计算方法就构成不同的历法。各种历法可分为三大系统,即阳历、阴历和阴阳合历。阳历系统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基础来计算,阴历系统以月亮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基础来计算,阴阳合历则把两种周期加以调和后来计算。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是阳历,中国人又称之为公历,其纪年的起算为假定的耶稣降生之年。中国民间现还用农历,又俗称之为阴历,但它实际上属于阴阳合历。中国古代的历法基本上都属于阴阳合历。

农历

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又叫中历、夏历,俗称阴历。

二十四节气

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每月月首有“节气”,月中有“中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古四分历法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主要使用的历法。这一历法规定:19年闰7次,即19年中共有235个月(19×12+7)。古四分历的出现,标志着阴阳历完成了从不稳定的、带有某种随意性的形态向明确的、规整的形态的过渡。

岁首

夏历以正月为岁首,称“建寅孟春之月”;殷历以十二月为岁首,称“建丑季冬之月”;周历以十一月为岁首,称“建子仲冬之月”;秦历以十月为岁首,称“建亥孟冬之月”。汉初承秦历,汉武帝时改行太初历,以夏历正月为岁首。从此之后,中国历法就以寅月为岁首,一直沿用到现在。

知识链接

【三正】“正”指正月,三正为夏正、殷正、周正。秦汉以前各诸侯国的历法,大体相同,但因正月的不同确定构成三个系统。周正以十一月为岁首,殷正以十二月为岁首,夏正以正月为岁首。三种历法,三种正月,因此得名“三正”。

太初历(三统历)

汉武帝天初元年(前104),确定以落下闳、邓平等人的“八十一分律历”为新定历法,称为太初历。确定一月为29.53086日,一年设立二十四节气,每节气长15.21875日。恢复夏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这一历法后经西汉末刘歆改造,成为三统历,这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历法。太初历仍然为十九年七闰,首次规定以不包含中气的月份定为闰月。

乾象历

东汉后期著名的天文学家刘洪(约135—210)经过20多年的潜心观测研究,在公元206年完成乾象历。乾象历计算出每年为365.2468日,又明确定出了月亮两次通过近地点的时距为27.5534日。一般认为,乾象历是我国古代历法体系趋于成熟的一个里程碑。

大明历

南朝宋科学家祖冲之(429—500)研究完成。规定每年长度为365.2428日,这是我国古代所用的最佳值之一。确定了十分准确的新闰周:391年144闰。这是我国古代得到的最佳闰周。

大衍历

唐代僧一行(683—727)所撰。《大衍历》结构合理、逻辑严密、体系完整,成为后世历法体例的楷模。它提出了许多新算法,把原先仅适合京师的历法,全面推广为真正的全国性历法。

授时历

元代郭守敬等人研究完成,这是中国古代创制的最精密的历法。授时历中考证了七项天文数据,又计算出五项新的数据。在数学方面,授时历的推算中使用了郭守敬创立的新数学方法。

癸卯元历

明朝徐光启和外国传教士受命,结合西方天文理论修订新历法,耗时10年而成。时宪历,在清朝建立后又作了修订。乾隆七年(1742)颁行,因以雍正元年癸卯为元,史称癸卯元历。此历以33年为周期来设置闰年,前28年每四年设一闰,第33年设一闰,共设8闰,折合一年为365.2424日,比现行的格里高利历还精确。1911年,中国官方开始使用公历,而民间使用的农历,仍依据癸卯元历。

帝王纪年

我国古代的纪年有多种方式,最简单的是帝王纪年,即以帝王即位之年为元年,依次为二年、三年,直到他出位为止。我国古文献中记载的最早的具体纪元时间是西周时的共和行政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此后,每一帝王都有明确的纪元,如公元前770年为周平王元年,公元前206年为汉高祖元年。

年号纪年

汉武帝时开始使用年号,从此有了年号纪年。公元前140年即是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34年为汉武帝元光元年。古代文史书籍中年号纪年,是非常普遍的。要弄清楚某个年号对应的公元,可以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所附的《中国历史纪元表》。

