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明末清初的罗贯中对吗_罗贯中为什么要写三国演义这本书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明末清初的罗贯中对吗_罗贯中为什么要写三国演义这本书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8-03 20:20:40
阅读:
《三国演义》的作者并不是罗贯中!毛本三国和罗本三国的有何不同

桃园结义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文学常识。现在市面上《三国演义》小说都印有“罗贯中著”的字样,其实99.9%的《三国演义》小说都不是罗贯中的原著,而是经过清代毛氏父子编辑改订后的毛本《三国》。所谓毛氏父子,就是明末清初的贫寒学子毛纶、毛宗岗父子二人,二人先后编辑改订评点罗氏《三国》,是罗氏《三国》面貌有了很大改变,有清一代,流行程度,几乎家置一编,罗氏原著反而湮没不闻,成为和金本《水浒》相提并论的我国古典小说的两大评本,时至今日,金本《水浒》之风光又被原版所掩盖,但毛本《三国》光彩依旧,甚至完全替代了原版,其间的原因知之者甚少。

金圣叹对《水浒》采取了大手术,他将《水浒》一刀两断,直接删除了70回后的50回书(或者30回),以排座次后“惊噩梦”而结束全书,使《水浒传》成了“断尾巴蜻蜓”。毛氏父子对《三国演义》的修改,没有动这么大的“手术”,只是在技术中进行了一番改造。可以这么说,《罗本三国》是一毛坯房,《毛本三国》对其进行了精装修。《毛本三国》的主题思想还是和罗贯中一样的“尊刘贬曹”,不过程度更甚。毛氏父子美化了语言,丰富了内容,修改了部分细节,使《罗本三国》脱离了“草根”的粗糙,使之更加具有了“名著”文雅的气息。毛评本的出现,在客观上扩大了《三国演义》传播的范围,使它拥有了更多的读者,扩大了《三国演义》的影响。

现在,让我们拨去迷雾,看看《毛本三国》究竟对《罗本三国》改变了什么,以至于让《罗本三国》难觅芳踪?

《毛本三国》前面有一“凡例”,共有十条,基本将改造内容进行了总结,再精炼一些,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增、删、评、改。经过一番修修补补的小手术,毛氏父子将《罗本三国》生生改造成了四大名著之一,不能不说居功甚伟。

具体说来,《毛本三国》主要做了以下方面的改造。

一、整理回目。毛本以前的《三国》,回目凌乱,言辞粗陋。弘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被认为现存最接近罗贯中原本的三国版本,分为二十四卷,二百四十段。回目虽然整齐均为七字句,但是缺乏文采,指事不明,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没有引人入胜的力量。毛本合二百四十则为一百二十回,每回上下句对仗,“务取精工”,既精确的提示了回内的主要内容,又表明自己的爱憎,读起来朗朗上口,确实起到了“快阅者之目”的作用。以第一回和最后一回为例。第一回,罗本两段题目是“祭天地桃园结义”、“刘玄德斩寇立功”,毛本合并为第一回,回目是“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最后一回,罗本的两段题目是“羊祜病中荐杜预”、“王濬计取石头城”,毛本第一百二十回回目是“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全书由三结义至归一统,呈现了一个由分到合的形式美,也体现了作者分久必合的历史观。

《三国演义》的作者并不是罗贯中!毛本三国和罗本三国的有何不同

《三国演义》邮票小型张——千里走单骑

二、改订文辞。罗本三国文字粗糙,词句拖沓,毛氏父子以简便易懂的语言重新装点了一番。

1.对一些枝微末节的文字删繁就简。比如参与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本来大多数都是打酱油的龙套,罗本反而不厌其烦的介绍,且多有不实的誉美之词。这一段罗本如下:

——第一镇,交游豪俊,结纳英雄,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字公路。第二镇,贯通诸子,博览九经,冀州刺史韩馥字文节。第三镇,阔论高谈,知今博古,豫州刺史孔伷字公绪。第四镇,孝悌仁慈,屈己待士,兖州刺史刘岱字公山。第五镇,仗义疏财,挥金似土,河内郡太守王匡字公节。第六镇,赈穷救急,志大心高,陈留太守张邈字孟卓。第七镇,恩惠及人,聪敏有学,东郡太守乔瑁字元伟。第八镇,忠直元亮,秀气文华,山阳太守袁遗字伯业。第九镇,有谋多智,善武能文,济北相鲍信字允诚。第十镇,圣人宗派,好客礼贤,北海太守孔融字文举。第十一镇,武艺超群,威仪出众,广陵太守张超字孟高。第十二镇,仁人君子,德厚温良,徐州刺史陶谦字恭祖。第十三镇,名镇羌胡,声闻夷夏,西凉太守马腾字寿成。第十四镇,声如巨钟,丰姿英伟,北平太守公孙瓒字伯珪。第十五镇,随机应变,临事勇为,上党太守张杨字稚生。第十六镇,英雄冠世,刚勇绝伦,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字文台。第十七镇,四世三公,门多故吏,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字本初。

