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李商隐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原诗_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来自谁的诗句?

李商隐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原诗_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来自谁的诗句?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7-11 07:04:59
阅读:

对于李商隐的诗,无论是学者还是读者,最感兴趣、争论最大的诗作,应当就是他所写的那些《无题》。虽然古人也偶尔有作《无题》诗者,有可能是失题,也可能是没有想好题目,但对于李商隐的无题诗,后世基本认定他是有意不写。为什么作诗又刻意地不写题目,他自己也完全没有做过正面的回答,这正是让后世产生无穷猜测的主要原因。

李商隐的无题诗并非都是写着“无题”二字,后世会把他的有些带有题目的诗作归入无题诗中,比如有些诗只是以起首两字作为题目,举例如下:

《玉山》:玉山高于阆风齐……

《一片》:一片非烟隔九枝……

《一片》:一片琼英价动天……

《促漏》:促漏遥钟动静闻……

《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

但还有一些无题诗其实有题,比如《荆山》:

压河连华势孱颜,鸟没云归一望间。

杨仆移关三百里,可能全是为荆山。

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上)韦力撰

沁阳李商隐墓

其实“荆山”二字本在该诗的最后,可能是文中所叙跟这二字关联不紧密,所以也有的学者把它归入李商隐的无题诗范畴。是否应当如此,在此不想争论,但前两种无题诗,确实没有争议。一种本是写作“无题”二字者,还有一种就是由起首的两个字作为诗的题目,比如《促漏》,纪晓岚说:“盖此诗摘首二字为题,亦是《无题》之类耳。”纪晓岚还把李商隐作品中的诗题不是首句和末句的诗作也认为是无题诗,比如《哀筝》:

延颈全同鹤,柔肠素怯猿。

湘波无限泪,蜀魄有余冤。

轻幰长无道,哀筝不出门。

何由问香炷,翠幕自黄昏。

这里的“哀筝”二字只是出现在句中,但纪晓岚说:“盖此诗摘首二字为题,亦是《无题》之类耳。”按照这种算法,李商隐的无题诗大概有三种类型,第一就是他直接起题目为“无题”者,第二就是以该诗的首两个字为题,而第三则是有题目然而后人却认为也是一种无题诗。这样算起来,李商隐流传至今的诗作大约有六、七十首是无题诗。这么大量的无题作品,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下来的问题就是古今同一问了:李商隐为什么要做这么多无题诗?

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上)韦力撰

李商隐撰《玉溪生诗笺注》三卷《樊南文集笺注》八卷《首》一卷,清乾隆德聚堂刻本,书牌

对这个问题,后世的答案肯定是见仁见智,正如鲁迅所言:“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红楼梦》如此,其实李商隐的诗也如此,比如无题诗中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堪称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然而怎样解读这首诗,其结论当然千差万别。按照正统的说法,这首诗是李商隐的晚年之作,他用这首诗来总结自己的一生。这种解读方式让人听来当然很不过瘾,那就来聊聊历史上的不同看法。

刘攽在《中山诗话》中说:“李商隐有《锦瑟》诗,人莫晓其意,或谓是令狐楚家青衣名也。”在这里刘攽猜测,这“锦瑟”乃是女子的名字,此女本是令狐楚家的人。关于令狐氏,我在后面细聊。

黄朝英在《缃素杂记》中转述了东坡的说法:“东坡云:此出《古今乐志》,云: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声也适、怨、清、和。案:李诗庄生句,适也;望帝句,怨也;沧海句,清也;蓝田句,和也。一篇之中,曲尽其意。”

这里说东坡将《锦瑟》一篇用四个字予以了概括,而黄朝英以此四字在该诗中找出了一一对应的诗句。但王世贞认为这样的解读太贴题了,如此一解,该诗就没有了趣味:“中二联是丽语,作‘适、怨、清、和’解甚通,然不解则涉无谓,既解则意味都尽。以此知此诗之难也。”(《艺苑卮言》)