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始于汉代,多与年号纪年并用。干支指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和地支相互交错组合,构成60个复合符号,称为六十花甲或六十甲子。古代史书的纪年,年号与干支并用,如南宋淳熙元年(1174),又可以写做淳熙甲午,还可以写做淳熙元年甲午。

知识点扩展

六十甲子表

1.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岁星纪年

岁星(木星)绕太阳公转一周约12年(实际为11.8622年),古人把岁星运行的轨道(称之为“黄道”)划分为十二等分,称为黄道十二宫。自左至右将此十二等分命名为星纪、玄枵(xiāo) ……析木等。木星每运行一次,大约相当于地球公转一周,如木星运行到析木的这年,可记为“岁在析木”,这叫岁星纪年。

太岁纪年

由于岁星纪年有较大误差,只在春秋中期使用过,后来为了修正这一误差,又发明了太岁纪年法。此法与干支纪年可直接对应,如寅为摄提格,甲为阏(è) 逢,“阏逢摄提格”就是甲寅年的别名。《资治通鉴》第一卷说“起著雍摄提格,尽玄黓(yì) 困敦”,是说起于戊寅年,止于壬子年。具体对应方法见于《尔雅》。

干支纪月

由于十二地支正好与十二相配,古人把冬至所在之月(十一月)称为“子月”,次月即为“丑月”,正月为“寅月”。若用干支纪月,则有个规则:逢甲或己的年份,正月为丙寅,二月为丁卯,以此类推;逢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逢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逢丁或壬之年,正月为壬寅;逢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

干支纪日

古人纪日只用干支,如《旧唐书•太宗本纪》记唐太宗驾崩的时间为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己巳。古代文献所记载的日子与公元对应哪天,可以查阅陈垣先生所编的《二十史朔闰表》(中华书局1999年重印版)。此书记载了自汉高祖元年(前206)到1940年间每年每月每一个朔日(即初一)的干支。

十二时辰

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每个时辰为两小时,用十二地支命名,分别为:子时,又名子夜、中夜,相当于北京时间23时至次日凌晨1时;丑时,鸡鸣,又名荒鸡,相当于1时至3时;寅时,又称平旦、黎明等,相当于3时至5时;卯时,为日出时,又名日始、破晓等,相当于5时至7时;辰时,古人称为早食或朝食之时,相当于7时至9时;巳时,又名隅中、日禺,相当于9时至11时;午时,又名日中、日正、中午等,相当于11时至13时;未时,又名日昳(dié) ,相当于13时至15时;申时,又称日晡、夕食,相当于15时至17时;酉时,又名日落、日沉、傍晚,相当于17时至19时;戌时,又名日夕、日暮、黄昏、日晚等,相当于19时至21时;亥时,又名人定、定昏等,相当于21时至23时。

五更

又称五更、五鼓。古时,由于平民百姓家没有精确的记时仪器,晚上掌握时间很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古代设立了打更制度。更夫根据官府标准的刻漏时间,用打梆子或击打更鼓的方式宣告时间。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打一更时为19时至21时,三更时为23时至次日凌晨1时,五更时为3时至5时。“三更半夜”一词就由此而来,但“更阑”或“更深”的说法,不是精确的时间概念,只是夜深的文雅说法。

相关知识

【初阳】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此时阳气初动,故称“初阳”。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分别称做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做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朔】每月初一称为朔。这时的月亮叫新月,仅露一线。

【晦】每月的最后一天叫晦。晦为月尽之意,这天夜里看不见月亮。

【望】每月的十五称为望日,这天天空出现满月。次日称为既望。

【上弦】月亮和太阳成九十度角叫弦。月亮在太阳东面九十度时的月相叫上弦,上弦指每月的初七或初八。这时,月亮一半明亮,明亮的一半朝西方。

【下弦】月球在太阳西面九十度,明亮的一半朝向东方。下弦指22日或23日。

【社日】古时候人们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民俗中有春秋两祭,称为春社和秋社。

【社鼓】即指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声。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