而毛本删除了不实的评价,只是客观地将十八路诸侯的名字列出来:

——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行文风格比罗本简洁多了。

2.改造人物肖像描写。人物肖像描写上,罗本多做主观的刻划,毛本对这些主观刻划的套语径行删除,只保留客观性的描述。如孙策眼中看周瑜:

——其人面如美玉,唇若点朱,姿质风流,仪容秀丽,胸藏纬地经天之术,腹隐安邦定国之谋,乃庐江舒城人也,姓周,名瑜,字公瑾,汉太尉周景之孙,洛阳令周异之子。(《罗本三国》)

——当先一人,姿质风流,仪容秀丽,见了孙策,下马便拜。策视其人,乃庐江舒城人,姓周,名瑜,字公瑾。(《毛本三国》)。

刘备看诸葛亮:

——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眉聚江山之秀,胸藏天地之机,飘飘然当世之神仙也。(《罗本三国》)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毛本三国》)

“胸藏纬地经天之术,腹隐安邦定国之谋”、“眉聚江山之秀,胸藏天地之机”等等文字,一看就是说书先生的套话,其实外人只有看一个人的身高、面容、眉眼、衣服,无论如何是看不出他胸藏什么、腹有什么的。

3.增添了一些历史传诵的名文。孔融《荐祢衡表》、陈琳《讨曹操檄》,都曾入选《文选》,是历代传诵的名文,实可以和《前后出师表》并传的好文章,罗本一概阙如,毛氏添入,既增加了行文的文采,又增加了历史的真实感。

三、增删细节。

1.增添了一些细节。细节描写是文学创作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没有细节描写,人物形象不鲜明,性格不突出。比如关羽秉烛达旦夜读《春秋》、管宁华歆割席分座、至于诸葛夫人之才、邓艾凤兮之对、钟会不汗之答、杜预《左传》之癖,这些精彩的典故,都是毛氏父子根据《世说新语》、《三国志》、《后汉书》等典籍补全的,对于丰富人物性格,增加文本情趣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2.删除了对于正面人物形象有碍的情节,比如诸葛亮欲在上方谷把魏延和司马懿一起烧死,这个情节对于诸葛亮圣明贤相的形象有害的,所以,毛氏父子在整理《毛本三国》时,给删掉了。

四、改换诗文。在小说中插入诗词,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一大特色。韵散交错的风格,不仅使用语言生动活泼,行文舒缓有致,而且增添了作品的抒情成分。但是罗版三国,有诗词论赞过多的弊病,它所收有的“史官”、“后人”、“宋贤”、“前贤”、“胡曾先生”“周静轩先生”等人的诗词韵文共三百三十余首,网罗甚富,但是良萎不分,芜杂堆砌,读起来割裂文义。比如《玄德跃马跳檀溪》,置有六首诗,《长坂坡赵云救主》,竟有八首诗,《孔明秋风五丈原》,光诗就有十一首,还有论赞三段。毛宗岗面对这种情况,首先对诗词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删削,共删除了二百多首诗词,做到了布局适当,恰到好处。比如《玄德跃马跳檀溪》,只保留了苏学士的一首古风,其余五首诗全部删除,《长坂坡赵云救主》,删除五首诗,只保留了三首诗,《孔风秋风五丈原》,保留元稹、白居易诗各一首,增添了杜甫的一首诗。其他的九首诗和三段论赞则删除。

另外,毛氏父子又根据情节发展和刻划人物的需要,增添了一些新诗词。比如在全书卷首,毛宗岗将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作为开篇,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能很好的概括《三国演义》英雄的风云际会和历史变迁的主题,央视《三国演义》电视剧将这首词作为主题歌。再比如,刘备二顾茅庐时,在诸葛亮的草堂上,抬头看到了中门上有一副对联:“澹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其实这也是毛氏父子增补起去了,罗本原来是没有这副对联的。此时诸葛亮虽然还没有出场,但是这副对联却道出了他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生活态度、以及恢宏的气度和不凡的抱负,起到了未见其人先识其人的作用。现在有些人仍然以此联语当作座右铭,可见人家对这副对联的喜爱。

经过毛氏父子的增删,《三国演义》全书保留了二百首左右的诗词,使许多场面诗文交错,诗意盎然,给人以美的享受。

经过一番“增、删、评、改”之功,罗本《三国》变成了毛本《三国》,并冠以“第一才子书”之名,流行于世,原来的罗本反而湮没无闻了。其实,毛氏改造《三国》有功有失,毛本、罗本可以并行不悖。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