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上)韦力撰

李商隐撰《玉溪生诗笺注》三卷《樊南文集笺注》八卷《首》一卷,清乾隆德聚堂刻本,卷首

胡应麟在《诗薮》中说:“锦瑟是青衣名,见唐人小说,谓义山有感作者。观此诗结句及晓梦、春心、蓝田、珠泪等,大概‘无题’中语,但首句略用锦瑟引起耳。宋人认作咏物,以适、怨、清、和字面,附会穿凿,遂令本意懵然。且至‘此情可待成追忆’处,更说不通。学者试尽屏此等议论,只将题面作青衣,诗意作追忆读之,自当踊跃。”他的观点跟刘攽相似,也认为“锦瑟”乃女子名。胡应麟说这个出处见于唐人小说,他认为宋人所说的“适、怨、清、和”都是穿凿附会,觉得只有将“锦瑟”解释为一青衣女子之名最为恰当。

以上的解读基本上是把“锦瑟”作为女子名来看待,那这首诗的意境就全部成为了李商隐怀念锦瑟而写的一首爱情诗。有人则认为这是一种误读,比如何焯在《义门读书记》中称:“此悼亡诗也。首特借素女鼓五十弦之瑟而悲,泰帝禁不可止,发端言悲思之情有不可得而止者。次联则悲其遽化为异物。腹联又悲其不能复起之九泉也。曰‘思华年’,曰‘追忆’,旨趣晓然,何事纷纷附会乎?”

义门先生竟然认为《锦瑟》是一首悼亡诗,他的这种解读却不乏有人赞同,沈厚塽在《李义山诗集辑评》中称朱彝尊也这么看:“朱彝尊曰: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善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一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三字,意其人年二十五而殁也。蝴蝶、杜鹃,言已化去也;‘珠有泪’,哭之也;‘玉生烟’,葬之也,犹言埋香瘗玉也。此情岂待今日‘追忆’乎?只是当时生存之日,已常忧其至此,而预为之‘惘然’,意其人必婉然多病,故云然也。”

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上)韦力撰

李商隐撰《玉溪生诗详注》书牌

朱彝尊在这里对该诗做了具体的分析,其认为瑟本有25根弦,如果把这些弦都弹断了,也就是说将每一根弦一分为二,就变成了50弦,以此来应对诗句中的“无端”二字。断弦本是古人所言的丧妻,由此推论,《锦瑟》乃是一首悼亡诗。对此,朱彝尊进一步解释到,既然诗中说“一弦一柱思华年”,而瑟为25柱,那就是说这位逝去的人是在25岁时去世的。李商隐失去了这年轻的爱人,所以此诗中的“珠有泪”就表明了李对此很哀伤;而下面一句的“玉生烟”则是指埋葬了此女。既然人已去,那么李对此女的感情就只剩下“追忆”了。把一首诗进行如此贴题的解释,想来也足够有趣。

还有一种解读方式,认为此诗所写的内容是李商隐后悔年轻时的风流事,叶矫然在《龙性堂诗话》中说:“细味此诗,起句说‘无端’,结句说‘惘然’,分明是义山自悔其少年场中,风流摇荡,到今始知其有情皆幻,有色皆空也。次句说‘思华年’,懊悔之意毕露矣。此与香山《和微之梦游》诗同意。‘晓梦’、‘春心’、‘月明’、‘日暖’,俱是形容其风流摇荡处,着解不得。义山用事写意,皆此类也。义山《锦瑟》诗之佳,在‘一弦一柱’中思其‘华年’,心绪紊乱,故中联不伦不次,没首没尾,正所谓‘无端’也。而以‘清和适怨’当之,不亦拘乎?”

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上)韦力撰

李商隐墓园

叶的解读仍然是从此诗中寻章摘句,是否确如其所言呢?李商隐当然无法从地下跳出来给他证实。然而叶的这种解读肯定令革命家不满,这类专家一定会站在政治高度来解该诗,比如吴汝纶在《桐城吴先生评点唐诗鼓吹》中说:“此诗疑为感国祚兴衰而作。”这个高度确实已经无以复加,这使得李商隐的《锦瑟》包含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政治感叹。而岑仲勉在《隋唐史》中则进一步说:“余颇疑此诗是伤唐室之残破,与恋爱无关。”岑先生说这句诗有可能是对唐王朝衰败的感慨,但他同时又明确地指出该诗与怜爱无关,等于彻底否定了这是一首爱情诗。这也是一种解读。

