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建宁红色革命根据地_1934年11月12日,红军在第四次反围剿

建宁红色革命根据地_1934年11月12日,红军在第四次反围剿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7-14 07:19:52
阅读:

建宁:第五次反“围剿”时的红色省会

闽赣省军区司令部旧址、叶剑英旧居(建宁城内下丁家屋)。

建宁县城中山北路10号是建宁县医院,82年前,这里有一所华美小学,中央苏区闽赣省革命委员会机关就驻扎在这里。

闽赣省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内建立起来的一个省,历经两年(1933年5月至1935年5月),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人口100万,区域范围包括现属福建、江西两省的三明、南平、抚州、上饶、鹰潭5个市的22个县。1933年12月至1935年5月,闽赣省领导机关在建宁、宁化、尤溪,于第五次反“围剿”及中央红军长征后游击斗争中发挥着领导作用。

如今,这段红色记忆已鲜为人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日子里,记者深入建宁、宁化、尤溪三地,寻访闽赣省留下的红色印迹。

建宁:第五次反“围剿”时的红色省会

闽赣省机关迁驻建宁县

1933年春,红一方面军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闽北、信(江)抚(河)、建(宁)黎(川)泰(宁)三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为了使这一区域成为巩固的革命根据地,苏区中央局决定成立闽赣省。5月上旬,闽赣省第一次工农兵临时代表大会在黎川县湖坊召开,宣告闽赣省成立。7月,闽赣省各级机关迁驻黎川县城。

同年9月,第五次反“围剿”开始,闽赣省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东北门户,是连接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纽带和通道,是国共双方“围剿”与反“围剿”必争的战略要地。闽赣军区主力部队在福建配合东方军作战,闽赣省机关驻地黎川城守备薄弱,给了国民党军队可乘之机,黎川成为国民党军队“围剿”进攻的首个目标。

随着黎川县大部分区域失陷,11月,闽赣省机关从德胜关迁驻建宁县城。中共闽赣省委机关驻西门天主教堂,省委书记是顾作霖;闽赣省革命委员会机关驻新街华美小学校,省革委会主席是邵式平;闽赣省军区驻南街弄丁家屋,闽赣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叶剑英。

“当时,闽赣省管辖的完整县有建宁、泰宁、将乐、沙县等。”建宁县委党史办主任陈忠奋介绍说,建宁县作为最早一批中央苏区县,早在1930年就有中央红军入驻,1931年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为了便于指挥,中央最终决定闽赣省机关迁驻建宁县。

解放后,建宁县城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华美小学如今成为县医院,丁家屋现在是税务局宿舍楼,西门的天主教堂则成为刑警队驻地。

闽赣省唯一的中心任务:战争

当时,闽赣省正处在第五次反“围剿”的最前线,唯一的中心任务就是战争。闽赣省委、省革命委员会领导全省军民,全力投入到反“围剿”的各项战斗中去,努力生产,支援红军,支援前线,为保卫苏区而奋斗。

12月12日,闽赣省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建宁县城的文庙胜利召开,会期两天。

中央政府代表及周恩来、朱德先后在大会作了政治形势报告。省革命委员会主席邵式平作了《目前政治形势与闽赣省苏维埃的任务》的报告。邵式平的报告,总结了闽赣省成立6个月以来的工作和存在问题,并针对当前的形势强调指出,要实行一切工作生活都服从战争。

大会宣告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并选举邵式平任闽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同时选出邵式平(解放后江西省首任首长)、顾作霖(1934年5月广昌决战积劳成疾在江西瑞金去世,年仅26岁)、祝维垣、余泽鸿(1932年10月任建宁中心县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其妻吴静焘任常委、宣传部长兼妇委书记,1933年4月被大刀会杀害;余泽鸿后任闽浙赣省委委员及省革委委员、彭湃县城防司令,参加长征,1935年12月15日率领红军川南游击纵队转移中牺牲,年仅32岁)、孔仕安等37人为闽赣省出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代表。

“这次会议的召开,对闽赣省的中心工作,进行了周密的布置。”陈忠奋介绍说,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巩固苏维埃政权,二是发展经济,三是猛烈扩红。

1934年1月下旬,在敌人进攻建宁邱家隘前夕,作为闽赣省委驻地的建宁县,组织工人成立了罢工与战争动员委员会,组织了担架队、运输队、救济、看护、洗衣、募捐、慰问等队伍。建宁城郊4个乡广大群众在3天中,动员组织了1400余名的运输队,夜以继日,往返挑运军用物资与蔬菜食品上前线,押送俘虏回后方,保障了红军军需和生活的物资供应。将上、安寅乡苏维埃政府,发动群众手砻脚碓,一昼夜加工大米两万余斤供应红军。

