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历史上真有杨家将这些人物吗_杨家将指的是什么

历史上真有杨家将这些人物吗_杨家将指的是什么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1-02 10:28:06
阅读:

杨延昭是杨业的长子,出生于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杨六郎”的称呼却并非演义杜撰,在历史上确有此名,是怎么回事呢?相传在天文上,天狼星又被称为六郎星,属于将星的一种。由于杨延昭在于契丹交手中屡次获胜,就被敌人称为“杨六郎”。

杨延昭的青少年都随杨业在北汉度过。史书记载,杨延昭小时候沉默寡言,喜欢摆兵阵玩,杨业认为和自己最像(“此儿类我”)。二十一岁那年,北汉灭亡,杨业降宋,不久被宋太宗任命为代州知州,镇守北方边境。杨延昭经常随着杨业出战,被朝廷授予供奉官的职务。

历史上的杨家将:真实的“杨六郎”与演义有着多少不同

在雍熙三年(公元986年)的北伐中,杨延昭作为杨业的先锋,作战勇敢。攻打朔州的时候,他的胳膊被敌人用箭射穿,仍然奋身向前。陈家谷之战,因为杨延昭不再杨业身边,得以幸免于难。事实上,当时在杨业身边的只有一个儿子杨延玉,随杨业战死,其他六个儿子都安然无事,这与演义是很不同的。

在杨业牺牲后,杨延昭被升为如京副使,出任景州知州。景州在今河北省衡水市,离边境还有一定的距离,杨延昭此后数年间并未参加与契丹战斗的记载。

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宋太宗病逝,太子赵恒即位,是为宋真宗。宋真宗即位的第二年,即咸平元年(公元998年),江淮地区发生严重的旱灾,杨延昭就被宋太宗派到南方,担任江、淮南都巡检使,安抚地方。灾情缓和后,杨延昭改任崇仪使、定远军知军,不久升如京使、保州缘边都巡检使。保州即今河北省保定市,位于宋辽边界,杨延昭再次开始了他的抗辽生涯。

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契丹大举南侵,保州首当其冲。当时杨延昭正在保州下辖的遂城,遂城城小无备,被契丹大军团团包围,萧太后亲自至城下督战,城中人心惶惶。杨延昭下令集合城中丁壮,分发武器,让他们上城助士兵守城,才勉强挡住敌人的进攻。此时已是十月份,恰好遇到剧烈降温,天气格外寒冷。杨延昭就想出一条妙计,用水从城楼上泼下,在城墙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光滑不可攀,敌人只得解围退走。这段史实在演义中也有详细改编。

历史上的杨家将:真实的“杨六郎”与演义有着多少不同

此战为杨延昭赢得美名,被许多官员推荐给宋真宗。比如工部侍郎、集贤殿学士钱若水在讨论边防的时候,就建议宋真宗提拔杨延昭,“增其爵秩,分授兵柄,使将万人,间以强弩,令分路讨除,孰敢不用命!”得到宋真宗采纳。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杨延昭就被提拔为莫州刺史。莫州在今河北省沧州市,保州的东面,仍属边区。

宋朝为了抗击契丹,在河北设置镇州、定州、高阳关三大行营,分命大将担任行营都部署。这次契丹入侵期间,宋真宗又任命忠武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傅潜为三行营都部署,全面主持边防。但是傅潜驻扎在定州,拥兵八万余人,畏缩不前,使契丹得以四处劫掠州县。杨延昭与保州知州杨嗣、行营先锋将、崇仪使石普多次劝傅潜出兵,全遭到拒绝。宋真宗亲征至大名府,听说后大怒,将傅潜削职流放。

不久杨延昭到大名府觐见,宋真宗对他的印象很好,向身边的皇室亲王们说:“此即杨延朗也。延朗父业为前朝名将,延朗治兵护塞,复有父风,深可嘉也。”厚加赏赐,让他返回莫州。

杨延昭与保州刺史杨嗣齐名,二人皆骁勇善战,被沿边百姓称为“二杨”。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四月,杨嗣升保州团练使,杨延昭升莫州团练使,宋真宗对宰相评价二人,说:“嗣及延朗并出疏外,以忠勇自效,朝中忌嫉者众,朕力为保庇,乃及于此。”按宋真宗的话,嫉妒杨延昭的不止一人,民间传说多指参知政事王钦若为首恶。