另外还有一种解读,那就是和稀泥。用雅致的词来说,叫“调和派”,比如陆次云在《五朝诗善鸣集》中说:“义山晚唐佳手,佳莫佳于此矣。意致迷离,在可解不可解之间,于初盛诸家中得未曾有。三楚精神,笔端独得。”陆次云先夸李商隐是晚唐作诗高手,而这首《锦瑟》又是他的代表作,但是这首诗所谈的内容,处在可解和不可解之间。我理解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说要强解该诗,但怎么解都不对。若以我的观点来看,陆的这个说法倒不失为是一种对该诗的解读方式。诗词的美妙之处在于,诗中的意境能够跟自己某时某刻的心灵得以共鸣,而后得到一种精神的愉悦与享受,这就足矣,若非要从每个字中解读出伟大意义,且不管这种解读是否能够贴合作者的原意,总还是一种煞风景的事情。

但也由此可见,李商隐作了这么多无题诗,他给后世的研究者创造了一大堆可以争辩的话题。虽然我貌似达观,其实我每想到他的这些无题,也同样会忍不住地升起一个疑问:李商隐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写诗呢?

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上)韦力撰

李商隐撰《李义山文集》十卷,清康熙四十七年徐氏花溪草堂刻本,卷首

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上)韦力撰

李商隐撰《李义山文集》十卷,清康熙四十七年徐氏花溪草堂刻本,卷四

我再说说李商隐的另一首著名《无题》诗: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这首诗的名气也足够大,尤其颔联成为了今日异地恋者用烂的一句话,也正因如此,几乎所有人认定这是一首爱情诗,用古人的说法,这叫“艳词”。李商隐这首诗写得意境朦胧,诗中描绘的对象究竟是谁,引起后世一大堆的猜测。我引用其中的几种说法,比如胡以梅在《唐诗贯珠串释》中说:“席上有遇,追忆之作”,胡认为这首诗虽然写得很朦胧,其实内容很简单,不过就是李商隐在某场聚会中看到了一位女子,可能是对了眼,让李产生了爱慕之情,但在曲终人散之后,李再没有见到那个女子,于是他就把思念之情化为了诗作。

赵臣瑗顺着这种思路接着往下演绎,其在《山满楼唐诗七律笺注》中说:“在王茂元家窃睹其闺人而为之”,赵点明了李商隐见到这位女子的地点是在王茂元家里。这位王茂元后来成为了李商隐的老丈人,因为李娶了王的小女儿。如此说来,李商隐在王茂元家见到的这位女子,肯定不是他后来的老婆,否则也不可能写出这样回肠百转的诗。如果在老丈人家里看中了别的女人,这个问题确实就有些严重了,这当然让人浮想联翩。总之,李商隐看上了这位女子,但他也无法,或者根本不可能与之亲近,于是就隐晦地写出了这首诗。

这样的解读,虽然有些狗血八卦,却肯定不合正统观念,程梦星在《李义山诗集笺注》中说:“而三、四言身今不得复至,而心未能忘情;五、六言时贤在秘书省者风流情事,当有送钩射覆酒暖灯红之乐”,虽然程也认为李的这首诗写的是自己的风流韵事,但地点却由领导家改到了办公室,因为当年李商隐曾在秘书省任职。

由此可见,李商隐的每一首无题诗几乎都能被后世解读出千奇百怪的说法。为什么会如此呢?捕风捉影总是要有风影才可捕捉,而这里所说的风影,当然指的就是李商隐的经历,因为他有一段时间隐居在玉阳山学道,这正是后世对他的各种猜测的源头之一。

在唐代,隐居学道颇为流行,像大诗人李白也曾隐居到终南山,等待皇帝召见的机会。当然,有些人隐居的目的也并非是为了曲径通幽,比如皇宫里的一些公主都会隐居到大山中,当年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就在玉阳山建造了规模宏大的灵都观,而后皇室的多位公主都曾到灵都观内修行。这些皇亲国戚来山里修行当然不可能是独自一人,身边肯定会跟着一大帮服侍的宫女,而恰巧李商隐也到玉阳山隐居。

这些相遇,当然会令后世产生丰富的浮想联翩,郁贤皓、朱易安在其所著《李商隐》一书中说:“李商隐来到玉阳山后,居住在一个‘山连玄圃近,水接绛河遥’的‘琼瑶宫’里。这里离灵都观很近,中间仅隔一条玉溪。李商隐认识了灵都观里那些伴随公主入道的宫女们,并爱上了其中一位精于音律的宋氏宫人。”

