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西晋时期设立书博士,其职能是_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

西晋时期设立书博士,其职能是_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2-25 03:29:14
阅读:

本文系作者这样可以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中世纪中国的统治学说。公元前2世纪晚期,西汉帝国宣布“独尊儒术”,设置“五经博士”,开始控制候补文官的教育和考试等权。那以后相传由孔子撰定的五类著作——《诗》《书》《礼》《易》《春秋》的若干传本,获得帝国统治者相继认可为儒术的教科书,所谓“立于学官”。于是,原属纺织工艺的古老概念的“经”,便由早先诸子学派都可用来比喻某种纲领性的学说或文献的通称,变成了唯指儒家学派尊崇的所谓孔子亲授的五类或六类著作的专称,而且是必须得到在位君主认可的那些圣经的专称。

西汉时期的统治者,为什么批准设立博士官传授五经

纺织工艺

​然而,西汉武帝批准设立博士官传授的五经,都用秦统一文字后通行的“今文”写成,就是说均属汉初相国曹参废除秦汉间实行了二十年的“挟书律”以后才问世的新写本,也许只有《周易》例外。问题在于共同尊崇孔子的儒家各派,对于五经,不仅各有诠释,而且各有传本。汉初图书解禁后出现的今文经典,都与不同师承的诠释即“传”相附丽,一“经”常有数“传”,例如今文《诗》便有齐鲁韩三家《传》。

西汉时期的统治者,为什么批准设立博士官传授五经

汉武帝

同时,民间还不断出现“古文”即非官方通行文字写成的经传。例如《尚书》的古文本,篇目文字都与今文本有很大差异。汉武帝同意他的丞相公孙弘将博士官由顾问官变成教育官,使文官教育变成儒者的禁脔,而“五经”的文本和诠释义限于特定的今文经传,于是所谓经学的内部,以今古文争立学官为开端,出现冲突便是不可避免的。当专制主义大厦倒塌的客观条件没有具备以前,任何击破这个外壳的尝试,结果只能导致对它再度修葺粉饰,这就是孔子和经学的形象,在历史上尽管变动不居,而历代王朝又都需要这种形象的缘故。

西汉时期的统治者,为什么批准设立博士官传授五经

孔子

然而就在这个领域,文化传统由于自身存在条件的部分质变而引起的形态变动,也必然通过经学偏离传统或脱出常规来显现。即使外壳的表层,也会发生破裂。而无论裂痕大小深浅,总是更经一番修缮,便更改局部乃至全部色调因此,假如能够按照经学的实际运动过程来描述经学历史,那么在我看来它同中国文化传统的相互关系,是可以被发现被认识的。就我近年重新研究所达到的认识程度,我不能同意有一以贯之的经学传统的看法,也就不能同意经学代表中国文化的一贯传统的看法。

西汉时期的统治者,为什么批准设立博士官传授五经

中国传统文化

我认为,依据目前从这种角度所作的阐述,总令人感到是用理学传统代替全部经学传统,用中国进入近代前夜的文化传统代替全部中国文化传统,于是不能不发生用逻辑推论代替客观历史的问题。关于“通经致用”早在汉代,人们便已重视儒术与经学的区别了。《史记》虽然没有出现“经学”一词,但已有“文学”与“儒术”两个相对应的概念。司马迁传儒林或传公卿,倘指学问或学人,必用“文学”,倘指方法或手段,必用“儒术”,二者从不混用。《汉书》也是如此,不过或改文学为“经学”,或称儒术为“经术”。

西汉时期的统治者,为什么批准设立博士官传授五经

理学

那时为什么重视数学之辨呢?因为术重实用,学贵探索。相信它们对于自己的统治具有某种实用价值,还可能有别的兴趣吗?汉武帝初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据我考证,罢黜百家不过是罢黜黄老术而代之以儒术的一种饰语,那是一个长而又长的过程,从号称“汉家儒宗”的叔孙通开始,到田蚡、公孙弘先后止,将近一个世纪。这期间,所谓儒家,相继与法家、黄老家相对抗,最终取得统治地位,主要靠的是“术”,而不是“学”。

西汉时期的统治者,为什么批准设立博士官传授五经

古代数学

叔孙通究竟通何经?谁也不清楚。贾谊在批评秦始皇父子都不懂“取与守不同术”的同时,向汉文帝建议分割齐、赵等诸侯国的实力;错在传播《尚书》之后,向汉景帝建议“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不都是靠术赢得君主信用吗?在独尊儒术中,起过决定作用的田蚡、公孙弘,尽管一个学的是杂家,一个只是从旁学得《春秋公羊传》的皮毛,却或靠外戚特权,或靠皇帝恩宠,为了在宫廷政争中取胜,支持以儒术代替黄老术,或支持公羊学派垄断法令解释权,不也都是重术的表现么?

参考资料

·《尚书》

·《春秋公羊传》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