对此,周恩来给予表扬,指出:“事实上群众对于红军是绝对拥护的,比如有些兵团在建宁附近,计划在一个地方筹集一万多斤大米,结果一天工夫得到两万斤。”

孔仕安在闽赣省

在对第五次反“围剿”提供大量后方支持的工作中,建宁人民的优秀儿女孔仕安功不可没。

孔仕安,建宁县溪口镇杨林村巧洋人,曾作过学徒、裁缝。

1931年5月第二次反“围剿”中,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方面军攻克建宁城,缴获了大批布匹。6月,红军在县城开设服装厂,孔仕安报名到红军服装厂做工,期间,他大胆革新裁衣法,得到驻厂红军领导的表扬,被工人们选为裁剪班班长和工会生产委员。7月,由驻厂红军领导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1年7月,面对第三次“围剿”,红军主力撤离建宁,奔赴赣南战场。党组织安排孔仕安留在建宁,开裁缝店作为掩护,秘密开展地下情报和联络工作。孔仕安机警地利用裁缝手艺,主动向国民党官兵和土豪劣绅招揽生意,打探敌情。

1932年10月,周恩来、朱德率领红一方面军挥师东进,收复建宁、黎川、泰宁三县,地方各级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迅速恢复和发展,孔仕安任建宁县枧头区苏维埃政府工会主席。由于工作出色,1933年9月,孔仕安当选为建宁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和闽赣省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代表。

孔仕安任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后,中央苏区开始第五次反“围剿”。建宁是红军的战略要地,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驻扎在此,支前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特别是粮食、柴火、民夫三大项,随到随要。为了不误军需,孔仕安想了不少办法。

“当时,每家每户都派出人,连夜把谷子加工成糙米,有干部来收。柴火全部锯段劈好,用竹篾捆绑好,堆在道路两旁。”今年73岁的杨林村老人张玉祥说,小时候经常听大人说起过当时支援前线的故事。

正是因为工作做得细,只要红军军需人员一到,孔仕安就通知民夫按时按量及时突击运送。

1933年12月,孔仕安出席在建宁召开的闽赣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代表大会代表。1934年1月,孔仕安出席在江西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连续多年反“围剿”斗争,建宁县的人力财力消耗很大,特别是第五次反“围剿”开始后,因王明“左”倾冒险主义与敌打运动战、拼消耗,进一步加剧了苏区人力财力的消耗。由于无法按时完成上级动辄下达的成百上千的扩大红军和征调民工参加修筑碉堡等支前任务,孔仕安被打成“右倾”保守分子,1934年5月被撤掉县苏维埃政府主席职务,调到闽赣省彭湃县城防司令部任组织干事。

同月中旬,建宁县城失守前,闽赣省委、省苏机关撤出建宁城,迁驻建宁县南部的都上村(今建宁县伊家乡都上村)。7月,再迁驻彭湃县里坑村(今属宁化安远)。

同年12月,孔仕安在保卫彭湃县的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27岁。1935年3月闽赣省机关撤出宁化,移至尤溪。

(三明日报建宁记者站 王华耀 文/图)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建宁红色革命根据地_1934年11月12日,红军在第四次反围剿

    闽赣省军区司令部旧址、叶剑英旧居(建宁城内下丁家屋)。 建宁县城中山北路10号是建宁县医院,82年前,这里有一所华美小学,中央苏区闽赣省革命委员会机关就驻扎在这里。 闽赣省是土

    经典语录
  • 绍兴沈园游后感_绍兴沈园景点介绍

    时间:2017年1月1日 线路:沈园—周恩来祖居—贺秘监祠 从鲁迅故里出来直接前往距此200米左右的沈园。 沈园 陆游唐琬的爱情故事因《钗头凤》而千古流传,我对故事的发生地沈园向往已久。

    经典语录
  • 历史上的今天4月14日发生了什么_历史上的今天4月14日党史

    让照片讲述故事,让历史照亮现实。让今天看清方向!! (1): 在1410年前的今天,0605年4月14日 (农历三月廿一),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公元605年4月14日(隋大业元年三月二十一日)隋炀帝

    经典语录
  • 历史汪精卫是什么人物_汪精卫的字是什么?