果真,爱情故事发生了。但是李商隐爱宫女,不止是今天,即使是在千年前开明的唐朝,当然也不行。那么怎么办呢?《李商隐》一书解答到:“但他们之间的爱情为封建礼教所不容许,咫尺天涯,难以相会。双方只能暗中传书递笺,借助诗歌和音乐来倾诉爱慕之情。这就是李商隐写作大量难以明喻的‘无题’爱情诗和一部分题意含糊的诗的原因。”

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上)韦力撰

李商隐撰《李义山诗集》三卷《附诗谱诗评》一卷,清乾隆五十七年三多斋刻本,书牌

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上)韦力撰

李商隐撰《李义山诗集》三卷《附诗谱诗评》一卷,清乾隆五十七年三多斋刻本,卷首

郁、朱认为李商隐写了那么多的《无题》诗,原来是这个原因:他爱上了不该爱的人,无法跟朋友们讲述他的快乐,只好用这些《无题》诗来隐晦地表达自己的心情。

李商隐所作的《无题》诗中,最为后世耳熟能详者,当为如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对于这首诗,郁、朱二先生同样认为这是李商隐写给宋氏宫女者:“这首诗精心设计了四个层次,深刻地表达了李商隐和宋氏女宫人爱情的真挚执着。首先开门见山地点出他们相见极难,所以,难得的一次幽会,分手时格外难受,接着便以海誓山盟表示对爱情的忠贞。但严酷的现实终究不能使他们结合,因而双方都为相思而痛苦着。最后却笔锋一转,青鸟飞来,象征着光明的希望。全诗一气呵成,构思巧妙,语言平畅,而意境却含蓄深邃。”

从这个角度来研究李商隐的《无题》诗,似乎以苏雪林走得最远,苏曾专门研究过李,为此写出了一本书,叫《李义山恋爱事迹考》,该书又名《玉溪诗迷》,出版于1927年上海北新书局。此书中讲述了李商隐的恋爱故事,这里面有两条主线,一是跟女道士的恋情,二是跟宫女的恋情。而这女道士原本也是宫女,这位宫女跟着公主进玉阳山修行,接着宫女自己也出家了,成为了女道士。因为从李商隐所写的诗中,只知道女道士姓宋,又知道她出家在华阳观,所以苏雪林称此女为“宋华阳”。

女道士认识了李商隐,而后她又介绍李商隐认识了另外一位宫女。李商隐跟宋华阳发生了恋情,但不知什么原因,二人又失和,当李商隐南游归来时,他没能再次见到宋华阳,于是就跟宫女轻凤热恋。后来轻凤、飞鸾姐妹回到了皇宫,李商隐再也无法与之相见,于是就写了一系列的《无题》诗。再后来,这姐妹二人卷入了宫廷斗争,而后都投水自尽了。李商隐得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悲伤,于是就写了《无题》诗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以及那首著名的《锦瑟》。

这种解读足够离奇,且看苏雪林在她的这部大著中给这个故事做出的结论:“总之,义山一生恋爱史虽有女道士和宫嫔二种人物,但女道士旋即负心,故义山也不甚眷恋,只有和宫嫔的一段爱情,真是非比寻常,请看他们的遇合是那样的离奇,聚散是那样的不常,情节是那样的顽艳,结局是那样的悲惨,可为千古以来文人中罕有的奇遇,情史中第一的悲剧。怎样能教义山舍得不纪述出来呢!但为了种种阻碍之故,只好隐折地曲折地将他们的一番情史做在灯谜似的诗里,教后人自己去猜,又恐后人打不开这严密奇怪的箱子,辜负了他一片苦心,所以又特制一把钥匙。这把钥匙,便是《锦瑟》诗。”

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上)韦力撰

这个墓丘建成了方形

那么,苏雪林真的认定自己的这些推论吗?其实苏在该书的《自序》中已经予以了说明:“我这编文字,大半是由义山诗中考证出来的,旁证还苦太少,错误自然不免。即说全篇种种假设,都是错误的,也说不定。不过,千余年来对于义山《无题》诗已有许多种不同的解释,我这种解释算聊备一格罢了。”

