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远弗成语-贵在仁心,重在仁行!你真的读懂了“君子远庖厨”的意思吗?

远弗成语-贵在仁心,重在仁行!你真的读懂了“君子远庖厨”的意思吗?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2-25 01:51:08
阅读:

“君子远庖厨”解法众多,父母长辈所说则是我们最常听到的版本。他们将其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放在一起劝诫后辈,强调专心读书的重要性,不可分心于生活杂物,更不可玩物丧志。


这其实只是家长为了督促孩子学习而“善意”的扭曲原意,类似的歪解生活中并不少见。


除此之外,现在还有很多理解,有的认为这是古代对屠夫和厨师职业的歧视,有的认为是儒家虚伪的表现,一边吃着肉一边假惺惺的说可怜。


这些说法,如果单纯的只是从书面理解我认为都没有错,但当任何解读是离开前后文,离开语境,离开当时环境的断章取义,我认为都是耍流氓!我们要理解这句充满中华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名句,必须要把他放回到原环境中。


“君子远庖厨”这句话实际上可能并非是孟子首创,因为在儒家经典《礼记·玉藻》中便已经有了记录:


君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君子远庖厨,凡有血气之类,弗身践也。


在周公制定的封建等级体系中,衣食住行都有明确而且完善的规定。牛只有天子和诸侯可以吃,羊只有大夫可以吃,而普通的士则只能吃狗和猪,地位更低下的人甚至连吃肉的资格都没有。


但这并不意味着,君、大夫和士可以肆无忌惮的杀生,周礼在赋予他们权利的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严苛的约束。在没有适当理由的情况下是不可以杀生的,即使是天子也只能在祭祀的时候杀牛。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呢?我认为有三个原因:


第一自然是因为中国是农业为主国家,牛羊等畜牧资源有限导致,尤其是牛还是耕种的重要工具。


第二,应该是源于周公对商朝亡国的深切体会。箕子见商纣王开始用象牙筷,就预感到他一定会用玉杯,当开始用玉杯就会想要更多好的东西与其匹配,逐渐的荒淫无度。


第三,源于儒家的核心思想“仁”。饮食是人类的本能,和自然界中虎吃羊,鹰吃兔一样是不可避免的。但杀生的过程中一般人会有不忍,可又不能因为不忍而让人都不要去吃肉,那如果对植物产生恻隐之心,就只能吃土不成?这是个非常难处理的问题,那么就减少不必要的杀生,和不去亲手杀生好了。


所以就有了“君子远庖厨,凡有血气之类,弗身践也。”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应该避免亲手去杀死的规定。这实际是一种在不忍杀死,和又要吃肉之间做出的一种协调。


而提出“性善论”的孟子明显是同意这个观点的,其最著名的一个理论就是“人禽之辩”,他认为人和禽兽之间本质的区别是人有恻隐之心,而禽兽没有,表现出来就是君子在杀生时会不忍心,而禽兽是不会的。


那么,孟子选择用这句话来劝谏这位历史上著名的齐宣王,就具有非常的深意。


(注:齐宣王田辟彊,齐威王之子,在位期间差点灭掉燕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就是娶钟无艳为皇后,还有滥竽充数的典故)


因此,我们要正确孟子表达这句话的意思,就要完整了解一下“君子远庖厨”的故事,它来自于《孟子·梁惠王章句》中孟子见齐宣王的一段对话。


开始齐王问孟子是否知道齐桓公、晋文公春秋争霸的事情。


孟子则说:“孔子的弟子都是不谈论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故事,因此就没有流传,我也不知道。我们还是说说王道统一天下的事吧?”


(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故事属于霸道,和儒家一直推崇的王道相悖,因此这里孟子推说不知,将话题引到会自己想要推荐的王道。)


果然,齐宣王问孟子:“德是怎么样的,如何可以统一天下?”


孟子答道:“使百姓安居乐业,则没有人能阻挡你统一天下了。”


齐宣王又问:“像我这样的可以让百姓安居乐业吗?”


孟子答道:“可以。”


齐宣王问:“凭什么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答:“我曾听胡龁说,有一天大王坐在大殿上,看到有人牵牛从殿下路过,便问:‘牛牵哪里去啊?’那人回答:‘准备杀了祭钟。’大王说:‘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它害怕的瑟瑟发抖的样子,就好像没罪却被处死一样。’那人问道:‘那不祭钟了吗?’大王回答:‘怎么可以不祭钟!用羊代替吧!’不知道有这件事吗?”


齐宣王回答:“是有这件事。”


孟子:“凭大王有这种仁心就可以统一天下了。老百姓听说这件事以为是您吝啬,但我却实际知道大王是不忍心。”


齐宣王道:“是的。确实有百姓是这样认为的。但是齐国虽小,我怎么会吝啬一只牛呢?我是不忍心看到他害怕到发抖的样子,就像无罪却要处死他一样,因此用羊代替他。”


孟子说:“大王也不要责怪百姓认为您吝啬。他们只看到你用小的羊换大的大牛,怎么会知道其中的深意?而且如果大王是可怜牛无罪被杀,那羊和牛有什么区别呢?”


齐宣王笑道:“我不知道当时是怎么样的心理?但我真的不是吝啬钱财,才用羊代替牛。难怪老百姓会认为我是吝啬。”


孟子说:“没有关系,这就是仁术,只是当时看到牛动恻隐之心而施行仁术,但没有见羊的可怜而已。人和禽兽的区别,就是人看到它活着的样子,不忍心杀死它;听到它的叫声,不忍心吃他的肉。所以君子远庖厨。”


非常高明的谈话技巧!如何让一个人接受你的观点,孟子的这段对话完美的告诉了我们答案,那就是为对方辩解,让双方站在同一个立场。


无论齐宣王当初舍牛用羊是否的确是处于不忍,还是就是国人认为的吝啬。孟子都用一句“君子远庖厨”让齐宣王认为自己是具有“仁心”的,是具有施行王道的先天条件的。


所以“君子远庖厨”这句话孟子实际想要表达的意思应该是告诉齐宣王:每个人都有一颗仁心,并有追求施行仁术的本能。


但现在齐宣王只有小仁小爱,只惠及看到的牛,却没有看到羊代其受过的可怜。同理齐宣王只看到了身边的人并惠及他们,却没有看到国中其他的百姓,便可能因为对身边人的“仁心”,而使普通百姓成为受到伤害的“羊”,所以百姓才会认为齐宣王是吝啬的。


相对于天下的百姓,齐宣王又只看到了自己国内的百姓,相对的齐宣王就对国内百姓施加仁政,却伤害他国的百姓。


那么唯有齐宣王无论亲疏,无论国内还是天下百姓,都是一样的仁心,并为之施行仁政,那么何愁百姓不归心,何愁不能以德统一天下。


我想这应该是孟子想要告诉齐宣王的,也许还是会有人认为这依然是儒家的自欺欺人,但是无妨,贵在仁心,重在仁行。只要你在吃肉,或者是做任何一件事时,都保留一份仁心,而非麻木的,继而付诸仁行,即使再小的开始,也是好的。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