这年冬天,边报契丹南侵,宋真宗任命山南东道节度使、检校太师、同平章事王显为镇、定、高阳关三路都部署,负责防御事宜。杨延昭、杨嗣与西上阁门使、康州刺史李继宣、入内副都知秦翰并为先锋将,在契丹逼近后合兵于威虏军。杨延朗与杨嗣先率轻骑向羊山前进,被契丹所败,李继宣与秦翰继进,才得击退敌军。

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契丹入侵保州,杨延昭与已经调任深州团练使的杨嗣合兵增援,军队不整,遭遇契丹袭击,损失颇为惨重。宋真宗罢去二人缘边都巡检使职务,召至朝廷,当面批评,但却并未按军法治罪,而是对殿前都指挥使高琼等人说:“嗣、延朗素勤荩,勇于战斗,今特宥之,庶收其后效也。

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四月,宋军于契丹在望都大战,结果宋军惨败。宋真宗向群臣询访备边之策,有人就推荐杨延昭、杨嗣二人久在边疆,熟悉敌情,可以征求二人的意见。二人上书以后,宋真宗综合各方建议,决定由杨延昭率兵五千驻守保州,不久又加封他为保州、威虏、静戎军沿边都巡检使,这年冬天又改任宁边军部署。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六月,宋真宗担心契丹入犯顺安、静戎军,就增杨延昭军为一万,令其屯静戎军东,与在马村西的莫州部署石普相互照应,严加防备。

这年九月,契丹再次大举南侵,在攻击威武、顺安军不克后,转攻保州,深入定州,河北震动。在宰相寇准的建议下,宋真宗决定亲征,同时下诏给杨延昭与威虏军部署魏能、保州部署张凝、北平砦部署田敏四将可以不听天平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都虞候、北面行营都部署、检校太尉王超节制,率兵深入敌境以牵制敌军。

十一月,契丹至澶州城下,宋真宗也亲自至澶州,宋军军势大振。契丹名将南京统军使、检校太师、兼侍中兰陵王萧挞凛又被宋军射中,重伤而亡。萧挞凛是当年陈家谷一战的契丹关键将领,负责设伏包围杨业。在此背景下,契丹决定于宋和谈,得到宋真宗同意,最终双方缔结和约,这就是著名的澶渊之盟。

在契丹军撤退后,杨延昭曾上书建议乘契丹人马疲惫之时,令诸军分路掩杀,然后乘势收复幽云(“契丹顿澶渊,去北境千里,人马俱乏,虽众易败,凡有剽掠,率在马上。愿饬诸军,扼其要路,众可歼焉,即幽、易数州,可袭而取。”),却没有得到宋真宗的回信。于是杨延昭就独自率部进入契丹境内,攻陷古城,俘斩甚重,因孤军不敢深入而还。

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正月,虽然已经与契丹议和,但为了震慑契丹,宋高宗决定仍用善战有才者分守河北州郡,杨延昭就被任命为保州知州,后加英州防御使,又升迁高阳关行营副都部署。

历史上的杨家将:真实的“杨六郎”与演义有着多少不同

杨延昭在军中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共苦,所获得的赏赐全部分给部下。虽然身为高级将领,但其身边仪仗亲兵的规模就和小将一样。作战时其总是身先士卒,胜利后从不抢占部下的功劳,因此很受爱戴。其镇守边境二十余年,契丹人很是忌惮。

杨延昭虽能治军,但却不善处理日常政事,军中文书诉讼多交付给小校周正,周正却舞权弄私。宋真宗知道后,贬责周正,对杨延昭只是提醒劝告而已。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正月,杨延昭病逝于高阳关。汉朝名将马援曾经说过:“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杨延昭不就是这样吗?讣闻传至朝廷,宋真宗特派使者护送灵柩南还,河北百姓望见灵柩者多痛哭流涕。其三个儿子传永、德政、文广全都获得朝廷封赏。

在宋仁宗时期,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这样评价杨业、杨延昭父子:“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最热文章
标签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