看来苏自己也觉得这个故事编得有些离奇,但我倒觉得这部书不妨作小说看。古代的各种传奇故事,有不少都是以这种方式演绎而来者,若能多演绎出一些这样的历史故事,倒也让人对那远古的历史多了几分的兴趣,这正如董乃斌在《李商隐的心灵世界》中所言:“李商隐《无题》诸诗因其超轶群伦的美,一千多年来吸引着无数读者。而读者的读解,是一种参与,在某种意义上也可说是共同的创造,会从不同角度使其诗意变得更加丰富。”

李商隐所作的爱情诗中有一首《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不属于无题,但也同样很有名气,后世多将这首诗解读为李商隐在外地时对他妻子的思念。但他所忆者究竟是何人,其实就如同他的那些《无题》诗一样,后世有些各种各样的解读。有一种论调则是将此诗强调为,李对其妻爱情的坚贞。其实这种解读是以今人的眼光看古人,在社会观念开放的唐代,今人所强调的所谓忠贞不二,在那个时代确实不成立。

李商隐在诗史上的地位当然很高大,比如他跟杜牧并称,被后世称为“小李杜”,他又跟李白、李贺并称为唐代诗家“三李”,同时他又跟温庭筠并称为“温李”。然而这些并称都是从诗学角度来说者,其实他的骈体文写得同样独树一帜,《四库全书总目》中称:“李商隐骈偶之文,婉约雅饰,于唐人为别格。”而洪亮吉则在《北江诗话》中称:“诗与骈文俱工,则燕公(张说)而外,唯王、杨、卢、骆及义山五人”,洪亮吉把李商隐的骈体文与初唐四杰并称为“唐代五家”。

关于李商隐这方面的才能,历史上的评价倒确实不多,因为少有人知道他有怎样的骈体文名篇。陈艺鸣在《李商隐祭文刍论》中称:“李商隐骈文中最重要、最为精彩的部分是他写的祭文。”陈艺鸣的这个判断出处应当来自《旧唐书》:“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以写悼词出名,历史上的大诗人有这样评价者似乎不多,他的这类作品中有一篇名为《奠相国令狐公文》。此文不长,全文引用如下:

戊午岁,丁未朔,乙亥晦,弟子玉溪李商隐,叩头哭奠故相国赠司空彭阳公。

呜呼!昔梦飞尘,从公车轮;今梦山阿,送公哀歌。古有从死,今无奈何!天平之年,大刀长戟,将军樽旁,一人衣白。十年忽然,蜩宣甲化。人誉公怜,人谮公骂。公高如天,愚卑如地。脱蟮如蛇,如气之易。愚调京下,公病梁山。绝崖飞梁,山行一千。草奏天子,镌辞墓门。临绝丁宁,托尔而存。公此去邪,禁不时归。凤栖原上,新旧衮衣。有泉者路,有夜者台。昔之去者,宜其在哉!圣有夫子,廉有伯夷。浮魂沉魄,公其与之。故山峨峨,玉溪在中。送公而归,一世蒿蓬。呜呼哀哉!

李商隐的这篇悼文写得极其感人,因为这不同于别人请托所作的祭文,这篇祭文的主人公令狐楚是李一生中最重要的恩人,而李又跟这位恩人的儿子令狐绹发生了政见上的分歧,这其中的复杂心态揉和在一起,才写出了这首著名的祭文。而更为重要者,李商隐写骈体文的才能,就是跟这篇祭文中的主人令狐楚学来者。

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上)韦力撰

空空荡荡

李商隐在16岁时,得以结识令狐楚。令狐楚本是当朝元老,曾经做过宰相,并且在文学创作上也颇有名气。李商隐见到令狐楚时,令狐已经62岁了。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知什么原因,初次见面就喜欢上了这位年轻人。两年之后,令狐楚出任天平军节度使,他就把李商隐招来做自己的幕僚。这正是上面那篇祭文中所说的:“天平之年,大刀长戟,将军樽旁,一人衣白。”令狐楚身边的幕僚,大多都是功名出身,唯独李商隐是个白丁。

即此可见,令狐对李是何等地提携。但是,那些有功名之人当然耻于与这位白丁为伍,更何况,领导还那么看重这个白丁。别人背后的非议却不能影响令狐楚对李商隐的关照,这就是李商隐也说的:“人誉公怜,人谮公骂。”这不是一般的知遇之恩。