    一个人一生,如果有一件事能被后世记住,那就可算是个历史名人了。而汪精卫一生,却至少有四个身份,都难以抹去地写在民国正史和野史上。 这四个身份是:天字第一号大汉奸;民国四大

    经典语录
  • 谈谈《望海潮》的艺术特色_望海潮最有名的一句

    《望海潮》词牌名。以柳永词《望海潮·东南形胜》为正体,除此之外,秦观《望海潮·洛阳怀古》、纳兰性德《望海潮·宝珠洞》、厉声教《望海潮·悼周恩来总理》都写的很具代表性。我们一

    经典语录
  • 为了民族解放牺牲的烈士_

    五月的七里海,草木竞秀,百鸟云集。一百年前,于方舟就是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也曾在这里躲过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于方舟原名于兰渚,1900年9月15日生于直隶省宁河县(现为

    经典语录
  • 文艺唯美的句子长句_文艺句子书摘

    1,“这里荒芜寸草不生, 后来你来这走了一遭, 奇迹般万物生长, 这里是我的心。” ——《沙漠》周将 2, 没有比粥更温柔的了 念予毕生流离红尘 就找不到一个似粥温柔的人 ——木心先生

    经典语录
  • 雄关漫道真如铁诠释的是_雄关漫道真如铁的雄关指的是

    从来没有看到过,浙江话剧团演出这么大型的话剧!从来没有看到过,大幕拉开时,舞台上竟然是满台尸体!从来没有经历过,一台话剧给予我这么强烈的震撼,从视觉到心灵! 王祺安摄影

    经典语录
  • 重庆谈判中,国民党承认了解放区_重庆谈判国民党发动了

    文|黄金生 重庆谈判中的焦点,无疑是国共两党最高领袖的会面。早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和蒋介石即相识共事,但自从成了政治敌手后,已有近20年没有相见。抗日战争胜利后,饱受战争之苦的人民无不渴望和平,所以两位政治巨人的见面,被国人寄予了极大的期望。 国共双方,对这场会面也自然有着精密的筹划。事实上,从蒋介石邀请毛泽东的那一刻起,双方的暗战和角力就已经开始了。 如此“诚意” 万急 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未寒 这封电报的日期是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在“第一时间”向毛泽东发出邀请,似乎表达了蒋对与中共和谈的诚意。但事实是否如此呢?在8月10日,日本向中、美、英、苏四大国发出请降照会。据蒋的内侍人员居以侨回忆: “由军事委员会、军政部拟出受降接收人员名单,林蔚、陈布雷递给蒋介石看,蒋介石看到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名字时,眉毛一扬,拿起红蓝铅笔,用红色的一端把朱德的名字划掉,然后写上一个‘阅’字,签上‘中正’二字。” 当时,在华日军有百万之众,不仅占有中国许多城市和交通线,而且拥有大量武器和物资。谁最早、最多接受日军投降,谁就将取得最多、最大的胜利果实。在8月11日这一天,蒋介石给各方发了许多电报,他命令国民革命军各战区司令长

    经典语录
  • 重庆谈判的主要问题是什么_重庆谈判讨论的主要问题

    《光明日报》2019年4月16日11版,整版刊登了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曲青山的文章:《坚持底线思维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以党的历史上的重庆谈判为例》。本文为文章节选。 图为1945年8月28日,为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和周恩来、王若飞在赫尔利、张治中陪同下离开延安赴重庆谈判。新华社发 第一个问题:谈不谈 抗战胜利后,世界战略格局和中国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以美国支持的国民党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同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当时,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是两个前途、两个中国之命运。 一个是黑暗的前途、黑暗的中国之命运,就是继续法西斯独裁统治,使中国回到抗战前的老路上去; 另一个是光明的前途、光明的中国之命运,就是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的政治较量首先从重庆谈判开始。重庆谈判也成为一次对中国共产党政治智慧和处理复杂问题能力的重大风险考验。 蒋介石三发电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8月14日、20日、23日,蒋介石接连向延安发去三封电报,邀请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面对国民党提出的谈判,我们党谈还是不谈?面对蒋介石发来的邀请,毛泽东去还是不去?这件事对时局、对人心、对国内外舆论都会产生重大影

    经典语录
  • 有关志向的名言-志向决定未来

    志向是黑夜里的灯塔,在失意时激励自己顽强面对;志向是内心的一股强大力量,让我们勇攀高峰,勇闯未来。提到周恩来总理,相信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他有一句名言说得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关志向的名言

    经典语录
  • 植树造林标语-今天是植树节,来看看四位伟人与植树造林的故事

    孙中山为黄花岗种松树近现代中国。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四位伟人,以身作则,植树造林,为绿化环境,美化生活,留下了不少佳话。-植树造林标语

    经典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