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与茶有关的诗词-《红楼梦》中的茶

与茶有关的诗词-《红楼梦》中的茶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3-28 13:17:20
阅读:
中国人喝茶的习惯源自于佛门的僧侣,到了唐代才全国流行。

唐代禅宗盛行,禅宗讲究以心传心,主张把佛书都烧掉,从早到晚大家都不睡觉,专注打坐参禅,等哪天顿悟就得道了。但很多人熬不过这一关,坐到半夜困乏难忍,很容易睡着,这时就只能靠浓茶支撑了。整天熬夜加班的苦逼上班族都知道这时候来杯咖啡或浓茶才可续命。


当时的老百姓多信佛,就跟寺院里的高僧学,时间一久,喝茶的习惯就从寺庙里慢慢流传到社会上来了。



最初,喝茶只是小规模的贵族活动。

宋代的文人士大夫多信佛参禅,比如苏东坡与佛印,品茶成为他们交往的重要活动之一。


苏轼不仅识茶、善茶,还通过茶来寄寓他在宦海浮沉、迁徙流离中对生活境遇的感慨——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形象地记录了他讨茶解渴的情景;


“沐罢巾冠快晚凉,睡余齿颊带茶香”,


现如今最好的美食文案,都无法超越他!


佛印和尚有《题茶诗与东坡》诗:


“穿云摘尽社前春,一两平分半与君。


遇客不须容易点,点茶须是吃茶人。”


诗僧梵才来自天台,天台是陆羽《茶经》中出仙茗的地方,梵才访游京城,携茶会友,品茶对诗:


“佛天甘露流珍远,帝辇仙浆待汲迟。


饫罢翛然诵清句,赤城霞外想幽期。”


梵才的诗和茶“驰声满上京”,当时的著名文人宋祁、章岷、梅尧臣、皇甫泌、元绛等人与之都有诗与茶的迎来送往唱和之作。


宋祁有《答天台梵才吉公寄茶并长句》诗,石待举也有《谢梵才惠茶》诗,都是谢天台僧梵才寄茶的。


此外,释德洪有《无学点茶乞诗》诗,黄庭坚有《寄新茶与南禅师》诗,吴则礼有《携茶过智海》诗,都记录了高僧与文人间的茶事来往。



清代郑板桥更是一个懂得享受风雅生活的才子,他赋诗作画,饮茶听笛——

“坐小阁上,烹龙凤茶,烧夹剪香,令友人吹笛,作《落梅花》一弄,真是人间仙境也。”


从这些古人的茶诗、茶词看来,不但酒中有仙,茶中也有仙。



在《红楼梦》里,茶,更是贯穿始终的道具,每个主人公喝的茶都不同,通过喝茶更可觉察出他们之间隐秘的、不为人知的关系——



钗黛在《红楼梦》里,是一组“既生瑜何生亮”的矛盾关系。至少在黛玉心里,一直把宝钗当假想敌,所以她经常刻薄宝钗。


但曹雪芹的高明就在于,他笔下的人物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不断成熟,她们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转化。


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余香》中,钗黛竟然和好了。


在行酒令的时候,林黛玉说出了《西厢记》和《牡丹亭》里的话,被薛宝钗留心。在那个时代,身为贵族的大家闺秀,是不可以看这些“艳曲”的杂书的,更别说当众说出来了。


如果宝钗把黛玉当做敌人,本可以抓住这个把柄,在与长辈间谈笑时有意无意地说出来,告发黛玉,那么长辈们对林黛玉的印象肯定会大打折扣。


但是宝钗没有这么做,她和黛玉促膝谈心,讲了一番道理。


这时,袭人用托盘端茶来,却只有一杯。宝钗主动先拿起来喝了一口,把剩下的半杯递在黛玉手里,素日有洁癖的黛玉非但毫不介意,而且“饮干,将杯放下”。这一递、一接两个动作,堪比“举案齐眉”,素日恩怨都融化于小小的一盏茶里了。



再看妙玉,她虽已出家,但其实是被迫的。妙玉表面孤僻傲慢,但在她心底,仍住着一个怀春少女,她对红尘还有留恋和向往。


从她拿自己的专用茶杯斟茶给宝玉喝,这个细节就透露了一个少女的真实情感。


曹雪芹通过这一盏茶,表达了对这个遭受命运不公的少女的理解和同情。



贾母出身于贾史王薛四大家族里的史家,是侯爵家的小姐,嫁进更尊贵的公爵之家贾家,身为诰命夫人,晚年是宁荣二府辈分最高的老祖宗,贾母非常懂得养生。


第四十一回中,众人吃完饭,贾母要喝茶,妙玉亲自捧茶给贾母时,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 妙玉笑着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便接了过来。


六安茶是产自安徽六安的绿茶,清朝时为朝廷贡品。贾母不吃六安茶是因为她年事已高,阳气渐衰,绿茶过于清苦,她为了养生不喝绿茶。


贾母代表的是清代贵族的审美品位,她有着高超的艺术修养和鉴赏力,这位老太太真心喜爱一切美好的东西,其中就包括了——茶。



一杯茶要历经日月沐浴、风云雨雪、春夏秋冬,才能来到你我的茶桌上。


明成祖朱棣的亲哥哥朱权,曾经说过,你可以通过茶“与天语,以扩心志之大”。


千百年来,从僧门到贵族,再到寻常百姓家,茶不仅给人们提供味觉的享受,还是一个途径,一个方便法门,帮我们经由形式进入精神领域,引导我们接近内在的精神实质,也就是由物而入道。


我们喝茶,是在跟天地万物这个大语境对话。帮助我们突破小我,进入大我。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