令狐楚不但在工作上关照李商隐,同时在生活上也予以了帮助。这件事同样让李感念于心,其在《上令狐相公状之四》中称:“伏奉月日荣示,兼及前件绡等。退省孱庸,久尘恩煦。致之华馆,待以喜宾。德异颜回,箪瓢不称于亚圣;行非刘实,薪水每累于主人。束帛是将,千里而远。蕴袍十载,方见于改为;大雪丈余,免虞于偃卧。下情无任捧戴感励之至。”

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上)韦力撰

李商隐撰《李义山诗集》书牌,清顺治十六年朱鹤龄刻本

李商隐说因为自己家里穷,穿了十年的棉袍已经破烂了,令狐楚为了让李商隐在参加高考时体面一些,就给了李一些钱,李就用这些钱的一部分买了件新冬衣。李在文中用“袁安卧雪”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对令狐的感激之情。

令狐楚不仅在工作和生活上照顾李商隐,同时也教他一些写文章的本领。在此之前,李商隐主要是学作诗与儒家经典,而令狐楚开始教他写作骈体文,因为这是当时的公文形式之一,同时也是社会的一种应用文。在令狐楚的培养之下,李商隐也成为了骈文方面的名家。

令狐楚对李商隐的帮助可谓不遗余力,他为了让李考取功名,还让自己的儿子令狐绹到处找关系。而后听说这一届的主考官为高锴,就私下里给高做了工作,果真让李商隐金榜题名。由此可见,令狐一家对李商隐的帮助是何等之大。李对此也特别地感激,他曾说:“百生终莫报,九死谅难追。”以此可见李商隐对令狐楚的感激之情。

然而李商隐后来的举措却让后世难得其解。因为在李考中进士后不久,就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幕下做幕僚,同时娶了王的女儿做妻子。这件事看起来平常,但让历史学家解读起来却大有深意。那时朝中党争特别激烈,牛僧孺、李德裕两党已经到了水火不融的程度。朝中所有为官者,都以这种两分法各自站队,而令狐父子属于牛党,王茂元却属于李党。

按理说,李商隐受令狐父子很大的关照,不用说,就会被别人自动地划分入牛党,然而他却娶了李党成员中王茂元的女儿,这自然就变成了李党成员之一。牛党的人投靠到了李党的队伍中,这在当年也算是一件被人八卦之事。李商隐这么做的结果,当然让令狐绹特别愤恨,这自然也就被别人目之为叛变。可是,李商隐为什么这么做呢?他从未解释过。

他不解释,那后人就只能替他来解释了,于是他所写的那些无题诗就被视为对这段历史隐晦的记录,比如杜诏、杜庭珠在《中晚唐诗叩弹集》中称:“义山《无题》,杨孟载谓皆寓言君臣遇合,长孺亦云不得但以艳语目之,吴修龄又专指令狐绹说,似为近之。”在这里,无题诗被解读为“君臣遇合”故事。而冯浩在《玉溪生诗集笺注》中也有近似看法:“自来解《无题》诸诗者,或谓其皆属寓言,或谓其尽赋本事,各有偏见,互持莫决。余细读全集,乃知实有寄托者多,直作艳情者少,夹杂不分,令人迷乱耳!”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中也称:“《无题》诸诗大抵祖述美人香草之遗以曲传不遇之感,故情真调苦,足以感人。”这里所说的“香草美人”,指的是屈原在《离骚》中的君臣比喻,可见这种《无题》诗大多被严肃的学者看成了严肃的话题。

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上)韦力撰

公园内的小亭

而董乃斌则认为李商隐写《无题》诗只是一种习惯,没必要做具体的解读,他在《李商隐的心灵世界》中称:“用《无题》以及类似无题的形式写诗,乃是义山创作的一种特点和习惯。因为没有确凿材料,我们无法去落实它们所写的具体内容(或本事)。那就宁可将它们的诗意看得宽广一些、空灵一些,把它们视为商隐感叹身世之作的一种类型。”

那应当如何看待李商隐的这些诗作呢?这就正如他与令狐绹和王茂元的关系一样,李有着这样的举措,也自然有其道理所在,后世的理解都应当算是六经注我,以这种态度来解读李商隐的无题,能有多少跟实际相符呢?我也在此和一句稀泥吧:这些无题诗只要读上去很美就可以了。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