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汤显祖创作牡丹亭的原因_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经典句子

汤显祖创作牡丹亭的原因_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经典句子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10-28 03:32:33
阅读:

作者:黄天骥,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标题:论《牡丹亭》的创新精神

原文出处:《文艺研究》2016年第7期

2016年是我国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他所创作的《牡丹亭》,“是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古典戏剧传统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近几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牡丹亭》日益重视,从各个方面加强研究,特别是汤显祖本人的生平、思想和文艺主张,以及《牡丹亭》蕴含的意旨,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牡丹亭》艺术上有什么特点?在创作上有什么创新之处?这还需要进一步探析。

作者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牡丹亭》的创新精神:第一,没有明显的正、反面人物的冲突;第二,引导观众进入哲理的思考;第三,塑造了明清戏曲舞台上少有的敢做敢为的男主人公形象;第四,采用有缺憾的“团圆”结局。

首先,不同于一般以爱情为题材的戏曲,《牡丹亭》不强调正、反面人物的冲突,而着重表现人物形象的潜意识和内心矛盾,表现典型人物和所处社会体制、道德观念的矛盾。

自元代戏曲成熟以来,有些表现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由的作品,诸如《墙头马上》、《倩女离魂》等名剧,无一不是写年轻一代追求爱情,封建家长竭力反对,或加插一二小人从中作梗。《牡丹亭》完全不同于一般写青年男女反抗封建家长、争取婚姻自由的戏曲,甚至全剧中的主要角色,没有一个可以称得上是反面人物。但是,这部戏的戏剧冲突又是激烈的,以至于杜丽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这种冲突,主要表现为杜丽娘内心的冲突。她苦闷到极点,怨懑到极点。汤显祖只把大自然的美好和现实社会的黑暗作了强烈的对比,只让杜丽娘控诉“锦屏人忒看得那韶光贱”!在戏里,我们没有看到有谁以行动在迫害她,却又分明感受到有一只无形的黑手,在扼杀她青春的生命。显然,汤显祖写杜丽娘的反抗,不针对任何人,而是通过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之间的冲突,对明代社会现实做出总体性的控诉。

在戏曲史上,从来没有人敢于不通过正面和反面人物的直接冲突,来表现人物形象和社会现实的矛盾,展示剧作的题旨。这一点,是《牡丹亭》“几令《西厢》减价”的重要原因,是汤显祖在明代社会转型时期创新精神的具体表现。

第二,《牡丹亭》不仅写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追求,而且延展到对人性的追求,引导观众进入哲理的思考。

元、明时代,文坛上写青年追求婚姻自由的作品,男女双方从一开始总是有明确的追求对象。如果把作者写杜丽娘的追求仅仅局限于爱情,恐怕还未能真正理解汤显祖创作《牡丹亭》和塑造杜丽娘形象的深层意义。《牡丹亭》在创作上的创新之处,很大程度上在于作者敢于以虚幻的形式,真实、典型地展现青年人爱情萌动的心态,呈示人性中的潜意识。他的笔触,发掘到人物的灵魂深处。杜丽娘追求的已不仅仅是爱情的问题,而是包裹着要求人性自由的哲理性理念。后来杜丽娘恹恹成疾,垂危时不禁叹息:“轮时盼节想中秋,人到中秋不自由。”可见,在活着时能够自由自在、天从人愿、顺性而为的想法,一直贯串在她的生命之中。随着杜丽娘对爱情的追求得到满足,也意味着她在人性问题上的纠结得到舒解。就剧本结构的严谨、情节安排的紧凑而言,《牡丹亭》远不及《西厢》,但由对爱情的追求延展到对人性的追求、从而引导观众进入哲理的思考,这些则是《牡丹亭》的新创造,其深刻性也是“几令《西厢》减价”的重要原因。

第三,与元、明戏曲舞台上男主人公大多被写成窝囊废不同,《牡丹亭》塑造了有情有义、敢做敢为的岭南才子柳梦梅形象。

在元、明戏曲舞台上,许多剧本中女主人公的形象大都光彩照人。至于男主人公,大多被写成窝囊废。出现这种现象,既是剧作者们对女性处境的同情,也是在父权社会中,人们对处于被动地位的女性,通过戏曲演出做出具有宣泄性质的补偿。可是,在《牡丹亭》里,柳梦梅的形象与一般戏曲的男主人公大异其趣,可以说,在元、明时代以爱情为题材的剧作中,他是极为少见的有情有义、敢做敢为的男子汉形象。像这样一个既痴情又勇敢的书生形象,在元、明剧坛中,从未出现过。

第四,《牡丹亭》建构出独特的“团圆”结局,乐不胜悲,别开生面。这一切,正是《牡丹亭》艺术创新精神的体现。

在中国,古代戏曲多以大团圆结局,尤其是许多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大多离不开“大团圆”的模式。《牡丹亭》结尾,团圆是被皇帝“敕赐”的,这本身就说明勉强和被动。整部戏匆匆结束,但说不上皆大欢喜。至于翁婿回家后会不会彻底和解,汤显祖留给了观众想象的空间。可以说,这种有缺憾的“团圆”的结局方式,在《牡丹亭》之前,从未出现过。作者认为,这不是写作方法的问题,而是剧作家对世界认识的问题。从明代后期开始,不少受到异端思想影响的剧作家,已经认识到现实社会并非如封建正统文人所宣扬的那么乐观、完美。在剧坛上,就这一点而言,《牡丹亭》实发其端。

正因如此,《牡丹亭》在结构上,有着特意的安排。明清传奇结尾的出数,绝大多数为偶数。《牡丹亭》全剧却为五十五出,属奇数。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奇数意味着畸零,象征着不完整。可见,汤显祖是要让观众和读者意识到《牡丹亭》的“团圆”并非圆满。这很不一般的构思,往往会被人忽略,却是汤显祖在创作上别开生面的处理方式。

中国社会科学网 刘星摘编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